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之行感慨万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2229
颗粒名称: 故乡之行感慨万千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55-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36年麦季,赵登禹回到了阔别20余年的故乡。
关键词: 赵登禹 故乡 保国卫民

内容

1936年麦季,赵登禹回到了阔别20余年的故乡。家乡的一草一木,他都倍感亲切。弯弯的七里河水依然北去,低矮的茅屋草庐是那么熟悉。赵登禹回乡后,对赵楼的乡亲挨门逐户进行了走访,特别是对孤寡老人,更是问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家乡的老人喊他一声乳名“小三”,他喜在心怀;若是谁尊称他一声师长,他就感到刺耳、心烦,非说你几句不可。赵登禹虽然只上过两年学,但他对学校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回乡的第二天,他就到母校看望老师,并在村西麦场上对学生做了慷慨激昂的讲演。他从国际形势讲到国内现状,从庚子赔款讲到东北三省的沦陷,从日军的暴行讲到爱国军民的抗战,从自己幼年失学的痛苦讲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学生,要乘现在青春年少精力充沛的时机,奋发读书,切莫虚度光阴;将来学有所成,好为国家出力,为抗战立功,做一个保国卫民的英雄。在讲演中,他那处处体现出的忧国爱民的思想,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登禹看到学生们大都穿得破破烂烂,留下钱给每人做了一身新衣服,并资助每人一元钱作为书籍费。
  赵登禹离开故乡时,乡亲们去送行。当时才12岁的赵学启乘人不注意,偷偷爬上了赵登禹乘坐的汽车。当家里人发现后把他拉下来时,他哭闹着非跟赵登禹去当兵不可。赵登禹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还小,等几年你长大了,我一定带你去打日本。”
  赵登禹的故乡之行,虽有与乡亲们团聚的欢乐,然而更多的却是目睹农民的疾苦,使他心情倍感压抑。20年来,斗转星移,沧桑变换,政权几度更迭,可背负青天、面对黄土终年辛勤劳作的乡亲父老,依然是那么贫穷;栖身于难遮风雨的草栅中的童年朋友,常为一家人的温饱愁肠百结。赵登禹不能不们心自问,自己作为一个拿国家俸禄,食人民膏脂的将军,若不能保国卫民,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有何颜见家乡父老!若提起入伍前的雄心壮志,岂不更令人可羞可叹!乡亲们的深情厚望,挣扎在日军铁蹄下的同胞们的声声呼唤,使赵登禹深感责任重大。他决心以身许国,雪洗国耻,报答养育自己的中华民族,决不做炎黄的不肖子孙。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秋瑾殉难记、六月六日与李钟岳、忆我的父亲——齐鲁大学校长刘世传、忆冯玉祥将军在重庆宴请毛主席、我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前前后后、回忆何基沣将军片断、从旧军人到起义将领、我所知道的汪伪政权内幕情况、博山县商会在日伪时期的活动、日军残害中国人民的魔窟——济南“新华院”等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正源
责任者
赵学武
责任者
赵学芳
责任者
赵学存
责任者
赵广安
责任者
赵清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赵登禹
相关人物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