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乩扶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492
颗粒名称: 架乩扶鸾
分类号: K295.2
页数: 2
页码: 306-30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的原德县王官庄“皈一道”的始末的架乩扶鸾,架乩扶鸾,是皈一道骗人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是一种骗术,但有的人却深信不疑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东 皈一道 手段

内容

架乩扶鸾,是皈一道骗人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是一种骗术,但有的人却深信不疑。扶乩是用一个箩圈形的圆木架,上面绑着一支水笔(实际是木笔上端,割开一道劈缝,夹在箩圈上面再固定住),由一人架着(原为二人,因为“费力”,后改为一人),用木笔在沙盘上划字,即所谓仙人临坛,借凡人的手和灵感,在沙盘上指示机宜,待乩笔停止不动时,由一人读出沙盘上出现的字迹(架乩者与读乩者必须配合默契),二人记录,随读随记,不得遗漏,读完后,一人用木板刮平沙盘上的字迹,以备“仙”人再示,最后将零星的字句缀成文字,作为“神”的临坛启示。下面两件事,即可概见扶乩的真相。德县县长李树德路过王官庄,小憩皈一殿,陈希曾作陪,李县长想开开眼界,提出必须让不认字的人架乩,看是否真是神仙下降写字?否则,就是造谣惑众,予以取缔。弄得陈希曾红头涨脸,无话可答。多亏李崑泉(小学教师)当时在座,善为辩解,掩饰过去,并要求县长不要过分追究,才算作罢。饭后,李县长指着东山墙上郑板桥画的四幅墨竹说,他也有四幅,可能是假的,看来这四幅倒是真的。李走后不久,陈希曾命弟子将这四幅墨竹包好,另外又封上200元银洋,送到李县长的公馆里去,作为赠礼。又不久,李树德就回赠一块黑漆金字“乐善好施”的横匾,与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赠的那块“二教堂”的匾额并列悬挂在前大殿的横梁上。据说,韩复榘赠的那块匾,是花了3000元钱换来的。另一件事是,约在民国13年左右,农历7月15日,皈一道在孙家洼村南李家庙(药王庙)举办“盂兰盆会”。一位皈一道徒孙殿华(孙大汉村人),住在孙家洼一个友人孙缓卿家里。友人派儿子侍候他。孙殿华在东屋南间里,连续两天不停地写写画画,画画写写,忙个不止。到了7月15日这天,他带了友人的儿子到会上去看热闹,在药王大殿偏东处,设下乩坛。孙殿华两手架着个箩圈,不住地在沙盘上来回地晃动,沙盘上不断地出现字迹。从读乩者口中吐出来的字句,引起友人儿子的怀疑。会后,友人的儿子问孙殿华:“大爷,怎么今天神仙说的话,你夜来(即昨天)就知道了呢?”孙殿华申斥他说:“小孩子家,别胡乱说!”由此看来,扶乩,也不过是欺人欺己而已。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抗战纪实篇、革命家足迹篇、史海钩沉篇、报界旧闻篇、工商史鉴篇、齐鲁名士篇、文物沧桑篇、社会百态篇、海外来稿篇,具体包括周星夫的《坚持新蒙县抗战三年》、赵芳洲的《1940至1944年湖西地区统战工作片断回忆》、王傅文的《一个投身中国抗战的奥地利人》、武杰的《怀念抗日英烈潘维周同志》、王志胜的《光荣的使命——护送刘少奇同志》等的内容及燃烧。

阅读

相关人物

孙象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