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邹县私营商号“恒盛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779
颗粒名称: 记邹县私营商号“恒盛公”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265-268
摘要: 本篇记述了在解放战争前,邹县城内有家商号名叫“恒盛公”。它主要经营土产、油坊,记邹县私营商号“恒盛公”。
关键词: 记邹县 私营商 “恒盛公”

内容

在解放战争前,邹县城内有家商号名叫“恒盛公”。它主要经营土产、油坊、酒店等3个行业,常年雇工100余人,使用季节性临时工60人。当时在全县150多家商号中,它因财大气粗而居魁首。
  “恒盛公”掌柜任兴茂,系邹县匡庄乡傅家堂村人。发迹之前是个肩挑货担、走乡串村的卖油郎,头脑颇为精明。常年的奔波,使他增长了经营的机敏与诀窍,他今日卖油,明天贩纱,靠跑“单帮”获些微利。但由于他善于观察市场行情变化,加之购销营运有方,生意越做越大,于1916年在县城挂出“恒盛公”字号,经营土产杂货,遂由行商变为坐商。
  邹县的土产资源主要以花生米、红枣、山楂等为其优势,也是江南必购之货。尤其是花生米特别畅销,上海只要见到邹县的货,就立即看质量、成色,分一、二、三等划价收购。并以此质量、价格标准收购其他地区花生米。任便抓住这一优势,看准时机加大运输量,获取了较大利益。
  任兴茂虽然挂出了“恒盛公”招牌,但创业之初由于势单力簿,只搞些代购代运。主要因为缺乏经商人才,加之信息不灵,从而制约了他的发展。为此,任兴茂亲自募选掌柜、职员及学徒,多方招贤纳士,并聘请天津商界行家来邹讲解《理财
  十八则》,进行经商培训。在其经营的店铺中都确定了大掌柜、二掌柜,依靠他们管理业务,并要他们留心观察行情,准确预测市场变化,及时提供经营决策,因而生意逐渐兴盛。及至1926年,经商十载的“恒盛公”,不仅经营范围越来越大,而且也荟集了各方面的人才,积累了一定资金。从江苏至两广沿海各省会以及天津、青岛等重要城市的货物集散地,都有其购销员在活动。这时的“恒盛公”就其人才、资本及综合经营能力,在邹县已跃居第三位,仅次于“志德堂”和“汇泉永”两家。在邹县商界中能单打独创,对商品的价格勒放自如,从而能够左右市场的行情。这时的任兴茂颇为踌躇满志,经过认真分析,总结历年来的购销情况,认识到运销花生米,不如运销花生油,因为油的体积小,增值高,且易储运,遂决定立即建油坊榨油。这步棋算让任兴茂看准了,油坊开张两年,财源即滚滚而来,“恒盛公”也因此上升为邹县商界首富。资金的大量积累,使任兴茂的胃口也越来越大,继续寻找投资的最佳去向,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结果在酒厂、烟厂和锅厂3个预选项目中,经过一番筛选,决计建设酒厂。他认定饮酒不仅为人人所嗜好,而且为年节所必用,只要酒香,价格上再低一点,薄利多销,就能占领市场,挤垮同行。
  经过几年的筹建,30年代初酒厂终于开张,其规模及产量均居全县之首。至此“恒盛公”即成为邹县集土产杂货、油坊、酒厂三业于一身的大商号。
  1937年是“恒盛公”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年以经营土产获利最高,只投入4万元流动资金,而年经营额竟高达90万元。扣除各种费用21万元,税金38万元,纯利润27万元,相当于资本的6.8倍。
  “恒盛公”之所以在众多商号的竞争中名列前茅,主要是用人有方。招收学徒须首先面试,一般要求面貌端正,头脑机灵,能写会算,举止文雅。进店必须有人担保,不仅要恪尽职守,而且手脚要绝对干净,否则淘汰。学徒期一般定为3年,不发工资,晚上还要进行珠算、商品包扎、接待顾客等基本功的训练。而出徒之后的生活待遇相对较高一些。所以职员们皆兢兢业业地工作,从不敢稍有懈怠。常常学徒们为第二天早晨争先起床扫地,睡前将扫帚藏起来,生怕别人抢先,以取得店主的信任。重要职员都从本店内选拔提升。店员的待遇包括年薪、年终分红和伙食费三个方面。年薪为一次性工资,发40~50元(在1937年,1元可买44斤面粉)。年终分红为一次性奖金,如盈利颇丰,数量则可相当年薪或略有超过。伙食,一年四季每日均为两餐,由商号开支。店员生、老、病、死均由个人负担,因差死亡,给买身寿衣即算了结。
  再就是“恒盛公”生财有道,信息及时,经营灵活。例如,对于农副特产的收购,要依据当年的丰歉余缺确定收购的数量。在得到外地缺乏某种货物的信息时,就立即在当地抢购,等垄断货源后,再运出高价出售。1946年,一斤红糖曾卖过100斤红高粱钱。同时,它还批零兼营,吸引较多的顾客,加快货物周转,提高资金利率。而“恒盛公”的资金,则主要靠自我积累,其公式为:投入——盈余——再投入。除店员的薪金必须开支外,一般剩余资金多作为股金投入店内分利。另外就是靠发“私票”,以私票兑付现金,从中获利,私票成了有价证券流入市场,等于借款——生息——还款(私票的出现,因为比携带铜板、银元方便,而后演变为谋利的工具,于1936年旧县府下令终止)。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善于捕捉信息的任兴茂,决定见好就收,不冒风险,和最后一任掌柜马京全商定,对经营实行收缩,清理债权债务,停止进货和生产,只留下看守人员出售库存,其余人员各谋生路。并将大量资金转移济南、天津,从此再未复业。任兴茂于1946年蛰居济南,1962年病故。
  (本文由张震整理,邹县政协供稿)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廷珍
责任者
高汉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