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李先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403
颗粒名称: 抗日战争时期的李先良
分类号: K827
页数: 9
页码: 69-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七·七”事变后,沈鸿烈奉命退出青岛。1938年国民党中央处决了韩复榘,改任沈鸿烈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兼青岛市长。李先良以山东省党部委员兼二十一党务督导区督导员身份,管辖即墨、平度、高密、胶县等地党务。1939年1月,卢斌被杀,李先良继任鲁东行署主任之后的经过。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山东省 李先良

内容

“七·七”事变后,沈鸿烈奉命退出青岛。1938年国民党中央处决了韩复榘,改任沈鸿烈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兼青岛市长。李先良以山东省党部委员兼二十一党务督导区督导员身份,管辖即墨、平度、高密、胶县等地党务。1939年1月,卢斌被杀,李先良继任鲁东行署主任。
  卢斌被杀后,鲁东的游杂部队,你争我夺,互相火并,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李先良的政令也不能行施,连本身安全也不能自保。
  在1938年冬投降厉文礼的伪满军李寿山(伪满军先遣军司令)部,因厉文礼部胡鼎三枪杀卢斌,心怀恐惧,不敢在鲁东立足。为保存实力,回窜鲁南山区。而其部下的赵保元部仍驻在鲁东莱阳。该部全是日式装备,一律六五步枪。每班配备歪把机枪一挺,并配有重机枪和掷弹筒等,在抗日初期是装备较好的一部分。赵保元即反叛了伪满,投靠国民党又无可靠引线,进退维谷,急于找靠山,李先良乘机把赵保元拉拢过来,电请沈鸿烈保举赵保元为山东第13区专员兼保安司令。从此李先良在军事上以赵保元为支柱,赵保元则感恩戴德,对李先良唯命是听。李先良藉此又将鲁东所有游杂部队按人枪数目编为保安旅和保安团,由此自身安全稍有保障,鲁东出现暂时稳定的局面。
  1940年春,国民党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为了统一指挥,派他的师长级人物王仲升到鲁东收编各保安部队,将赵保元部改编为陆军暂编第十二师。1941年秋牟中珩继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接着又明令撤销鲁东行署。李先良只以青岛市政府秘书长身份寄居莱阳濯村。
  赵保元与李先良即无隶属关系,对李态度突变,不但冷淡对待,还不时派其部下潜入崂山,企图瓦解青岛市政府保安队,以后连李先良在莱阳的青岛市政府文职人员的给养也不供应,在这样情况下,1944年秋,李先良只有以视察前方为名,离开莱阳,先到胶县姜黎川防区,后由海上乘帆船进入崂山,住在崂山华严寺内。
  1941年秋沈鸿烈调任国民党农林部长前夕,令李先良以秘书长身份代行市长职权;并委任原山东省政府秘书处第二科长姜可训为青岛区办事处主任,孙廷镛为青岛市保安大队长;明令孙部进驻崂山建立抗日根据地,由李先良在莱阳遥控一切。当时青岛保安队不足200人,终因武力薄弱,对原有游杂小帮,既无力消灭,又不能改编,只能以青岛市政府名义委派了崂东、崂西、李村、夏庄、浮山5个区区长。
  李先良对不能打开崂山局面深感忧虑,乃于1942年夏委派他的随从副官高芳先以督察大队长名义进入崂山,以早在崂山的王永朋中队为骨干,收编游杂小帮,整饬纪律,建立基地。
  高芳先是即墨县石桥村人,早年在青岛纱厂当工人,身体高大结实,练得一身好武术,刀枪棍棒纯熟,对摔跤尤为擅长,在“七·七”事变前全国摔跤比赛中名列第三。以后他脱离纱厂,充任青岛国术馆教练,青岛市爱好武术的青年多拜他为师,高芳先进入崂山后,利用他在国术馆的师兄弟关系,收编部队,在很短的时期内,就扩充到3个中队。
  高芳先进入崂山初期,多是夜晚活动。1942年冬,他率1个分队进入崂西区大河东后山大安子村休息。这天,朔风呼啸,雪花纷飞,且时已过午,他们认为日军不会出动,但当他们住下不久,日军就分两路逼近该村,由于众寡悬殊,除少数人逃出外,高及其他人员均被日军俘虏。
  高芳先被俘后,坚贞不屈,责骂汉奸卖国无耻,并与同室难友密谋越狱潜逃。同年12月,他们乘日军看守酒醉睡熟之机,破狱而出;当日军发觉时,已无从追捕了。
  1943年春,李先良为了扩大青岛市保安队,首先奖励有功人员,并委任高芳先为保安总队队长,黄埔军校学生董静波为中校总队附,前税警团排长黄鹏为少校总队附,下辖4个大队(其中1个特务大队),骨干分子多数是青岛国术馆人员。士兵除少数是前海军陆战队的人员外,其余尽是崂山青年农民,形成了一支以青岛国术馆和崂山派为主体的地方队伍,这支队伍配合青岛各区区长推行国民党行政事务。
  青岛市保安总队名义上是4个大队,总人数不过600人,枪支既杂又不齐全,实力甚为单薄。装备枪支是当时的主要课题,他们从敌伪身上打主意。1943年春,他们与伪青岛警察四分局巡官梁某合作,在一天夜里,里应外合将伪青岛警察四分局解决,得步枪40余支。俟后,又探明日本商业学校(现单县路青岛市第一中学校址)存有枪支,防守不太严密。经过详细计划,他们先将便衣潜入台西镇挪庄分别隐蔽;继派一个短枪小队,乘帆船由石老人上船,划到贵州路47号该校校长日本人吉利平次郎住宅附近(现青岛市海带养殖场),在约定的时间突然进行偷袭。结果用了很短的时间,一枪未放,将该校存枪悉数拿出,共得六五步枪130支,歪把机枪5挺。这些枪支是学生训练用的,仍用小帆船运到石老人上岸,转运到崂山。此后,他们又收编了一些小帮,才形成了六、七百人的部队,但缺少训练,素质很差。
  崂山敌伪据点密布,碉堡林立。李村驻有日伪重兵;崂西的夏庄、沙子口、大崂、柳树台、登瀛、崂东的黄山、王哥庄都设有据点,派伪军驻扎;日伪时常配合各据点伪军“扫荡”,以期肃清崂山。“青保”总队既无完整的情报组织,又无电话可作通讯,因此时常受到打击和威胁。以后,他们想出了用“目标树”的办法来代替通讯网,即在崂西各个高地设立“目标树”,派人看管,日伪出动,“目标树”放倒,部队就戒备;如果日伪军少,“青保”就去吃掉他;如果人数多,不能胜,就转入山沟岩洞里隐蔽。因此日伪军每次“扫荡”,不仅毫无所获,而且经常受到损失。
  1944年秋,李先良到达崂山后,决心扩大行政区,多次开会研究,决定拔除伪军据点。他们先将崂西区大崂、柳树台等据点拔除,继将登瀛、崂东区黄山等据点拔除,至此,日伪据点仅有崂东的王哥庄、夏庄区的夏庄、崂西区沙子口等处。这些据点的伪军,完全听从“青保”的控制,日伪出发“扫荡”,非战斗人员就匿藏在这些据点里。1944年冬,日军黑须部队约120余人,配合300伪军进入沙子口以东的土前岭口,与“青保”部队遭遇。“青保”将日军诱至丘岭复杂地带,凭借地形优势,居高临下,倾全力投入战斗。参战日军大多数是从青岛的日本居留民团中新征来的,无作战经验,枪声一响就慌了,从侧面来的伪军见日军散乱,就虚应故事,打了几枪,即行逃窜。黑须率少数日军突围,逃回李村。
  1945年春,日军为了确保青岛基地,对李先良软硬兼施,施加压力。
  日军投递信件要李先良投降。李先良那时住在崂山华严寺,日军调集部队修筑工事,包围崂山;并由胶济路女姑口车站修筑铁路直通崂山。李先良处境极为困难,他在崂山能活动的地区,纵横不过50多里。日军由李村传来信件,要李先良投降。信的大意是:大日本帝国部队为了确保青岛基地修筑崂山工事,你必须投降,否则消灭,决不姑息……等语。措辞极为蛮横。李先良接到信后,当即表示:“李先良一息尚存,就要抗战到底,决不当汉奸。”于是回信答复,信中先叙述了当时的战争形势:墨索里尼已经战败,希特勒侵入苏联的德军节节败退,日本战线过长,补给困难,制空制海权均被同盟国切断。然后又说到青岛形势:同盟国飞机经常在青岛上空出现,日本飞机不能起飞,日本船只不能出崂山头及大公岛海口,回国无路,日军已经自身不保。并指出,如必与日战斗,我方战至一兵一卒亦必抗战到底。
  这封信大家商讨,由张晓古译成日文,送给李村黑须部队,并印成传单,散发到日军据点。据闻,日军接到这封回信后大为震怒,认为有损皇军威风,声言要“活捉李先良,消灭高芳先部队”。
  日军调兵遣将“扫荡”崂山。1945年5月间,日军企图彻底消灭崂山“青保”部队,调集驻莱阳伪军姚良臣部和即墨、胶县伪军共约3,000余人,配合日军大举“扫荡”崂山。姚良臣系赵保元的旧部,在莱阳时对李先良比较恭顺,也感到日本人今不如昔,走下坡路了;他为了给自己留个后路,乃秘密派人到李先良那里泄露“扫荡”计划。高芳先以为这次“扫荡”非同往昔,就派了3个人住在姚部队,并指令预先早安插在市内和李村据点等处的坐探,一有情况马上报告。一天夜间,他们侦察到敌人分两路袭击华严寺,北路由王哥庄出发,南路由太清宫出发,在华严寺会师。当时,形势吃紧,“青保”决定分两路突围:一路在拂晓前一定突出王哥庄,借着半夜退潮的时候,由海滩绕过王哥庄,从浦利登陆退到即墨鳌山卫西南鳌山华楼:一路转山沟,钻山洞,进入崂西区。结果,避免了一场大的战斗,只有几次小接触,“青保”无损失。
  1945年春,日军派了一个陆军旅团,把由女姑口车站修筑的轻便铁路逐渐伸向崂山,到5月间,铁轨已经完全铺好,部队也开到了崂山北九水一带,瞭望哨所已设在崂东山顶,与“青保”哨所彼此相望。并派部队配合伪军巡逻崂山各村,封锁交通,企图断绝“青保”补给。当时,青岛市政府所有人员及“青保”总队被压在崂东沿海一带的狭长地带,由华严寺仅能通到太清宫,形势极为危殆。
  为了进一步鼓励士气,李先良在华严寺面向东北方向的田横岛,对部下说:西汉初,田横的500勇士,在这个岛上为田横死节。万一不幸,我们只有效法他们,为民族尽节。然后又分析了国际形势:战局是有利于我们的。他鼓励大家,一定要下定决心,坚持下去,抗战到底,胜利是绝对有把握的。
  为了在崂山坚持抗战,李先良主张减轻崂山人民负担,向市内奸商开刀。自抗战开始,崂山地区的人民,即受到游杂部队的蹂躏,其中比较大的部队有隋子玉的锄奸团、王维玉的二大队、栾志超的四团、孙佃宾的部队;其余游击小帮,更不计其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现在又有李先良文武1,000多人的负担,还有日伪军到处活动,崂山人民的负担就更重了。崂山面积不足400平方里,而且尽是高山薄岭,除崂西夏庄附近有少数地可种水果、蔬菜、小麦外,其余都是山丘小块土地,仅可种地瓜。抗战前这里粮食就不能自给,现在,这个问题更严重了。对此,李先良多次召集会议讨论。高芳先曾慷慨地说:“兔子尚且不吃窝边草,我们是青岛市政府,不是土匪游杂部队,应该做到合理负担,不能老是刨当地土。市内奸商七、八年来发老财了,应该向他们说话,在这些富商大贾身上想办法。”经过大家再三研究,决定先采取通过市内关系及用信件劝告捐款的办法,使富商做到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帮助政府抗战。但是在日军严密控制下,市区有些商民不敢捐助,也有的富商大贾甘愿依靠敌伪,目崂山为匪区,把劝捐信交给了敌伪。在这种情况下,李先良加强了以许京武为首的特务大队,并责成潜伏市内负责人员辛承清、孙如福等采取强迫手段向奸商捐款。
  绑架栾荆山。他们首先把人人怀恨的台东镇恶霸栾荆山(解放后被镇压)绑架走。日军占据青岛后,栾荆山为虎作伥,作恶多端,借日伪势力当上了台东区商会会长。他开了一个澡塘,不知有多少妇女被他奸污。他还勾结日本宪兵队,伤害了许多好人。为了打击汉奸并筹措款项,即将栾荆山从台东一路绑架走。这一着,使汉奸们大为震动。但在经济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枪杀乔智金。乔智金是东北人,自幼受日本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日本话。日军侵占青岛后,他充当日本宪兵队嘱托(等于日本高级顾问),任青岛市商会常务委员,是当时日军的一个红人。以辛承清为首的青岛特工人员,即选择乔为靶子。1944年春的一天,当乔乘坐汽车上班的时候,“青保”的两名特工人员佯装醉汉,故意在他汽车面前蹒跚而行,乔的汽车不得不停下。二人即窜上汽车,迫使司机下车,然后一人开车,一人用手枪指迫乔不准乱动。他们本来不想杀害乔,但他在车内呼喊,被日军发觉。汽车行至大麦岛附近,日军摩托车紧紧追上,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将乔杀死,弃车越过伏山,安全返回。这样在经济上虽未得到好处,但对打击汉奸无不影响。
  抢日军纱厂。1944年秋,他们发动山区人民随军抢劫日军在青岛的上海、丰田两纱厂。他们由军队保护,组织身强力壮的农民将布匹扛回来。当时规定了每人扛布的数量,超过部分无论多少都归扛布人所有。扛布农民很积极,有的除去规定扛的数目以外,自己还可得三、五匹之多。
  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李先良派科长张益瑶为市区办事处主任,主要任务是从市区筹集款项。张益瑶和他的黄县同乡田仁舫、田伏庵等组成市内行动小组进行活动,但经多次努力,效果不大,田伏庵等反被逮捕,经多方营救始得脱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采取了恐怖手段。
  四方路“福隆绸缎店”是伪商会会长邹道臣开设的;北京路“谦祥益”是青岛最大的绸缎百货商店,经理时品三也是伪商会委员。“青保”派特工人员,分别送去小型炸弹各一枚,打击了日伪气焰,又转变了市民对崂山的看法。此后,一些奸商争着和市区小组拉关系,秘密捐款,解决了青岛市政府经济上的困难。有的宪兵队翻译、嘱托,自觉罪恶深重,同时也看到日军“气数已到”,“秋后蚂蚱蹦跶不久了”,就为自己的后路打算,设法找关系,和“青保”挂上了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人民除汉奸卖国贼外,莫不欢欣鼓舞,李先良更是喜形于色,他认为青岛市长一职“非我莫属”了。但是过了两三天,全国沦陷区的省市负责人国民党中央均已发表,就是没有青岛市。他就借民众的口吻,电请国民党中央和沈鸿烈:如不任李先良为青岛市长,以激励其抗战有功人员,青岛军民无不激愤。一天夜间,中央广播电台正式播发了“青岛市长沈鸿烈另有任用,委李先良为青岛市长”的消息。

知识出处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山東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内容分述了,回忆抗日战争初期郓城县的统战工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斗争中的滨海区、抗日战争初期党对泰山区道会门的统战工作、争取刘子昭部杆子会加入八路军的经过、忆汉斯·希伯参加英模大会片断、沈鸿烈在沂蒙山区、抗日战争时期的李先良、李先良与赵保元角逐的前前后后、忆省立第一乡师老校长鞠思敏先生、刘景良部活动片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庞迈千
责任者
张希周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