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济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677
颗粒名称: 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济南
分类号: K827
页数: 8
页码: 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52年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济南的事迹。随同毛主席来济南的中央负责同志有:杨尚昆、罗瑞卿、滕代远、黄敬、吴德,民主人士李烛尘,还有一位做保卫工作的负责同志和一位厨师。主席在济期间,游览了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四里山,最后参观了黄河泺口大桥。
关键词: 毛泽东 济南

内容

1952年10月26日,毛泽东主席第一次来济南。
  随同毛主席来济南的中央负责同志有:杨尚昆、罗瑞卿、滕代远、黄敬、吴德,民主人士李烛尘,还有一位做保卫工作的负责同志和一位厨师。主席在济期间,游览了大明湖、趵突泉、珍珠泉、黑虎泉、四里山,最后参观了黄河泺口大桥。
  主席来济南时,山东分局书记向明同志正在华东局开会,负责接待工作的主要是许世友司令员。参加接待的有省公安厅厅长李世英同志(山东分局委员)、山东分局统战部副部长李宇超同志。工作人员有梁云清同志(山东分局统战部办公室主任)、曲溪同志(省交际处处长兼山东分局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负责膳宿等事务。另外还有省公安厅的一位处长和济南市公安局的一位科长(名字已记不清了),负责院内外的保卫工作。
  主席来济南以前,我们根本不知道消息。10月25日下午,李宇超副部长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对我说:“把交际处的牌子摘下来。”当时北大门挂着两个牌子:一个是中共山东分局统一战线工作部;一个是山东省政府交际处。我听了很纳闷,问道:“怎么啦?交际处撤销吗?”宇超同志笑着说:“你别问,有政治任务。你和云清同志参加,绝对保密!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这次来的人很多,东楼、南楼都要收拾好,外边什么客人都不要接收。伙房,由梁云清和你负责,从外面买来的东西要检验,要保证不出问题。东楼二楼西北角的那个房间要特别收拾好,把软床撤了,换上大的硬板床(这件事可难办,当时哪里也没有大的硬板床,后来只好将两张床并起来用。事后才知道主席不睡软床);东楼、南楼都要生起暖气(当时是10月天气,还没有生暖气);交际处的车也要全部检查冲洗干净,尤其是那辆‘雪弗莱’要检查好,不能出问题,要于树桂开这辆车(此车是当时交际处唯一的好车,座位宽大,垫子较软,坐着舒服。而于树桂同志是司机中唯一的党员)。东楼的房间和餐厅内的服务工作由田正庭同志负责(田正庭同志是服务员中唯一的党员,工作表现又很好),其它非接待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东楼。”宇超同志就给了我这么个“闷葫芦”。当时我和云清同志也估计得差不多,但谁也不敢问,更不敢对别人讲,只有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
  26日下午,主席的专列抵济。在此之前,中央已电告山东分局,指定由许世友同志一人进站迎接。我和云清同志都没有能够参加。车回来了,我们站在南楼门口远望着东楼门口,当我们看到主席的高大身影,高兴得几乎跳起来,果然是毛主席来了!毛主席和其他领导同志在东楼小会客室稍事休息,我们便按原定计划安排住处。
  毛主席住在原中共山东分局统战部(即原省政府交际处院内)的东楼二楼三号房间。李烛尘和那位负责保卫工作的同志也住在东楼,其他中央负责同志都住在南楼。
  毛主席不喝花茶,但我们准备的都是花茶。当我准备给毛主席彻茶时,中央来的同志说:“主席不喝花茶,喝绿茶。”这可把我急坏了,交际处根本就没有绿茶,马上派人到鸿记茶栈去买,也没买到。怎么办呢?幸亏彭云五同志知道南方的一位负责人曾送给向明同志一筒龙井茶叶,这下可好了,解了燃眉之急。我赶快拿来打开,用暖瓶的水向茶壶里浸。这时主席恰从我身旁走过看见了,说:“你这是泡茶。你把茶叶放在壶里拿到茶炉那里,待水开了沏上,这样才行。”
  毛主席晚上休息不能有一点动静,许世友同志每次来,乘坐的汽车都是由南门开进的。走的时候,为了不让汽车发动时的声响影响主席休息,每次都是我们几个人把车推出南门再发动开走。另外,为了不影响主席休息,济南人民广播电台设在人民公园的高音喇叭也暂停播音。记得主席来的晚上,主席已经回房休息了,田正庭同志发现卫生间的暖气管漏气,“吱”、“吱”地响,便叫我去看看怎么办,我们俩在那里眼瞅着气管接头处冒着气泡,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又不能叫暖气修理工上来。正在着急时,主席从房间出来看见了,问我们:“怎么啦?”我指着管子接头说:“这里冒气泡。”主席又看了看,没说什么就回房间了。不多一会儿,气泡不冒了,声响也没有了。原来是暖气管道事先没来得及试用,接头没有拧紧而漏气的。
  这天晚上,我在东楼值班,许司令员在南楼大会客室休息。晚上我去看他,他嫌闷得慌,要和我下象棋。我说:“你的兵马那么多,我不敢和你下。我正在东楼值班呢。”他听我正在值班,连忙挥挥手说:“你快去吧!”
  第二天天刚亮,我听得楼梯响,回头一看,毛主席下来了,想不到他老人家起来得这样早。我连忙站起来说:“主席,这楼前是一个小花园,可以散步。”毛主席“嗯”了一声就出门去了。我赶紧跑到南楼告诉许司令员,他起来也跑到花园去。
  早饭后,许司令员、李世英、李宇超和其他几位中央负责同志在东楼小会客室商量游览哪些地方。不多会儿,主席来了,坐下以后,问许世友同志:“你们商量得怎样?看什么?”许世友同志说:“我们商量了一下,宇超同志说说吧!”宇超同志说:“是不是看这么几个地方:大明湖、趵突泉、黑虎泉。”宇超同志讲完,大家都没有发言。主席看了看大家,风趣地问:“净水吭(音Hang)?”大家笑了。许司令员看了看李世英。李厅长说:“还有个四里山,山上有烈士墓,主席是不是去看看主席说:“好,就这样:三泉一湖一山。”又说:“去的时候,只要个把人和我去,去多了,以后你们要反我喽!”(当时“三反”、“五反”刚刚结束。)后来我曾问过李厅长,为什么不让毛主席上千佛山。李世英说:“济南刚解放不久,千佛山后很不安稳,常常闹事,不安全,所以没安排去千佛山。”
  陪同主席游览的是许世友司令员。李宇超同志是作为向导参加的。有关主席在参观时的情况和讲话,是李宇超同志回机关后告诉我的。
  首先游览了大明湖。游湖时,主席及其他中央负责同志、许世友同志、李宇超同志都乘坐在大明湖最大的那只游艇上。上船后,大家都坐了下来。而靠近主席的那个座位,谁也没去坐。主席看了看,对罗瑞卿同志说:“你坐在这里,你的责任不是大嘛!”(当时,罗瑞卿同志是公安部长。)罗瑞卿同志笑着坐在毛主席身边。
  此时正是深秋季节,天高云淡,湖中碧波荡漾,湖面热闹异常。离主席游艇稍远处,还有几只游船。船上有许多青年男女,正在引吭歌唱,拉胡琴的,吹笛子的,拉手风琴的,一片欢乐气氛。这不能不称赞有关部门的巧安排。
  游艇到历下亭靠了岸,主席上岸后,由宇超同志带路看了乾隆的御碑,还看了何绍基写的“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对联,参观了杜甫和李北海的雕像。之后,大家转到北面,眺望北岸北极阁等建筑。主席指着东北面的一座庙宇问道:“那是什么建筑?”宇超回答道:“那是张公祠。”主席说:“噢!张曜啊!”并风趣地问大家:“张曜怕婆子你们知道不?”大家都笑了,说不知道。主席便讲了张曜的故事。张曜是吴江人,少年家贫,为人雇工。因打死人逃到河南固始县。这时候,有一部分捻军包围了固始县,县官吓得要命,贴榜告示,有能守住县城的,他愿把女儿嫁给他,无人敢应。众人推说非张曜不行。张曜去见了县官,县官让他组织防守。他挑选了300名壮丁,伏在城外,夜里三更,向捻军偷袭,结果捻军被打跑了。战斗中张曜表现很勇敢,这时正值僧格林沁带兵支援固始县,对张曜很赏识,便赏他五品顶带,以知县列保。并亲自做媒,把知县的女儿嫁给了他。不到两年,张曜又任河南省的布政使。因为张曜一个字也不识,有一个叫刘豫楠的御使便参他“目不识丁”任布政使。张曜因此被罢了官,改任总兵。以后他又跟左宗棠领兵镇压回民起义。起义被镇压后,左宗棠复奏改张曜文职,遂升任山东巡抚。
  张曜虽然只字不识,但他那个夫人却很有文才,而且熟悉吏事,张曜的一切往来公文,主要靠她办理。张曜也很有志气,他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图章,带在身上,勉励自己,并跟他夫人学习。有时,他夫人象骂学生一样骂他,他也不发火。经过刻苦学习,他竟能通晓文史,字写得也不错。
  游艇到达北岸,主席抬头望了望北极阁,没有上去。问李宇超还有什么地方,李宇超指着两边的地下室说:“这是我们攻打济南时,王耀武最后的指挥所。当时仗打得相当激烈,他没了办法,坐小船从这里逃跑了。他逃出后,坐上预先准备好的大车,假装病人,妄图逃往青岛,逃到寿光县境内,即被民兵抓获。”主席听了往里边看了看,回头对许世友同志说:“济南战役打得不错啊!”(攻打济南时,许世友是许、谭大军的司令员。)
  主席的知识非常渊博,对历史人物也相当熟悉。到了铁公祠,主席说:“铁铉这个人很有气节,他在明建文帝初期,是山东的参政。这个时候,朱洪武的儿子、被封为燕王的朱棣搞军事政变,带领燕兵南下,想打到南京,夺取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当他围攻济南时,遭到铁铉的抵抗,屡攻不下。铁铉以计焚毁了燕兵的进攻武器。又使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对此非常气愤,百计进攻,凡三阅月仍攻不能下。建文帝知道这个消息,非常高兴,提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不久又提升为兵部尚书。后来,燕兵绕道南下,渡过长江,攻破南京。铁铉陈兵淮上,兵溃被俘,燕王在南京自立为皇帝,他还想叫铁铉投降。铁铉押到南京,反背坐于朝廷大骂燕王,遂被磔死。
  28日上午,毛主席和中央其他负责同志由许世友、李宇超陪同,到了四里山。那时的四里山,什么都没建好,只有个建塔计划,还没有开始施工。主席在山上眺望了济南的全貌,然后,绕烈士墓走了一圈,边走边看。走到黄祖贵烈士的墓前停下来,问了问烈士牺牲的情况。态度很严肃,表示非常惋惜!
  毛主席看黄河大桥,原来计划并没有,是以后增加的,我不了解情况。只是后来听宇超同志说:“到各处参观都没出问题,在看黄河的时候,事前也做了布置。可是,毛主席一下车,让一个小孩看见了,他大声招呼:‘毛主席!’幸而周围没有什么人听到。”
  毛主席生活非常俭朴。他来济南,铺的是交际处的,盖的是从北京带来的。我们原来不知主席带的什么好的被服,主席来的第二天早上,我到他的房间一看,盖的被子是旧的,一床毯子也是旧的,一件布面皮大衣还是旧的。床上放着一本线装的《红楼梦》,其他什么东西也没有。主席一有点时间总是手不释卷。他不仅要了解这个地方的现在,还要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记得主席到济南的第二天,中央来的同志向我借《历城县志》,我说我只有《济南府志》。中央来的同志说:“也可以,主席要看。”我便将我从图书馆借的《济南府志》给了主席。看到这些,对主席的敬仰之心油然而生,象毛主席这样的伟大领袖,在取得全国胜利以后,仍然保持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俭朴作风,恐怕是古今中外少有的。
  毛主席在饮食方面也非常俭朴。他不喝酒,除每天吃点肉和蔬菜外,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他只喜欢吃辣子,吃淡水鱼。在济南期间,我只买过一样伙房没有做过的“鳅鱼”。一天早饭后,主席的厨师问我:“你们这里有没有鳅鱼?”我一怔:“鳅鱼?我没听说过。”我又问:“鳅鱼是什么样?”厨师说:“这些东西都是卖活的,有二三寸长,在水里上来下去,嘴里向外漱泥。”我说:“那是泥鳅”。主席走到我身旁听见了,说:“那就是鳅鱼。”我问厨师这种鱼该怎么做,厨师说:“把买来的活鱼,倒在清水里,先让它漱泥。锅烧开后,将鱼活着放进去,盖好锅,烧两个开,掀盖看看,如果汤是白的,鱼就做好了,肉可以包饺子吃,汤可做汤菜吃。这种鱼营养价值很高,含有高蛋白。”我说:“我到万紫巷商场看看。”到万紫巷商场一看,果然有卖的,价钱很便宜,买了半桶交给了伙房。
  每天开饭都是在东楼小餐厅,我从伙房用托盘把菜端到东楼门口,梁云清同志再端到里边摆在桌上,我们轮着这样上菜。主席在济南期间,也没搞什么宴会。主席的早餐尤其简单,不喝牛奶,仅有几样小菜、馒头、稀饭。午餐时,有杨尚昆、罗瑞卿、滕代远、李宇超、李烛尘(许世友有时也参加)同桌进餐,也不过四至五个菜和一汤。
  毛主席在济南的活动结束后,这一次“政治任务”胜利完成了,没出什么问题。据宇超同志和我们讲:“只有一件事没办好。”主席走以前,宇超同志弄了10几盆最好的菊花,提前送到靠近专列的站台上,准备放在主席车上。还没来得及往上搬,罗瑞卿同志上车看见了,问:“这个干什么?”宇超同志说:“准备放在主席的车上。”罗瑞卿问:“检查了没有?”宇超同志说:“没有。”罗部长严肃地说:“赶快拿走!”后来每当想到此事,宇超同志便觉得这件事太大意了。
  毛主席首次来济南,住了48小时,于10月28日晚离开济南。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省革命斗争时期文史资料汇编,包括毛泽东主席首次来济南、忆山东省首次民间旅游团赴苏联、朝鲜、访苏回忆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曲溪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曲溪
相关人物
1952年10月26...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