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县基督教的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576
颗粒名称: 临邑县基督教的历史
分类号: B979
页数: 3
页码: 192-1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临邑县基督教的历史、其中包括了修建教堂、教会学校、教堂、三自革新运动的兴起、教徒发展等情况。
关键词: 临邑县 基督教 历史

内容

1900年美籍牧师莫约汗·载锐在平原县前后芦家村修建教堂,即在临邑、济阳等县部分村庄传教。同年亦有其他美籍牧师、中国牧师等进入临邑境内传教。李家乡荆家村荆贵庆之父被按立为长老。中国牧师张和亭在夏口街发展郭文林、郭文治等人为教徒。美籍牧师纳·韩活动在孙安乡寄庄户一带。1920年济阳牧师孙宝珍来临邑,在县城圣麟街(仓圣街)创办临邑支会,1923年教会在西街修建教堂。从此,基督教在临邑县逐步传播发展起来。
  1.教会学校。1920年至1937年间,临邑教会在双丰乡宋家村、太平寺乡西张村、夏口镇夏口街、朱楼等村相继建立8处教会小学(主要是宣传基督教义,扩大影响,发展教徒),当时,美籍人员通过教会每天供给学生两餐小米饭,扩大学生来源。仅西张北村、宋家村两处小学一期就有200多名学生,全部被发展为教徒。有的学校只有初级班,有的开设高级班。办学时间短的4个月(宋家村),长者达5年之久(西张村1922年结束,办学28年),这些学校解放前陆续停办。教会学校开设文化课,客观上对当时的文化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教堂。临邑县基督教会原教堂位于临邑城西街,1923年修建。当时只有4间北房,一间门楼(砖瓦结构),门口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后扩建有17间西房、7间东房(土房),南屋是一座6间2层砖楼。教堂共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1949年后逐渐失修、毁坏,由教会自行拆除。“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仅存11间平房,因县城规划,予以拆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县拨给教会房产款2万元。1986年以长老陈青山为首在利禹公路西、临邑镇西教场东设立教会、三自爱国会办公地点。现有北房5间、西房4间(砖瓦结构)。
  3.三自革新运动的兴起。解放前,临邑县基督教会牧师李鸣歧等神职人员索取教徒奉献,接受美国教会的津贴,始终受美教会领导和控制。
  解放后,全国开展了三自爱国运动。1954年9月22日,牧师钟玉深在张法古村召集全县教会牧师(李鸣歧)、长老(宋孝广、朱兆凤、王德彪、李永福)、执事(王念维、郑庭臣、李永香〈女〉)等10余人,开会一天。会上钟玉深讲述了“三自”革新运动的意义、要求,会后对教徒重新登记。1945年,长老朱兆凤从上海学习教务回临邑,和牧师李鸣歧于7月25日在西街教堂召开60多名长老、执事、教徒参加的骨干会议,会上产生了“三自”爱国委员会。委员有朱兆凤、朱兆然、荆文修、张立全、郑庭臣等20余人。会后对教徒进行登记。8月11日召开了全县“三自”革新运动会议,到会的神职人员和教徒骨干57人。“三自”爱国委员会要求全县神职人员和教徒,要爱国爱教,不能依靠帝国主义吃饭,搞好生产,建设新中国。“三自”爱国运动的开展,使我县的基督教会逐渐改变了面貌,神职人员与美国教会断绝了联系,索取奉献改为自愿奉献。
  4.教徒发展。1923年教堂修建后,仍受美籍牧师莫约汗和外县牧师控制,干涉教务。这时,教会主要依靠教会学校、赈济灾民、劝其信教等方式,发展教徒。1937年达到最盛阶段,全县有牧师3名、长老18名、执事5名。教徒1780名,分布在224个村庄,设临时聚会11处(李佛头、刘渤海、朱楼、宁楼、周道口、老刘庄、李王、侯家、马章寨、刘玉环、马家庄)。
  解放前夕,美籍牧师和外县牧师离开临邑县境内,本县神职人员活动日趋消沉,教徒聚会转入以村为单位,有些教徒停止活动。1945年临邑解放,很多教徒从实践中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要求自愿退教。据调查,齐家、刘渤海、大孙、草寺4个村退教的31户,占当时信教总数的70%。1949年教徒减为866人。
  建国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牧师李鸣歧为首的神职人员,恢复了宗教活动。1952年全县有牧师1人、长老14人、执事3人,教徒1000余人。到1957年发展到1799人。1958年后,教徒大量减少,至1965年,教徒仅有600人,分布在15个乡镇,99个村庄。“文化大革命”10年,基督教会基本停止活动。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集粹

《山东文史集粹》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史记述了山东文史集萃的民族宗教卷、其中,有关少数民族史料19篇,有关宗教史料36篇。

阅读

相关地名

临邑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