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大纱厂的经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680
颗粒名称: (五)成大纱厂的经历
分类号: K295.2
页数: 3
页码: 37-39
摘要: 本篇记述了1935年年底,鲁丰纱厂倒闭,全厂1600多名工人向省府请愿,要求复工,成大纱厂的经历。
关键词: 青岛市 成大纱厂 经历

内容

1935年年底,鲁丰纱厂倒闭,全厂1600多名工人向省府请愿,要求复工。韩复榘找到苗杏村,提出将鲁丰纱厂租与成通纱厂经营,经过苗、王、张的同意,董事会决定由苗杏村代表成通纱厂,与民生银行签订租债合同,以每月3000元的租价,承租鲁丰全部资产,定名为成通分厂。时值花贵纱贱,又加内部管理紊乱,到1936年9月,分厂亏赔9万多元,因此,引起董事会的非议,不少人主张退租。苗杏村又去找韩复榘,陈述处境困难,要求退租,韩复榘既无法强迫成通纱厂承租,又无法应付工人的请愿,就提出要苗杏村个人承租。韩说:“你当不了成通纱厂的家,还当不了自己的家吗?”苗杏村虽有此意,但感实力不足,便向韩讲明了困难,韩复榘说:“资金问题好办,我叫王向荣和你接头研究。”
  对于接不接鲁丰纱厂的问题,苗杏村开过几次家庭会议。当时判断:韩复榘迫于社会舆论,绝不能让这个厂子垮台,我们不接,别人会接,岂不白白失掉机会。至于资金问题,可以讨价还价,得到支持。同时也估计到纺织业的不景气现象不久会有变化。鲁丰的亏赔主要是内部原因,只要改善管理,还是有利可图的。另外,促使苗杏村下决心接鲁丰,也是由于与苗星垣有矛盾。苗杏村曾对我兄弟们说:“看你们能否争这口气!”说到这里我们叔侄曾抱头大哭了一场。
  苗杏村决定倾家以赴接鲁丰。为了凑集资金,连家属们的首饰、小私房都搜罗上了。经我与民生银行副经理宋谷雨商讨并签订了租赁和贷款合同,主要内容是:(1)由民生银行将鲁丰全部资产租与苗杏村经营,名称改为成大纱厂,租价每月3000元,租期暂定一年;(2)由民生银行贷与成大纱厂信用透支30万元,另以苗杏村在成记面粉厂的全部股权及个人房产向民生银行抵押借款50万元;(3)由民生银行派会计员、仓库管理员驻厂监督,组织生产。
  成大纱厂原无管理人才,商得苗海南的同意,留用了原来成通分厂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
  成大纱厂是合伙企业,当时集资仅有30万元,苗家占了绝大部分,其余少数为恒聚成粮栈同仁们所凑集的。以30万元经营2.8万枚纱绽的纱厂是不敷分配的,主要依靠民生银行80万元的信贷透支。这时纱价开始回升,我们便放手储存原料,到年终结算,两个多月获利15万余元。
  苗杏村接受办成通纱厂、成丰面粉厂的经验,对成大纱厂的经营,费了不少苦心,想了不少点子。鉴于鲁丰时期的劳资矛盾,苗杏村采取了一些缓和措施。首先,用金钱拉拢的办法,对各部门的主任、组长,都提高了工资并设立了组长食堂,增加菜金,以培植亲信;对生产工人也提高计件工资标准,增加福利设施,如新建饭厅、宿舍,扩充子弟小学、医务室,增发工作服等等。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刺激了生产,也加大了利润。当时的产量,由鲁丰时期日产16支纱60件提高到73件。在争夺市场上,我们将16.5把的16支纱增加到16.8把,使用户每把多得3缕纱的实惠,同时注意精选原料,提高质量。因而凤山牌的棉纱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
  1937年5月,民生银行拍卖鲁丰全部固定资产,偿还债务。苗杏村以85万元将鲁丰买到手,先交40万元现金,负责代还10万元欠账,其余35万元作为抵押透支。至此,苗杏村凭借韩复榘的支持,以低廉的代价,得到了一个完整的纱厂。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山东文史集粹工商经济卷》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政治、军事、革命斗争、工商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风物10卷,全书以真实丰富的史料,朴实流畅的文风,重点反映了自戊戌变法至建国前半个多世纪中发生在山东省的重要史实。

阅读

相关人物

苗兰亭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