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的名称及类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300
颗粒名称: 私塾的名称及类型
分类号: G629.299;K258
页数: 5
页码: 209-21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南私塾的名称及类型,私塾这个称谓是在有了官、私立学堂(清末民初之际)以后才出现的。封建时代,它的正名是家塾。但社会上并不这样称呼它,一般都把它叫作“馆”或者“书房”。因为经济来源的不同,又分为两类。独家出资请老师教自己子弟的叫作“家馆”或者“专馆”,若干家共同出资请一位老师教各家子弟的叫作“散馆”。散馆常受轻视,有“野书房”的诨号。专馆学生的人数较少。
关键词: 济南 私塾 私立学堂

内容

私塾这个称谓是在有了官、私立学堂(清末民初之际)以后才出现的。封建时代,它的正名是家塾。但社会上并不这样称呼它,一般都把它叫作“馆”或者“书房”。因为经济来源的不同,又分为两类。独家出资请老师教自己子弟的叫作“家馆”或者“专馆”,若干家共同出资请一位老师教各家子弟的叫作“散馆”。散馆常受轻视,有“野书房”的诨号。专馆学生的人数较少,很少有超过4个人的,因为一个家庭中不可能有更多儿童同时就学。而一个学生又嫌太孤单了,独学无友,会影响到学业的进度,对此补救的办法有下列几种:一是书童伴读,这非是富豪人家不易办到;一是招致亲友家的子弟来附学,这必须征得老师的同意,并且由来学学生的家长每月致送老师若干束修;最后一种办法是叫女孩子一同上学。在这里顺便谈一谈私塾中的女学生。女学生只能在专馆中才间或存在。那时,女子上学,纵然不至“有干例禁”,但可能性确实不大。贫寒人家对男孩子上学尚成问题,女孩子便谈不到了。地主和富豪,经济上的问题无所谓了,但是他们“男女之防”的观念特别深。认为老师既是男人,哪能让女孩子同他朝夕共处呢?肯叫女孩子上学的必然是“书香门第”的官绅家庭。这类人既有把子弟培养成举人、进士的愿望,也有把儿女造就成曹大家或谢道韫的思想。他们也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但又自负地认为:我的庭训(家庭教育),我的女儿是绝不至于流为崔莺莺或者鱼玄机的;因而有胆量叫女孩子上学。纵然上了学,但与男学生终有若干不同之点:第一是陪衬的性质,必须只有一个或两个男学生,才陪衬上一两个女学生;重点不在女生读书问题上,而是在于如此方能使男生读得更好;第二是年龄问题,女子上学必须在13岁以下,岁数再大,她就成为“留头”的姑娘了,实在不便再上学了;第三只许可在自己家里上学,不能到别家的专馆里附学;第四是不上灯书,以便腾出工夫来,学习针黹;第五是不挨打,老师如果打了女学生,认为是犯了严重的错误,影响到他的职业;第六是如有女生,必须先向老师说明,征求同意;半路上(第二学年)添加女生,也得照样。实际上老师不同意的事例,在济南很难找到。
  散馆的情况与专馆大不相同了。问题虽然表现于各方面,但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送子弟进散馆读书的,多半是贫寒人家,最多也不过是一个小康之家。一两家是无力供应起一个老师的开销的,故必须纠合三四家以上,才能负担起书房的一切费用。因此,学生至少也有八九人,多者有20余人,专馆无所谓房子问题,因为东家必有余房可供书房之用,学生的人数既不多,只要光线适用,屋子大点或小点,均无甚关系。散馆就大不相同了,学生既多,小屋子不敷用,东家的经济状况既不太好,家中也没有余房子可资利用,所以必须另租书房,家具由各东家拼凑起来应用。租书房,在济南是件相当困难的事。独所房子的租价高,租不起;零租一两座屋呢,济南的俗话说“宁肯倒塌光,也不租书房。”因年龄小的学生太乱太闹,惹人厌烦;年龄大的,又怕“男女之别”的关防被突破了,总以不租为上策。所以散书房多半设在较大寺庙的旁院内。其次是老师的饮食杂费问题。近郊农村中,基本上是采用轮流管饭制(同时供给开水),由东家中选出有做饭和烧水条件的几家来,负担送饭送水的任务。其余各家均须付出一定的伙食补助费。市内,由于吃饭饮水都极便利,大多是采用包干制,先由东家代表和老师当面讲明,每月伙食杂费(灯油炭火等)若干吊(济南以制钱490枚为一吊),于上月底以前,交给老师自由支配。讲妥后,众东家凑钱,即由每一个学生平均负担。凑齐后都交给代表转送给老师。这种办法老师极为欢迎,因为自己若撙节一点,收入可以多剩一些。散馆老师,随着学生的学习进度,还有两种生财之道:其一是“开讲”。学生在启蒙阶段是只记字音和字形,念书也是念“滑句”(照音念去),对于字义和书义老师既不予讲解,学生自属茫然。到字认满2,000个左右,书念完了《四书》和《诗经》,老师郑重地通知学生的家长:你的学生书念得很好!拟于某时起,给他开讲。家长听到这个喜讯,自是高兴,买些茶、酒、旱烟等类的东西给老师送去。同时,下一份请柬,请老师大吃一顿。其二是“开笔”。开讲后几年,老师又更加郑重地通知东家了:你的学生“悟性”(领会力)很好,我教他对个“对子”,不但平仄协调,而且时有精义;现在,可以叫他开笔做个“破题”和“起讲”了。东家听了,比前次开讲的高兴劲更大了。不但请吃酒和加倍送东西,且须托人向老师声明,每月增加束修若干,上述情况,在专馆中是不存在的。因为专馆的东家都是较富裕的,学生到了开讲和开笔的程度,就换请一位程度较高的老师来教。在两类书房中,还有一个不同之点,就是在学生的名额上。专馆是越少越好;散馆呢,恰恰相反,是越多越好。专馆老师不得自己招收学生,散馆老师则有招收学生的自由。专馆东家认为老师的精力有一定的限度,学生少了,可以教的仔细些和周到些,子弟上进得快,十年八年,就可能取得“功名”了。况且增添学生,老师可以增加收入,而东家却省不下分毫的开销,因而就坚决反对了,散馆就不然了。老师每多一个学生多收一份束修,当然很愿意。笔者曾不止一次地跟随老师到野书房串门,一进院门,就听到一片嘈杂的诵读声;进屋后,觉着空气浑浊,人很拥挤。那时,散馆除野书房的诨名外,还有“虾蟆湾”的称号。散馆中的学生是来去不定的。续读多年的虽不乏其人,读个一年半载或几个月就告退的,也屡见不鲜。去时不必申叙理由,只要不欠束修和杂费,任何人是无权过问的。
  在散馆中,有“学长”一类的人物,因为学生一多,老师怕照顾不过来,在学生中挑选学龄长,造诣深的学生充当学长。学长是老师的助手。学长是个诨名,当老师的面前,只准称为师兄。背后,同学交谈,则呼为“大学长”。学长的任务是:当老师离开书房时,维持书房中的秩序;代老师听同学们温习熟字和背书;教给同学们描红,包括如何研朱、墨、膏笔(沾笔),执笔、下笔及笔顺的次第等等。他虽有监督同学的权力,但最甚只限于斥责,不得打人,尤其不准动戒尺。正书、讲书和批改文章,是老师的重大任务,不能叫学长代庖。若犯了这条“规律”,东家们认为老师太不负责任,可以解雇。因此,老师是不敢轻于尝试的。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秋瑾殉难记、六月六日与李钟岳、忆我的父亲——齐鲁大学校长刘世传、忆冯玉祥将军在重庆宴请毛主席、我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前前后后、回忆何基沣将军片断、从旧军人到起义将领、我所知道的汪伪政权内幕情况、博山县商会在日伪时期的活动、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魔窟——济南“新华院”等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益如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