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八路”罗生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966
颗粒名称: “外国八路”罗生特
分类号: K812
页数: 5
页码: 333-3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共特别党员、奥地利籍医生罗生特在中国的革命历程。
关键词: 罗生特 革命历程 抗战时期

内容

在罗生特医院中,矗立着深受中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共特别党员、奥地利籍医生罗生特的全身汉白玉雕像,他的英姿永远被人们所瞻仰。
  罗生特,原名雅各布·罗森弗尔德,1903年1月生于奥地利加里西亚梭堡,1928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综合医学博士学位,并进入国家医院工作。因参加反法西斯活动,两次被捕入集中营,备受摧残,后因找不到证据,被勒令离开奥地利。
  1939年春,罗生特来到上海,在法租界开办了一处诊所。此间,他参加了国际友人、新闻记者汉斯·希伯组织的马克思研究小组,研究中国革命问题,耳闻目睹了日军侵略中国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充满希望和信心。在新四军上海办事处的周密安排下,他于1941年3月参加了新四军,后来担任卫生部顾问。1942年春,党组织根据他的要求。由陈毅和钱俊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考虑他是外国人,将他列为中共特别党员。
  1943年3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党政军一元化领导,罗荣桓同志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一一五师政委兼代师长,不久又担任山东分局书记,五个重要职务集于一身,任务十分繁重。加上夜以继日地工作,过分紧张、劳累,肾病加重,尿血不止。由于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电示罗荣桓,暂时不能离开领导岗位治病。为了便利罗荣桓的治疗,新四军派黄农等同志陪罗生特大夫来山东军区驻地莒南县,担负起为罗荣桓治病和参加卫生部领导工作(卫生部顾问)的重要使命。
  罗生特在抗日根据地处于困难时刻来到山东,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在莒南期间,他尽心尽力地为罗荣桓治病,部队与地方医院处理不了的重病号就请他去。一次部队急行军后,罗荣桓旧病复发,治疗中缺少化验设备及药品不能验血。罗生特大夫千方百计利用多种方法从验尿中判断病情,并不时将耳朵贴在病人胸前仔细听诊。经过精心诊治,使罗荣桓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能够继续坚持在指挥岗位上。这是罗生特的一大功劳。
  罗生特参加中国革命后,心里燃着一团火,总想把自己的医术献给中国人民。他把毛泽东同志提倡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当成行动指南,像白求恩一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医术精益求精。为了改善根据地的医疗条件,他在陈家老窝村亲自设计、组织施工,为山东军区建造了一所战时医院,拥有上百间房屋。他经常在这所医院为重伤员治疗,并通过实践培养医务人员。老红军战士、营长曾炳华,在1942年的甲子山战役中腿部负重伤,长期住院不能自理,本人几乎失去信心。1943年10月,经罗大夫检查后做了两次手术,终于治愈。1943年11月,罗生特带领医护人员在一个村庄紧张地抢救伤员,他一连做了十几例手术,下手术台后,腰痛腿酸、头晕眼花。这时,忽听报告,有一位指挥员在前线负了重伤,他立即赶去,由于过度疲劳,心前区出现心脏病发作征兆。为了抢救伤员,他不顾个人安危,忍着心绞痛工作,终于使这位指挥员转危为安。原临沂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李勉,1943年5月在战斗中被子弹穿过小腹,撕裂膀胱,在县大队、平民医院治疗过,1944年初转到军区附属医疗所。罗大夫不顾伤口发出的恶臭味,立即动手检查治疗。在两个多月中,罗大夫先后三次为他做手术,使病人恢复得很好。原解放军总后勤部顾问万毅,1944年10月指挥滨海支队在诸(城)胶(县)边界与日寇作战中,子弹从两腮穿过,打穿了舌头,也打掉七颗半牙齿,转到驻莒南的军区医疗所时正发高烧。经过罗大夫精心治疗,恢复得很好。
  罗生特在莒南期间,不仅抢救过无数部队中的伤病员,还非常热心为抗日根据地的民众治病解忧。1943年秋,王家坊前王金方的妻子患病很久,瘦得皮包着骨头,出门走路必须扶着墙蹒跚。罗生特在大街上遇到这位病人,主动询问病情,并动员她快去医疗所检查治疗。但她因无钱而不好意思去。后来她的病情突然加重,丈夫支前在外,乡亲们看到病情垂危,急忙为她准备了后事。罗大夫出诊回所听说后,赶紧前去抢救,亲自为病人喂水服药、打针,使病人脱险。经过近三个月的治疗,恢复了健康。该村的儿童王仁芹和王家彦,那年患黑热病,皮肤发黑、极度消瘦、腹水,什么活也不能干。罗大夫看到后,亲自把他们领到医疗所,经过打针、服药两个月,恢复了健康。
  罗生特是位难得的技术精湛而又乐为民众服务的妇产科好大夫。当地有位青年妇女患无孔处女膜,周期性腹痛,恶性呕吐,思想压力很力。经过罗大夫为她做了手术,解除了痛苦。还有一位农村妇女患卵巢囊肿,也是请罗大夫来做的切除手术。从此,罗大夫的“神医”美称很快在群众中传开。一些妇女经常结伴到平民医院询问罗大夫的住处,找他看病。1944年8月2日,山东军区在十字路召开劳模大会时,一位附近的村长,急匆匆地跑进会场,找外国大夫去救一位产妇。罗生特听说后,带着随员飞快赶到产妇家中。这时,产妇已呈休克状态,胎音已听不到。但炕上找不出任何干净东西用来助产,罗生特冲洗了手,把大会上发给他的奖品——一条白毛巾,立即垫在产妇臀下,很快将死胎引出,并对产妇作了产后处理,保住了产妇的生命。
  罗生特住在莒南西辛庄的房东张月芹,那年夏天突然得了脑炎,头痛、发高烧、昏迷不醒。罗大夫听说后从陈家老窝村急忙赶回,亲切地连声叫着病人名字,并立即进行抢救,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将张月芹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罗生特同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心连心,对老百性的疾苦非常同情,有求必应。桑庄的朱新英,那年刚生下女儿几天,得了月子病,发高烧、寒战、四肢无力,在药铺买了几付药吃上不见轻。后来,病情加重,下腹痛,流血不止,躺在床上不能动。后来,邻居硬扶着她到了庄西的八路军医院,找到罗医生。罗医生同几位女同志一起细细地检查,并送给患者一大包药,一个多月后,病人身体就好了。
  罗生特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而且还是一位充满热情的抗日宣传鼓动者。他经常在山东军区及省、地、县召开的重要会议上演讲,还在《大众日报》上发表了《论第二战场》、《山东印象记》、《山东的冬天》等文章,以犀利的笔锋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罪行,用笔动员世界人民支援中国抗日,并赞扬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44年6月,他亲自给中外记者参观团中的记者爱泼斯坦写信说:“数年来,我在八路军、新四军中当外科医生,这两支军队对于抵抗日寇侵袭的英勇战绩和为了民主主义而奋斗的功勋是人人称赞的。你们组织中外记者到延安,我希望你把这个新中国重要的政治中心的一切印象,真实的报道到世界各地。”
  日军投降后,罗生特离开莒南,随山东主力部队进入东北,先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医学顾问、第一纵队卫生部长,参加过四平战役和伟大的辽沈战役。他是在我军工作时间最久、在前线时间最长、任职最高的国际友人。新中国建立后,他于1949年11月回国探亲,因心脏病发作,于1951年不幸逝世。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省革命斗争时期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山东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回忆、一九三一年济南学生赴南京请愿记、我国第一版的《共产党宣言》在广饶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邹殿清
责任者
于钦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罗生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