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亲历四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422
颗粒名称: 中原大战亲历四稿
分类号: K295.2
页数: 13
页码: 83-95
摘要: 本篇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的中原大战亲历四稿的中原大战的三个阶段、参与策划中原大战、扩大会议前后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山东 中原 大战

内容

(一)中原大战的三个阶段
  延珍卿
  中原大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1928年夏秋季节,为蒋介石与冯玉祥交战阶段;2.1928年10月至12月,唐生智在河南击溃冯玉祥后,通电拥汪反蒋的阶段;3.从北平扩大会议起到张学良率兵入关止,为蒋阎在陇海、津浦、胶济铁路交战阶段。
  蒋冯交战之原因。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于1927年开始北伐,在湖南击溃了军阀何健,在湖北很快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萧耀南部队,进占了武汉并在汉口成立了革命政府,中路直赴江西击溃了军阀江西督军孙传芳,很快即占领了南昌;北路由蒋介石亲自指挥;东路军由何应钦任司令,连克福建、浙江两省,击溃了盘踞浙江及上海的军阀卢永祥,然后与中路军会师南京。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中央政府,叛变革命投降帝国主义。南京政府成立后,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结拜为盟兄弟。冯玉祥年岁长是大哥,阎锡山是老二,蒋介石最年轻是三弟。济南发生“五三惨案”,北伐军在津浦线被阻后,蒋介石领导的北伐军即绕道京汉路向北京急进。当时约定攻击目标为北京,蒋、冯、阎三路均欲抢先攻入北京,结果山西军张荫梧率军自京绥路先攻入北京,立即设防阻止其他部队入城。冯玉祥部下的韩复榘率军急行军两天一夜走了300多华里,迨行到北京永定门时晋军已在城设岗,只得在丰台停止。冯玉祥争到北京市政府的行政席位。阎进城后即派张荫梧为北京警备司令,楚溪春为宪兵司令。自京汉线北上的蒋介石及广西李宗仁、白崇禧部队即继续向京奉线追击败退的张宗昌、褚玉璞及各杂牌部队,在唐山滦州一带将其收容改编。当时孙传芳的旧部上官云相及孙殿英等均驻在东陵一带等候编遣。
  蒋介石将冯玉祥安排为军政部长。冯为扩充自己的国民军,自筹巨款利用职权购买捷克步枪5万枝、机枪500挺,迨两项枪械运抵香港时为蒋介石暗中扣留。冯心中格外不满,当即辞职,到河南百泉养病以示对抗,在暗中破坏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更激怒了蒋介石。
  1929年春冯玉祥辞军政部长后,在河南百泉养病,暗中与蒋介石对抗,并企图破坏蒋介石召开的编遣部队会议,将孙良城在山东之部队撤至豫西,韩复榘之部队调往陕西,导致韩复榘和石友三之反对,演成韩复榘之甘棠东进反冯投蒋,路经黑石关时被庞炳勋截击。韩败退至郑州收容后方突围之散兵,仅得3000余人成立了孙桐萱师。蒋介石委韩任河南省主席,韩等表示反冯拥蒋。蒋介石南京政府于1929年5月24日颁令以冯玉祥背叛党国、褫去本兼各职。蒋介石调驻在唐山的第五路军总指挥唐生智部开赴郑州,准备讨冯。6月末唐生智赴北平向各友好辞行,约延国符详谈关于国民军冯部之情形,并邀国符担任五路总指挥司令部少将参议。唐生智还约请驻北平之山西军政首长张荫梧、李服膺、楚溪春、王靖国、延宗山及总参议蒋百里、李书城将军游十三陵野餐话别。数日后即与国符乘专车绕道济南到徐州转陇海路去郑州。过济南时,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欢迎并在省府珍珠泉欢筵。车过开封时,韩复榘上车欢迎并往省府午餐,唐、韩曾密谈甚久。晚上抵郑州住陇海铁路宿舍,唐与国符隔房而居并一同进餐,无话不谈。
  当时归第五路指挥之部队,计有何成濬军、李品仙军、孙殿英军及龚浩、刘兴、周武彝、徐源泉、魏益三、上官云相、门炳岳等师,以及空军大队装甲车队等10万余人。分驻郑州以西荣阳、汜水、巩县、密县、偃师、登封、新郑一带,前线与冯玉祥部队孙良诚、张自忠、冯治安、张维玺等部隔洛水对峙,静候蒋介石下令进攻。当时陕西兴平、邠县、泾阳、礼泉等县旱灾严重,人民饿死甚众。南京政府上海华洋义赈会装运面粉50余吨至灾区发放急赈,因冯部已将洛水铁桥路轨拆除多段,运粮车滞留郑州。义赈会代表请唐总指挥设法交涉通车,唐电请蒋介石批准就地交涉以利救灾,唐乃派延国符持函绕道山西经风陵渡过黄河转赴西安见陕西省主席宋哲元。当时冯玉祥被阎锡山留置太原晋祠,西北军的军政大计,由宋哲元、鹿钟麟、石敬亭三人负责处理。宋以救济难民应不分敌我,与鹿石分别洽商,决定即日电令孙良诚迅即修复拆除的铁桥路轨,但约定只准义赈会之运粮车通行。函复唐总指挥向郑州督促义赈会迅速将运粮车运至陕州卸货回车,交由陕西省义赈会运灾区发放以救灾民。同年8月,蒋政府委派唐生智任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仍兼第五路军总指挥。国符随唐生智到南京就职,唐住军参院宿舍,国符住在鼓楼兴华旅馆。蒋介石于9月17日晨在中山陵园召见国符重询前在西北军工作情形及西北军现时情况;会谈后以早餐款待。陈立夫亦到旅社拜会畅谈。
  10月10日西北军将领鹿钟麟等通电反蒋拥护阎锡山。28日蒋介石发表讨冯文告,当日唐生智偕国符应约至蒋介石之官邸午餐,蒋面促唐生智即赴郑州进击冯军。次日唐即偕蒋百里、刘文岛等乘车赴郑州,展开攻击行动。
  西北军苦战呈胶着状态。蒋介石于11月初由汉口来到郑州,亲赴巩县前线视察,并在黑石关召开军事会议,指示进攻方略,并与唐密议今后蒋汪合作办法,允于攻下洛阳后,由唐致电巴黎请汪回国,共商国是。蒋返南京后,唐即令龚浩、刘兴两师右翼部队,强渡洛水,进占孟津,徐源泉、上官云相等师绕道嵩山进袭洛阳以西阵地。张自忠教导师曾顽强抗敌,唐生智偕延国符亲赴关帝庙督战。各军奋勇前进,于11月9日攻占洛阳。唐生智向蒋介石致电报捷,蒋复电褒勉,并命令暂停前进,唐生智即返回郑州待命。蒋冯斗争暂时告一段落。
  (二)1930年唐生智在河南拥汪反蒋的筹备及失败经过
  延国符
  1929年国民革命军第五路总指挥唐生智奉总司令蒋介石之命率领大军向驻扎豫西之冯玉祥的部队进攻。部队占领洛阳以后,即向蒋介石报告,蒋令暂停前进。唐接电后即返郑州待命,随即命其机要秘书郑介松赴上海发电巴黎,请汪精卫返国,并派延国符持唐亲笔函赴山西晋见阎锡山,征求对蒋汪合作意见。时阎在五台河边村家中,阎留延国符住了两天,对唐生智主张之蒋汪合作复函表示同情。11月末,汪已返抵香港,当时胡汉民反对汪回南京,蒋即电告唐生智暂勿请汪返国。时张发奎之护党军已进至广州附近,蒋介石拟调石友三部渡江赴广州援助陈济棠。石友三竟高举护党旗帜,通电反蒋,从浦口炮击南京,被南京狮子山炮台发炮击退,电唐生智、韩复榘求援。汪精卫亦以亲笔长函向唐生智呼吁促其起兵。唐以蒋汪合作实现无望,遂于12月5日通电就任护党军第五路总司令,命龚浩、刘兴、周武彝、门炳岳等各军南下,直取武汉。凡不同意其行动的大员如兵站总监俞飞鹏、军长何成濬等皆准其从容离郑,不予阻止。空军大队亦任其飞回南京。当时唐声言愿以孤军报效汪先生,表此心迹,绝不连累他人。国符亦主张蒋汪合作,反对胡汉民的指派代表召开第三次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造成本党分裂,故亦坚决随其发难。
  龚浩等军进至确山,为中央军刘峙部所阻,展开激战。唐生智派参谋长晏勋甫为前敌指挥所主任,进驻西平驻马店车站。唐之总司令部亦自郑州开往漯河。1930年1月1日杨虎臣部夜袭驻马店,晏勋甫仅以身免。各军一时失去指挥中心,同时大风雪一连七日不停,平地雪深没膝,大部分湖南士兵草鞋单裤,困于冰天雪地之中,加之军需给养供应不足,进退维谷,唐目睹惨状乃召集各将领嘱其分别集中部队,静候中央改编,颇有“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之叹!遂由漯河在雪地里步行至开封,韩复榘用专车把他送往天津。延国符经孙殿英部师长冯华堂接至许昌小住,即搭平汉快车返回北京,当时郭寄矫亦同车到北平小住。
  当唐生智通电就任护党军第五路军总司令时,蒋得知即推想阎锡山一定支持唐生智发难,立即拨出现大洋1000万、公债券2000万,交当时南京政府行政院长赵戴文立即回太原安顿阎锡山,使其切勿举动。赵戴文立即电告阎锡山一切等他返后决定,然后从海路绕天津返太原。阎锡山见钱变心,当初对唐许诺时所说唐通电一出,次日他即响应的誓言早被大洋钱冲光了,为了应付3000万巨款,又派兵一部赴郑州,士兵胳膊上都戴一条红布箍上写“主张公道”四字,作为食言的遮羞布了。
  可叹亦复可笑也!阎之缺乏政治信义可见一斑。
  接着是蒋阎斗争,结果是阎锡山失败后下野,逃亡大连避难,山西又落入徐永昌之手。
  (三)参与策划中原大战
  延宗山
  1930年,我从北平到了太原,阎锡山即任命我为少将武职参事。当时,蒋介石有宋子文等大资产阶级的支持,又有与日本帝国主义的默契,就幻想采用清朝康熙皇帝削平三藩、统一宇内的方法,利用阎锡山的两面阴谋,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瓦解了阎冯联盟(冯被阎软禁在太原),又扑灭了唐生智、汪精卫的反叛,进而想乘着日本人炸死张作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消灭阎锡山的势力。阎锡山没有了退路,无奈只得舍死一拼,这才东拉西拼。然而对自己的军事实力缺乏信心,更无军事政治的韬略人才,就不惜拉拢各派反蒋人物。我在这种情形下投到阎锡山部下,倒也长了不少见识。
  汪精卫的代表陈公博、李宗仁的代表郭德洁、上海商会会长张向山、西山会议派黄复生、山东代表王鸿一,加上四川军阀的代表,又派人联合了奉天的小张(张学良),再拉来韩复榘、石友三,这些人聚集在阎锡山的督府,象小老鼠开会一样,也想不出一个“给蒋介石的颈上挂铃铛”的办法来。
  那时,我白天接待宾客,不能参加阎锡山召集的会议。晚上给徐永昌作顾问,关于军事部署和各将领的情况,他都来问我。
  记得最大的事,是如何处理冯玉祥。冯玉祥从苏联回来时,我在五原见过他,认为他是个战将,但不是政治家。我说,现在既然决意要打,二集团的旧部庞炳勋负不起责任来,只有叫冯玉祥回去。如何对冯说呢?那只有把软禁说成是安全保护,说现在一切都筹划好了,请大哥回去统帅旧部,向蒋介石硬干,军饷枪械由我们负责。
  第三天,徐永昌对我说:“冯玉祥走了。派了17辆汽车运现洋,枪械弹药续运。只是韩复榘的向背仍不肯定,怎么办?”我说:“只要电召王芳亭来,重礼厚币,便可成功。”徐不接受。事情最终坏在王芳亭身上,韩复榘后来投靠了蒋介石。
  阎锡山委任徐永昌为陇海总指挥。徐故意推辞,他问我:“这个位置谁干最合适?”我考虑到他是个不会指挥作战,专于败中升官的人,便沉默不言。他和颜悦色地说:“你我共事多年,你还信不过我吗?”我那天真的被他骗了,便直言相告:“公升大位。论私情,我是高兴的;若要论指挥山西这些将领来说,公不若商震。”他故意说:“你说的很对。明天我就力推商震干。”
  在战事未起前,阎锡山叫我去上海联络海军反蒋。在上海我与陈训泳司令官和老将军萨镇冰会面。他们都说,海军不同于陆军,说动就动。请先准备饷弹,一俟拿下徐州,然后海军乘机起兵,早动也无用。”我回来回报阎锡山,他感到财力不足,想等拿下徐州再说。
  战事启端后,陇海方面先前进。傅作义由河北经山东西部过黄河,由泰安南进,想着会师徐州。张荫梧击溃韩复榘到达益都、寿光一带。由于徐永昌采取了背叛行动,蒋介石得以抽兵北上,迎击傅作义。那时我随阎锡山在济南,即给有关首领建议:陇海方面不向前推进,傅作义部绝难久持。应对韩复榘取防势。令张荫梧由张店、博山南下直指枣庄,击蒋军右侧背。那里是山区,很容易控制津浦铁路。傅作义侧翼有了增援,士气必然大振。我还建议,严令陇海线的部队速作决战攻击。然而阎锡山的幕僚长朱兰荪老朽昏庸,一筹莫展。到了傅军处境不利,韩复榘又开始反攻,张学良通电进关,战事急转直下,阎冯军全告瓦解。我对阎锡山、徐永昌、张荫梧等人的作为完全失望了,即回到北平赋闲。
  我在北平的生活,由老同学照顾,傅作义便是其中之一。我在小拐棒胡同租了一个三间房子的小院。山西将领们到北平来的,对时局变化和张学良的调配,莫知所措,有失落的感觉,或嫖或赌,忘乎所以。唯有傅作义急着整编部队,部署晋北和绥远的基地。他曾托我代他协商李生达师开往晋北,以便为自己的部队在平绥线上占下基地。张学良也很同意。我刚去时,李生达也表示同意。等调了车辆去,李生达又变了卦,不愿北去。这是由于蒋介石的分化政策,山西国民党苗告宝从中作了工作。1931年,李生达忽然电约我到晋,托我当代表赴南京向蒋介石致敬。我有为难之意:去年助阎反蒋,今又投蒋,自感无味。李生达说:“一切不用你多心,到南京由苗告宝负责介绍。”我想继续在北平株守,生活将成问题;南方政局如何,亦应有所了解,乃应允为其奔走。5月份我到了南京,由苗告宝介绍,见了蒋介石。蒋委任我为少将参议,并发给李生达补助费5万元。从此,我又有了生活门路。
  (四)扩大会议前后
  路孟凡
  1928年冬北伐成功之后,有一位和我志同道合的熟人叫王鑫堂(山东省诸城县人),同我商量,搞个刊物。我同意了,决定出一份四开两版的小报,取名《民权导报》,我任社长,张天彪任总编辑。具体工作安排:我和王鑫堂负责剪报、采集地方新闻,撰写评论和专题报道;张天彪负责编辑督印;发行工作一齐动手。发行对象是山东省各县县党部。报馆设在济南城里后宰门街,由历下印刷局承印,依法向国民党中宣部、省党部、内政部办理了登记手续。
  1929年秋,我们发表了一篇社论,内容是:总理教导,革命分三个阶段,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北伐成功,军政时期即告结束,进入训政时期。我党的首要任务,是逐步还政于民,实现民权主义。一切妨碍民主的措施,都是违背总理遗教……。实行军事独裁,压制民主,已完全背弃了总理遗教的蒋介石集团,对《民权导报》的言论,早有反感,这篇社论就成了引爆物,他们决定查封《民权导报》,逮捕该报发行人及主要编辑人。命令分别下达到山东省党部和山东省政府。我的同乡隋景林,在省党部当干事,见到了查封《民权导报》、逮捕路孟凡等人的命令,立即来到我的住处告诉了我。在省政府任秘书的友人杨沛如也来报馆通知我,查封《民权导报》,逮捕路孟凡等人的执行命令,已到达省政府秘书处,要我火速作出对策。我请杨沛如设法把执行命令压一压,杨答应尽力而为。
  我回到报馆,把情况告诉了张天彪、王鑫堂。我们计议一番,决定先去省会警察局找熟人要求延缓两天执行查封逮捕令,在这两天内把报馆的东西疏散到别处,人分头转移。两天后,省会警察局派人来查封报馆逮捕人,这时我已到肥城李澄之家去了。警察局把报馆门上贴封条,便回去交差了。
  这时北京已聚集了一些反蒋的人们,有西山会议派、改组派,也有阎锡山的人,在酝酿联合反蒋的行动纲领。我在李澄之家住了不久,即去北京,在北京先见到了山东中学校长何仁夫。何向我介绍了当时北京的政治情况。李澄之继后也来到北京,李到北京后,遂与西山会议派和改组派取得联系。李澄之即联络一些反蒋的国民党员,经过一番筹措,决定成立中国国民党各省市联合办事处,有十七省市的代表参加。这些代表都是各省市党部的委员,河北省代表刘绳武,河南省代表滕一鸣、陈战武,广东省代表刘信芳,陕西省代表米志中,绥远省代表赵仲容,广西省代表黄同仇、韦永成,吉林省、甘肃省、黑龙江省和天津市的代表记不清了。我是山东省的代表。时在1930年初,北京的反蒋人士仍在各自为战,没有纳入统一组织之内,都无经费来源。我们的联合办事处,不能提供经费,各省的代表不能回去开展工作。那时阎锡山的代表李冠扬,在北京组织了一个新民读书会,为阎锡山网罗政治力量。李澄之是新民读书会的会员,我们经李澄之的介绍,会见了李冠扬。当时阎锡山、冯玉祥已公开反蒋,我们向李冠扬介绍了十七省市国民党联合办事处的组织情况以及反蒋的政治主张和因缺少经费,成员不能分赴各省市开展反蒋工作的困难。李冠扬当即敦促我们去太原与阎锡山直接商谈。国民党十七省市联合办事处派出米志中和我为代表,带着李冠扬写给阎锡山的信,径往太原,去见阎锡山。在与阎交谈中,我说:“现在蒋介石实行军事独裁、背弃总理遗教。凡是主持正义的人士,都不能接受。我们愿拥戴阎先生,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反对蒋介石。”阎锡山询问了十七省市联合办事处的主要成员及内部组织情况。我们进行了约一个小时的谈话,阎锡山当即答应,由北京李冠扬拨给国民党十七省市联合办事处银圆20万元,作为活动经费。我们顺便到晋祠去看望冯玉祥(时冯玉祥被阎锡山软禁在太原晋祠),冯玉祥表示与阎锡山一致。我们离开太原,回到北京,向联合办事处的各位委员作了汇报,并通告阎锡山住北京的代表李冠扬交付经费20万元。领到经费后,随即安排成员分赴各省市进行工作。我因前案未清,暂时不便返回济南,留在北京。
  1930年3月,陈公博、王法勤到北京,与各方接洽,西山会议派的邹鲁、谢持等也在京津一带活动,都想把国民党十七省市联合办事处,纳入自己的派系之中,以壮大自己的政治资本。我们经过研究,认为既与阎锡山取得联系,得到资助,没有必要去投靠他们。我们与陈公博、邹鲁等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
  1930年5月,阎冯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爆发了。张荫梧统率的晋军,沿津浦路向济南推进。6月晋军占领济南,我由北京返回济南,组织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委员有裴鸣宇、刘金玉、田印川和我等人,党部设在东流水卢永祥的房子里。与此同时,改组派王乐平、刘子班也在济南组成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党部设在原省议会。王乐平一再来找我和裴鸣宇商讨两个党部如何合并,活跃了一个月。1930年8月,蒋介石在津浦线南段发动反攻,蔡廷锴率部由青岛登陆策应,已退到高密的韩复榘部,立即开始反攻。津浦线上的晋军全线崩溃,张荫梧率部仓皇北撤。我再次逃离济南,返回北京。1930年7月在北京开幕的扩大会议,还未收场,继续开会,组织国民政府。由扩大会议产生的国民政府委员阎锡山、汪精卫、邹鲁等于9月9日宣誓就职,阎锡山为国民政府主席。9月18日,东北军进关,进驻京津。扩大会议撤到太原,旋即垮台。树倒猢孙散,国民党十七省市联合办事处和扩大会议,都已不复存在。我由北京去太原,当时商震任山西省主席,他曾在山东进行过革命活动,说起来和我也有些简接关系,因此我在太原住着,还算方便。
  (延宗山,山东广饶县人,原辛亥革命志士,后又参加反袁。1930年,任阎锡山的军事参议,是中原大战的主要策划人物。所撰《策划中原大战》一文,内容重要,文字简实,记述详明,是中原大战的内幕亲历资料。阎冯失败后,任蒋介石军事委员会的少将参议,已在台湾去世。
  延国符,山东省广饶县人,系延宗山之弟,早年留学美国,曾参加国民党的“扩大会议”及中原大战。在举行扩大会议成立(反蒋的)国民政府之际,多数人尚在犹豫之际,他是第一个签名的人,是扩大会议和中原大战之亲历者。抗战胜利后,任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鲁青分署主任,国民党立法委员。逝世于台湾。
  延珍卿,山东省广饶县人,与延宗山、延国符为昆季。中原会战之亲历者,抗战胜利后任烟台市长,现任青岛市政协委员。
  路孟凡,山东省诸城县人,系路友于烈士之弟,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抗战胜利后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部政治部主任。1989年故于青岛。)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抗战纪实篇、革命家足迹篇、史海钩沉篇、报界旧闻篇、工商史鉴篇、齐鲁名士篇、文物沧桑篇、社会百态篇、海外来稿篇,具体包括周星夫的《坚持新蒙县抗战三年》、赵芳洲的《1940至1944年湖西地区统战工作片断回忆》、王傅文的《一个投身中国抗战的奥地利人》、武杰的《怀念抗日英烈潘维周同志》、王志胜的《光荣的使命——护送刘少奇同志》等的内容及燃烧。

阅读

相关人物

延珍卿
责任者
延国符
责任者
延宗山
责任者
路孟凡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延宗山
相关人物
延国符
相关人物
延珍卿
相关人物
路孟凡
相关人物
1930年1月1日杨...
相关事件
1930年9月18日...
相关事件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