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山东出版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442
颗粒名称: (三)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山东出版业
分类号: G23
页数: 6
页码: 125-1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各地发动、组织抗日武装起义,逐步建立了抗日武装与抗日民主根据地,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种形势下,山东出版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的变化。
关键词: 建国前 山东省 出版业

内容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各地发动、组织抗日武装起义,逐步建立了抗日武装与抗日民主根据地,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种形势下,山东出版业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战后(1937年7月)到建国前的1949年,出版业出现如下变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抗战刊物星罗棋布
  为唤醒民众投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诸如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战地服务团、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各救会”)、文化界救亡协会(“文协”)及机关、部队、学校等都创办出版期刊、杂志,如山东民先编印《齐鲁先锋》、烟台民先编印《战声》、鲁西北民先编印《先锋》、掖县县委编印《民声》、莱阳县委编印《民先》、曲泗宁县委编《星火》、临淄三大队出《血花》,还有《抗战生活》、《文化防线》、《群众生活》、《庄户人》等等,无法一一枚举。据1940年山东青年救国联合会总会统计,抗战三年仅青年刊物就有近20种,如《抗战青年》(泰山)、《青年生活》(苏鲁边)、《光明青年》(鲁西)《青年战士》(鲁西)、《泰西青年》、《青年战线》(泰西)、《胶东青年》、《抗战青年》(胶东)、《边区青年》(湖西)、《青年园地》(湖西)、《青年阵地》(湖西)、《青救须知》(清河)、《郓西青年战士》、《鲁西北青年战线》等等。妇女刊物抗战头三年也有《妇女前哨》、《妇女吼声》、《妇女大众》、《妇女解放》、《泰西妇女》、《战地妇女》。等据现有资料统计,1937年7月到解放前夕山东境内出版过各类杂志达400多种(战争年代失缺而无任何资料记述的也就无法计算在内)。
  二、原国民党统治区书业发生多种变化;
  日军侵略山东后,山东书业发生如下变化:1.有些书业关闭、歇业、转行,如邹平的乡村书店、临淄的闻韶书局、聊城的摄西书局、济宁的荣华堂书局、昌邑的文和堂书局、临沂的信古山房、博爱书肆、峄县的三余堂都属于这种情况;2.有些书业内迁、转移,如济南的东方书社等;3.有些仍在沦陷区,但坚持民族气节,不卖奴化书籍,如商务印书馆济南分馆;4.一些日伪书店开业.如济南新民图书社(建于1939年)、济南山东教育用品社(建于1943年)、青岛新文化书局(建于1940年)等,这些书店销日伪图书、日伪课本及北平新民印书馆所印书籍。经理多是新民协会的成员;5.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开设了一些卖“党化书籍”的书店,如正中书局济南分局(建于1945年10月,在接收新民图书社原址上建立,中统经营)、山东国民文化供应社(1946年开业)、建文书局(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开办,1946年开业)、中国文化服务社山东分社(国民党官办,1947年1月开办)、建国书店(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开办,1947年开业),还有军人图书社济南分社(情况不详)等,这些书业在1948年9月济南解放时被我人民政府接管。
  三、山东解放区内有了人民自己的出版阵地:
  解放区革命出版事业是在艰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出版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出版物由少到多,由翻印到自编,由只出政治宣传读物到出版各类读物,纸张印刷由粗糙到精致。
  山东解放区内的出版工作,由于战争年代特殊的历史条件、环境,有过这么三个阶段:
  1.各解放区党、政、军、群、文等单位自行出书。当时胶东、渤海、滨海、鲁南等各解放区的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很多都自己翻印、编印书籍,这些出版物多系非卖品,发给干部群众学习传阅。翻印的大部分是来自延安及大城市进步书店的出版物,如《论新阶段》、《论持久战》、《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联共党史》、《大众哲学》以及内部的报告、讲话;也有各单位自己编印的,如一一五师政治部编印《研究联共党史参考材料》(1940年9月)、胶东区党委宣传部编印《新解放区工作参考材料》、渤海区党委宣传部编印《新党员教材》、鲁西青年训练班编印《关于青年工作问题》等。
  2.文化供应社、报社、文协等单位兼顾出版事业,如荣成、文登、聊城、鲁北等文化供应社都自编自印过一些小册子,如《国难常识读本》、《抗日歌曲集》,以配合抗日宣传。各区建立报社后,有的在报社内设出版部兼顾编书、印书,如1938年胶东大众报社成立后,对外用胶东联合出版社(又称胶东联合社)名义出书;1939年大众日报社建立,以大众日报社与大众社名义出书;清河区还有个群众出版社,是清河群众报社的附属机构。这些附属出版机构,均出版过不少读物,如大众日报社1939年1月成立到1943年初共印书188种,720,000多册。除报社外,1943年省文协还一度负责过出版工作,内设编辑部,部以下设会刊科、教材科、通俗读物科,负责编写教材与通俗读物。战时各学校的课本编辑出版基本上由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后改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教育处编审科负责,各区主任公署教育处也设有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印供应各该地区的小学教材。
  3.设立了正式的编辑出版机构:
  山东解放区正式设出版机构是在1940年,第一个是山东文化出版社,以后是大众印书馆(1942年)、山东新华书店(1944年)及渤海、鲁南、滨海、胶东、鲁中新华书店(均在1945年)及鲁中南新华书店(1948年)。此外还有冀鲁豫文化出版社(1941年)、冀鲁豫书店(1944年)和医务生活社。
  山东文化出版社,成立于1940年4月,驻沂水县孙祖村附近,归中共山东分局宣传部领导,社长刘导生,理事有李澄之、杨希文、孙陶林、张笠吾、李竹如、张伯秋、刘子超、耿光波、仲星帆9人。成立以后即着手编辑群众读物,如识字课本、小学课本及各种抗战知识丛书,编印过《抗战道理》、《怎样办农救会》、《怎样办合作社》、《抗日自卫团读本》、《青救会读本》、《职工会读本》等。小学课本是根据战地国民教育的原则编制的,并附有精制的插图。这个社存在时间不长,到12月为山东大众印书馆所代替。
  大众印书馆,成立于1940年12月7日,其任务是“发展出版事业,在文化战线上粉碎敌人”,原准备招股,设立董事会,由分局宣传部长李竹如兼任董事长,大众日报社秘书主任仲星帆任副董事长(1941年5月成立管理委员会,由李竹如、仲星帆分别任管理委员会正副主任),原山东文化出版社编辑工作转入大众印书馆编辑部,编辑部下设通俗读物组、小学课本组。现残存大众印书馆翻印出版的书有1940年的《唯物论辩证法研究提纲》(又名《哲学研究提纲》,艾思奇编);1941年的《哲学选辑》(艾思奇编著),《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等。大众印书馆设印刷厂,该厂还发明过木制石印机,受到战工会的奖励。大众印书馆于1942年4月取消,图书的出版、发行又合并统一于大众日报社,课本归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教育处编审科。
  山东新华书店,正式建立于1944年7月6日,是编辑、印刷、发行三者合一的出版机构(1951年以后才成为单一的图书发行机构)。开始仍与大众日报社出版部为一套机构;1945年10月进驻临沂后,组织机构、人事安排与大众日报社脱勾,但仍受大众日报社领导;1946年1月脱离报社,归华东局宣传部领导。1944年4月开始以山东新华书店名义出书,但正式设立编辑部是在1946年1月。据有关资料记载,1946年1月到7月半年时间,出版新书181种,760,000册,用纸3,000令;总店门市部6个月售书5,840,000元,合法币一亿元以上。1947年2月华中新华书店北撤与山东新华书店合并;1948年7月改称华东新华书店;1949年2月由农村迁入省会济南,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上海建华东新华书店,山东仍改称山东新华书店。1944年至1949年9月在书店任正副经理的先后有刘力子、于光、周保昌、王益、叶籁士、华应申、华青禾、张子良、刘子章、张榕、陈静之、张治、李克公。出版书籍数百种,并编辑出版《新华文摘》、《滨海农村》·《文化翻身》、《群众文艺》等刊物。山东新华书店在各区县设有新华书店,胶东、渤海、鲁南、滨海、鲁中、鲁中南新华书店不仅售书,也都出版过书籍。
  冀鲁豫文化出版社,冀鲁豫书店、冀鲁豫出版社建于1941年,属行署领导,1944年建冀鲁豫书店后出版社并入书店。1946年设编辑部,曾编辑出版图书几百种(今藏140余种)。并先后出版过《文化生活》、《教育导报》、《冀鲁豫画报》等刊物。后成为华北新华书店。
  医务生活社,系新四军卫生部设立的专门出版医药书刊的机构,1941年11月建立于淮南,1945年来山东。1946年归华东军区卫生部,负责人由军区卫生部长宫乃泉兼任。1948年进入济南后改称华东医务生活社,出版过不少医书,及《医务生活》刊物。上海解放后总社设在上海,济南为分社。后并入人民卫生出版社。
  革命的出版事业和党的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山东解放区的出版工作者,编辑、出版、发行了大量革命读物,为广大人民提供了精神食粮,为培养一代革命者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为山东全境解放后全省统一的出版事业奠定了基础。在光荣的革命历史中应该有出版工作者光荣的一页。

知识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分述了,回忆抗日战争初期郓城县的统战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斗争中的滨海区、抗日战争初期党对泰山区道会门的统战工作、争取刘子昭部杆子会加入八路军的经过、忆汉斯·希伯参加英模大会片断、沈鸿烈在沂蒙山区、抗日战争时期的李先良、李先良与赵保元角逐的前前后后、忆省立第一乡师老校长鞠思敏先生、刘景良部活动片断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