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青岛火柴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698
颗粒名称: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青岛火柴工业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78-79
摘要: 本篇记述了中国的持久战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美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青岛火柴工业。
关键词: 青岛市 战争爆发 火柴工业

内容

中国的持久战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美梦。随着战局的逆转,日本的“以战养战”和“以华制华”的政策也濒于破产。在当时的火柴业中,也明显地展现出来。因为火柴原料中的几种化工原料,如氯酸钾、黄磷、氧化锌、石腊等全由日本或东北进口,火柴联营社也正是凭着这个条件来控制各火柴厂的。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国民经济更加军事化了。此时对于化工生产因为原料和电力不足,已经无力兼顾。从1940年以后,主要原料的分配逐渐压缩。当时几个大厂所分配的原料尚可勉强部分开工维持开支,一些小厂根本无法开工。于是所谓“共同制造”的名堂就应运而生。实际上就是部分小厂因为配给的原料有限,无法开工,因此将分得的原料,集中在一个厂生产,然后再根据各厂投入的原料来核算利润。当时的明华火柴厂就承担了这个制造厂的任务。第一次是1940年至1941年,沧口的明华、金口的振东、牛齐埠的福来等3厂联合,名曰“明华联合厂”。第二次是1942年至1943年5厂联合。除上述3厂,又加入了即墨的海滨和蓝村的中亚,仍名明华联合厂。第三次,1944年至1945年增至7厂联合。除第二次5厂之外,又增加烟台的昌兴和城阳的胶东,改名为“明华共同厂”。无论联合厂也好,共同厂也好,都是临时性合作,而不是真正的入股,只将分得的原料做完之后,也就各奔前程了。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超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