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稚彬先生二三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317
颗粒名称: 瞿稚彬先生二三事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6
页码: 172-17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瞿稚彬先生生平事迹。
关键词: 瞿稚彬 传记

内容

济南是瞿秋白烈士生前到过和常常想念的地方。他父亲瞿圆初(字稚彬)先生晚年在济南教书糊口,最后病殁并埋葬在济南。
  一九六二年,我和几位朋友闲谈,提到三十五年前跟瞿圆初先生学画的情况,并告诉朋友,我还保留着瞿老师的作品和画稿,还知道瞿老师所葬之地,引起了朋友的极大兴趣。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冬日清晨,我和胡纯浦怀着景仰的心情上路探访瞿老师的墓地。瞿老师葬于“江苏公墓”。“江苏公墓”位于济南千佛山西麓与马鞍山东麓之间的平原地区,墓地南边毗邻八里洼庄,东南不远则是一条深山沟,有的墓碑已长满了青苔或为泥土所湮没,字迹已经到了无法辨认的程度发现瞿老师的墓就在一棵梨树旁边,碑文是这样写的:
  民国壬申仲夏五月十六日申时寿终先考稚彬公之墓
  武进不孝男瞿铨(垚)敬立
  瞿老师名“世玮”,字“稚彬”,号“一禅”,道号圆初(这是“济南道院”按道名所排辈份“素、圆、惟、灵”几辈中的“圆”字辈。)当时社会动乱,有人愿用“道号”,作用有二:(一)一般做过旧官吏的人不愿用原名,因为他们本身可能是不清之官而怕现出原形。(二)怕惹是非。瞿老师是因秋白的问题而用了道号的。瞿老师在家中排行第七,晚年有人称他为“瞿七爷”。墓碑上说他寿终时五十八岁,推算起来生年当在清朝光绪元年,即公元一八七五年,而病殁时是民国二十一年壬申仲夏五月十六日,即一九三二年六月十九日,五十八岁自然是虚岁了。
  瞿老师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即瞿轶群,于一九八一年冬在杭州病殁了),但在墓碑上只有两个儿子出名,即瞿垚和瞿铨,原因是其余的孩子都不在眼前,或者根本不敢写出名字。按年历计算:“民国壬申”是公元一九三二年,瞿老师病殁济南时,恰巧是瞿秋白一九三一年一月中共中央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受到“左”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分子打击,被排斥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之外的时期。他父亲病逝以后的一段时间,正是他在上海与鲁迅先生共同领导革命文化运动,粉碎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在文艺理论、文字改革及翻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艺理论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
  瞿老师的胞弟瞿世玖,于一九一七年七月至一九一八年五月到山东出任平原县知事(一九三六年出版的《续修平原县志·职官志》中有记载),先后有十个月的时间。瞿老师住在平原县胞弟处,作幕客。随后他的胞弟卸任,瞿老师闭居济南,为其胞弟清理平原县的善后事宜。几个月后就移居济南的知己朋友家教书糊口,直到一九三二年,共有十五年左右。
  瞿秋白烈士曾到济南探亲,时间是一九二〇年秋季和一九二三年夏季。他说:“父亲住在知己朋友家里,教书糊口。”这个朋友家即是当时住在济南城内娘娘庙街(现名岱宗街)十五号路北的王家。他所说的“父亲和我同榻,整整谈了半夜”的地方,就是现在岱宗街十五号(旧门牌)王宅二门外南屋(当时的客厅)。目前这个院落还存在着,门第并没有改变,院内有五间大厅,建筑式样古雅大方。原有的二门和翠绿屏风,都是当年故物。当年南屋客厅作为书房,现在只改换了堵墙和新的北墙,其余一切如旧。当然时间已久,房子已换了主人。这座古老的院落,西面毗邻大明湖南岸的百花洲,隔着鹊华桥码头不足百步之远,风景优美,流水淙淙,是一个幽美的所在。
  胡纯浦同学的祖籍是江苏。他的父亲不仅与瞿老师是同乡,而且也是瞿老师的门徒,两家关系很密切。他的父亲是瞿世玖的一个属员,又与瞿老师是挚友。聘瞿老师教家馆的东主名叫王璞生,也是江苏人,做过山东乐陵县知事,是瞿老师的知己朋友,这座宅第就是他置下来的。瞿老师在他家教书不到三年即被辞退了。
  一九一七年山东画家俞剑华(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已故)等人,在济南城内贡院墙根街创办了一所“山东私立美术学校”。校长周爱周(已故),名连塘,山东济宁人,系上海美专毕业。瞿老师被聘为山水画教师。以后瞿老师对周爱周的作风,是非常不满意的。这个学校于一九二九年(民国十八年)改为“私立爱美中学”,仍设“艺术师范科”。瞿老师在一九三二年夏季病殁前的十一年中,一直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瞿老师是有职无薪。张宗昌督鲁时期,连校舍都无固定之地,也招不到学生,教师只有挂名而已。虽然学校如此不景气,瞿老师却一直坚持为培育青年而献身。学生对瞿老师非常景仰,有时还不断到他住的地方去学画。瞿老师信道教,晚年长期住在济南道教人士集中的“悟善社”。这时济南动乱不宁,“悟善社”被解散,他又迁居“正宗坛”,最后病逝于济南南门外东燕窝街(解放后已拆除了)“正宗救济会”,安葬到“江苏公墓”。
  瞿老师生前除靠教书糊口,还靠卖画维持生活,景况十分困窘。他平素喜和青年学生在一起共同研究山水画的技法及其流派等问题。一九三一年初冬爱美中学出版了他的《山水入门歌诀问答》一书,其中总结了他教授山水画十年间的心得与创作经验。这本书内容简明扼要,可以帮助初学山水画的人由浅入深,逐步学到山水画基本知识。书中所有示范性图例,都是瞿老师手迹,此书虽然是三十二年前所写,现在看来对初学者仍然是一本珍贵的教科书。他的门生中对山水画造诣较高的是泰安一中的已故教师李半残。一九六二年出版的《山东国画选》,就收有李的一幅“岱麓晓雾”(单欵题为“如泰山恒秀松柏长青,一九六二年秋月,半残李思健画于泰安一中”)。李是继承瞿老师的笔法和艺术传统的。还有个同学名叫韩少婴,他原是山东美术学校毕业,曾受业于瞿老师,深得画理的奥诀,以后入北平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毕业后长期在南京任教。
  我于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二八年三月,在山东美术学校学习,曾在瞿老师门下学过山水,当时是十三、四岁,到济南“五·三”惨案时中断。一九三〇年,由原美术学校教过我素描的女教师徐见远介绍,我家聘请瞿老师任家庭教师。我家住在升官街六号(现在是黑虎泉西路九十五号)。每天授课四小时,专门教授山水画,时间约一年多。后由于瞿老师有病,不能再行授课,遂中止。
  瞿老师独身居住济南的十余年中,生活十分清苦。从一九三〇年到一九三二年在我家教画时,每月束修十元,每逢端午节、仲秋节、春节另奉送十元作为节礼。我先父常于星期日在家看瞿老师教画,与瞿老师作促膝之谈,也涉及家庭情况。那时瞿秋白烈士已经成为党的主要领导干部之一,但瞿老师却缄口不谈自己的儿子。瞿老师晚年身边有个叫“小道士”的儿子,平时给瞿老师打水、做饭、洗衣、缝补等。瞿老师年迈多病,收入微薄,生活艰难,时常处于半失业状态,有时贫病交加,甚至到了无以为生的程度。据说大革命时期,秋白烈士在武汉时,还不断接济他父亲,后来蒋介石背叛革命进行大屠杀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瞿老师就和儿子失却联系。有些知己朋友都知道他是著名共产党人瞿秋白的父亲,为了避免受牵连和受迫害,大家不敢谈起,瞿老师木人也就更加警惕。因此他遇事都不主动麻烦别人。
  当我回忆瞿老师音容笑貌时,犹觉依恋难忘。我家曾藏有瞿老师画的三幅山水精品。一幅题古诗一首:“寻隐者不遇”。另一幅题为“风雨归舟”。还有一幅怎么题的,已记不清楚,这是瞿老师赠送先父的一幅最精美的山水,在先父逝世后被人盗去。我还藏有一个扇面和二十八幅当年教课用的小张山水范本(约一市尺见方),每幅都有标题和署名。从画面上看,瞿老师作画是一笔不苟的,从笔锋中可以看出他的功力苍劲,自成风格,画面新颖而不落窠臼,充满诗情画意,显示了瞿老师精湛的艺术造诣。我把一幅“寻隐者不遇”的山水画,一个扇面和二十八幅小张山水范本,全部捐献给了常州秋白烈士纪念馆(于一九六三年交给常州博物馆陈晶晶同志),把另一幅“风雨归舟”捐赠给了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由该处委员郑亦桥同志接收)。胡纯浦同学藏有瞿老师画的一张四尺山水中堂,上题:“霜气满空山,风动木叶晚”。这是己未春(一九一九年春)瞿老师在济南画的。上面还题有下列字样:“秋山直殊北苑,以长劲瘦直树法,郁密行之,愰然有爽气,所谓意外法也。己未春仿之以奉岱臣仁兄方家指正,稚彬弟瞿世玮。”这幅遗作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了。
  胡纯浦同学是跟随瞿老师学画时间最久的一个学生。他高小还没毕业就随父亲认识了瞿老师。他记得,他刚认识瞿老师时,瞿老师用笔随意画小狗、小猫、小鸡等,寥寥几笔,画出的劝物栩栩如生,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从此,他立志学画,一直随从瞿老师,作为瞿老师手下画童,并担当为瞿老师准备笔、墨、纸、砚、色盘的工作。他对瞿老师的山水画有较深的体会。
  一九二五年私居正宗坛至一九三二年病殁,这一段时间是瞿老师最艰苦的几年,是白色恐怖最严重的几年,除了几个穷学生常去照顾他以外,别无他人。在这时也没有人敢买他的画。虽然如此,他从没有向人求过什么,真是做到饭不吃也不告求于人。
  瞿老师最后病殁时,只有同学吴炯一人在他身边,并送至墓中。我们几个同学相逢时,常常回忆瞿老师的谈吐和画山水方面的事。他纯洁正直,对青年人谆谆教诲。我们至今仍然思念他老人家。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的情况。其中包括收录莒县抗击日军战斗回忆、抗日将领刘震东、刘震东在組织第二路抗日游击队时表示抗日决心的家信、忆空军驱逐队副队长梁鸿云烈士、张自忠将军琐忆、张自忠将军治军、辛亥革命光复烟台亲历记、辛亥革命在黄县、辛亥革命志士刘溥霖、曹州辛亥革命回忆、王鸿一先生在辛亥革命前后、北洋新军山东第六混成旅的建立与消灭、北洋军阀时期的何宗莲何丰林、何锋钰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凤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瞿稚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