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东亚公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741
颗粒名称: 创办东亚公司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157-159
摘要: 本篇记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州基督教会的英籍牧师库林(CocLin)奉召回国,创办东亚公司。
关键词: 青州市 创办 东亚公司

内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州基督教会的英籍牧师库林(CocLin)奉召回国。临行将其夫人库师娘经营的花边业务交给了宋传典、贾星垣、苑松芳和孙恩吉等4人合伙经营。他们集资两千吊钱(其中宋传典800吊,其余3人各400吊)正式开办了“德昌花边庄”,从农村收购妇女们编织的花边,整理包装出口,不几年资本由两千吊铜元积累到银元五六千元之多。花边为欧洲各国妇女们的喜爱之物,讲究一些的衣服上都镶有花边。可是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
  日益困窘,妇女衣着再也无力讲究了,花边生意遂一落千丈。宋传典审时度势,由生产花边改织发网出口。原来欧洲妇女有戴发网的习惯且有讲究;年轻妇女戴发网起护发作用;孕妇则把发网下垂到眉毛;寡妇的发网则把整个面部罩起来,以此作为标志,出门走路乘车时人们多予以照顾。4年战争,欧洲寡妇增多,发网的生意也随之兴隆。宋传典抓住这个机会,在现在青州卷烟厂一带建起了“德昌发网庄”,从农村大量收购头发,雇用了大批年轻妇女编结发网出口,一时生意兴隆,月赚两万余银元。当时只靠在青州生产发网已满足不了出口的需要,于是又在济南建立新厂。厂房占地3.5万多平方米,招雇工人逾千名。青州成为分厂,两地同时生产,依然供不应求,此时宋氏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殷实家族。不久宋传典将“德昌发网庄”改办为“德昌洋行”。这为宋棐卿而后创办东亚公司奠定了基础。
  1921年宋棐卿回国协助父亲经营德昌洋行时,看到当时国内市场上洋货充斥,连最普通的毛线也全是英国的“蜜蜂牌”、“学士牌”、日本的“麻雀牌”,且价格昂贵,非一般人敢于问津。中国人连毛线都不能制造,这对具有爱国之心的宋棐卿是个深刻的教育,于是他抱着外国人能办到的事,中国人也一定能办到的决心,创办自己的毛纺织厂。随即他从国外购进了一套机器,在济南试行纺制。由于初时没有经验,外商卖给他的是一套粗纺机,纺出的毛线粗糙而无弹力,用这种毛线织出的毛衣像麻袋片,根本不能穿。初试的失败没有使宋棐卿灰心,于是1926年宋派其弟宋宇涵赴美专攻毛纺技术。1928年宋宇涵学成回国。宋棐卿即结束了德昌洋行的业务,把原德昌的资本和人员投向了东亚毛纺公司的筹建。
  新东亚毛纺公司建在什么地方?宋棐卿选中了天津。当时
  天津是华北最大的商埠,水陆交通方便,水、电、煤供应充足;更为有利的是,天津是当时江北羊毛集散中心,有充足的原料。于是宋把在济南原有的两台粗纺机运到天津,准备开办东亚毛纺厂。开办初期,既要新进口机器,又要新建厂房,还要储备原料,所需资金颇巨,而单靠德昌的资金是承担不起来的。宋决定先进机器,租房投产后,积累资金,逐步扩大。于是当即以月1200两白银的代价租用了意租界五马路紧靠海河东岸的一处占地约15亩的房舍。内有仓库和一座连地下室只有3层的小楼。仓库改为厂房,小楼作为办公室。其地下室则作了职员们的宿舍。就这样因陋就简,于1932年4月5日建起了东亚毛纺厂并正式投产。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生产出了“抵羊牌”国产毛线,打破了“蜜蜂牌”、“麻雀牌”洋毛线占领中国商业市场的局面。当时外国列强看到宋氏东亚公司生产出了中国自己的毛线,“洋毛线”独占中国市场受到冲击,便千方百计地想将东亚公司搞垮。
  先是生产“蜜蜂牌”毛线的英国“博得运”公司,派代表专程来天津和宋棐卿谈判,劝说宋棐卿作“蜜蜂牌”毛线的总经销,并保证其利润远远高于自产毛线。宋严词拒绝了英国人的建议。他说:“我们办厂不光是为了赚钱,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你们英国人知道,你们能办到的事,我们中国人也能办得到。”“博得运”公司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决心拿出他们惯用的手段,想以其雄厚的资本把新生的东亚公司压垮,他们调用了500万元的资本,准备在上海筹建新厂,想从经济上扼杀东亚公司。但是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人自顾不暇,在上海建厂的计划也以流产而告终。而东亚公司非但没有被挤垮,而且在竞争中得到了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马侠夫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