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解放前的济南市茶商业历史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246
颗粒名称:
解放前的济南市茶商业历史概况
分类号:
F426.82
页数:
19
页码:
167-18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的济南市茶商业的历史基本概况和茶商业分类。
关键词:
工业经济
茶商业历史
山东
内容
前言
济南的茶商业主要分两类:一为茶庄,一为茶行。茶庄以章丘帮为代表,经营方式以门市零售为主,兼营零整批发业务。其中历史悠久,资金雄厚,经营稳健的大型企业有:泉祥、鸿祥、春和祥等;中型企业,经营活跃,业务发达的如:植灵、广益垣等;小型企业如:义泰、义隆祥、庆泰祥等。茶行以山西帮为代表,以推销六安篓茶收取佣金为主。历史悠久,规模大,业务发达的有:同春懋、晋丰、协兴隆等。济南市大、中、小型茶商业共计二十五、六家。
济南的茶商业,同旧中国其它工商业一样,也是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压榨和攫夺下,惨淡经营,谋求生存和发展。
在军阀混战时代,茶商业受尽了军阀兵痞的欺压掠夺,特别是张宗昌时代,苛捐、杂税、军用票带给茶商业的灾难极大。一九二七年后到“七七”事变前,由于社会比较安定,物价相对稳定,茶商业属于正常发展时期。日寇侵占济南后,为了达到其经济掠夺的目的,首先冻结了银行存款,随后成立茶叶组合,一面限制南茶北调,一面倾销日
本进口茶,茶商业普遍受到日寇掠夺的祸害。由于货币膨胀,物价飞涨,虚盈实亏,逐渐消耗。特别是殷实户如:泉祥、鸿祥等,经营业务顾虑重重,小心翼翼,开始走下坡路。但同时社会游资受物价上涨的刺激,投入经营茶叶的业户骤增,济南茶商业空前发展。这时期新兴茶商经营特点是:大力吸收社会游资,着重依靠银行、银号的贷款,有的直接以银号为靠山或与银号为联号,带有囤积居奇和投机性的经营方法。其中殷实发达的户有:福祥、瑞华、恒祥、裕大等,以门市零售和批发为主;瑞华、吼振吾等,以批发为主兼营代客买卖;还有经营代理的茶行如:六山、聚隆、馥春等新兴的大、中型茶商共有二十余户。此外还有大量的小型业户,他们不办工商业登记,其经营方式主要是投机倒把转手求利,什么利大干什么,有利就干,无利就散。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举国欢腾,工商业者梦想从此可以得到恢复和发展,对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寄以幻想和希望,但不久这种幻想和希望就破灭了。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透顶,上下争利,贪污自肥,除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外,随意滥发纸币,改银本位为金本位,将法币改为金元券,一比三百万,结果造成货币恶性膨胀,物价飞涨,一日数变。又用高压手段,限制出售,严查囤积,并设经济班及便衣特务,以查囤积为名,任意绑架勒索。济南的茶商业受害极大,特别是殷实户如泉祥老号,“七七”事变前每年库存茶叶百万斤,至解放前夕仅有两万余斤;更甚者如鸿祥,最早资本为白银六万两,经过十一年的消耗,解放时库存茶叶只有三斤半。但是中型商号如植灵茶庄,大量利用期购和贷款,不仅保住了资本,而且大有纯益可图。资本小而投机性强的茶商,它们用掺假
茶对抗限价,立假账逃避税收,所以受害较轻。济南茶商业在分担摊派和税收方面,也存在资本雄厚的泉祥派和经营繁荣的植灵派的两派斗争,最后是资本大、经营差的泉祥派吃亏。
现将济南茶商业在解放前不同时期的主要情况分述如下:
济南茶商业主要情况
济南茶商业大型殷实商店计有以下几家:
泉祥茶叶商店,四柜(即四处):
泉祥老号,座落西关估衣市街(今共青团路)路南,投资定额银币十万元(但其实际活动资金高于定额十倍以上);泉祥东号,座落城里院东大街路北,投资定额五万元;泉祥西号,座落经二路纬三路路北,投资定额五万元;鸿记茶栈,座落城里院西大街路南,投资定额五万元。
以上泉祥四柜,其流动资金共同使用,投资人为章丘孟洛川。
鸿祥两号:
鸿祥茶庄总店,座落西门里大街路南,投资定额白银六万两,以○.六八六两折合银元;鸿祥西号,座落西关焦家隅首,投资定额银币三万元。投资人为章丘旧军镇孟养轩。
春和祥致记:座落西关筐市街路西,投资人章丘旧军镇孟德明(该店在“七七”事变前已处于衰落状态)。
中型茶商店计有以下几家:
植灵茶庄:座落西关估衣市街路北,投资定额银币七千
元,投资人位炯堂、郭绍仙、召令逸、李勉之、王信斋。
广益垣茶庄:座落西关普利街路北,后迁路南。
垣丰泰茶庄:座落经二路纬五路路南,投资人王升三。
小型茶商店计有以下几家:
义太、义隆祥、森茂、广兴义、益兴、广丰祥、太和祥、同昌盛、庆太等。
茶行计有以下几家:
同春懋、晋丰、协兴隆等。
茶商业原有大、中、小业户及茶行,约计二十五、六家。日伪时期新开业的茶商业计有:
福祥茶庄:设普利大街路北,投资定额黄金一百两,投资人兼经理李焕章、张和平等。
瑞华茶庄:设在凤翔街,投资定额两万元,投资人高伯熙、朱潜之(朱系华东煤矿公司大股东之一),经理孙郁文。
恒祥茶庄:设在青年会路东,投资人张慎修,系恒祥银号经理。
玉成茶庄:设在普利大街路南,投资人彭玉山。
裕大茶庄:设在估衣市街路北,投资额七、八千元,投资人兼经理杜麟轩、张子铭。
永兴茶庄:设在经二路纬十路路北,投资人石和轩等。
义合茶庄:设在城里院西大街路北,投资定额一万元,投资人苗兰亭、张冠三、张梯云,经理张梯云。
聚盛茶庄:设在城顶街路东,投资人朱雨村(汉奸马良之婿),经理马兴南(济南输出入组合理事,亲日派、经济汉奸)。
其他门市零售店,如三益祥茶庄,设在经二路纬八路;公和祥茶庄,设在西门月城街路南;中原茶庄,设在普利大街路南;鸿昌茶庄,设在经一路纬一路路北;裕华茶庄,设在馆驿街。
茶叶代理店计有以下几家:
六山茶行、吼振吾茶庄、馥春茶庄、聚隆茶庄、同丰茶庄等大、中型商号约二十余家。
一九二七年前,军阀混战时期
一九二七年前,军阀混战时期,主要是山东军阀张宗昌督鲁时,由于他的军队无数,军饷开支无穷,兼之他们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不仅给山东人民增加了严重经济负担,也给济南市工商业带来了骚扰和灾难。
济南茶商业的经营,多数是以门市零售为主,这样就和张宗昌的士兵接触广泛,不仅经济上蒙受他们的摧残,而且商业人员的人格亦倍受欺凌和侮辱!
张宗昌督鲁时,同其他军阀混战,其开支来源,主要是靠搜括民财。当时农村有句谚语:“张宗昌坐济南,一两银子八块钱”①(一两银子指田赋,不过二元;八块钱说明附捐太多,超过田赋四倍。)来形容农民赋税日重。城市商号在经济上除受其巨额摊派的负担外,更受其发行的“军用票”的盘剥。当其滥发军用票时,其币值只折合当时正式货币的百分之十至十三,各商号都不敢拒绝使用。他的士兵不仅用军用票强行购物,而且用一元票面的军用票买一角钱的东西,就得找给他。
九角钱的十足货币。他们抓住这个缺口,整天到茶店买茶叶换零钱,搞的茶商业门市部日不聊生!当时茶叶店人员有这样一句话:“张宗昌的兵买茶叶是进门认亲戚,出门骂祖宗”,即一进门提着皮带,张口就是“小舅子给二两茶叶”,出门再骂祖宗。这一时期门市部的经营结果,等于拿着货物换废纸。近一年的时间,济南的茶商业损失很大。
“七七”事变前国民党统治时期
自一九二七年旧军阀张宗昌被赶走后,由于货币物价趋于相对稳定,城乡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茶商业销路日广,且有利可图。
济南泉祥茶庄开业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资金雄厚,经营稳健,分支店林立。除济南泉祥四号以外,外埠尚有天津泉祥总号、泉祥鸿记茶庄分号;青岛、烟台、周村都有泉祥,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北京东鸿记、西鸿记,归北京瑞蚨祥核算。泉祥茶庄的货源,系远赴国内各主要产茶区采购加工窨制。各类花茶在福建省福州市南台,设有加工窨制茶厂,规模宏大,为茶界之冠。浙江省杭州市设有常驻机构。杭州市是茶叶集散主要地区之一,安徽省歙县一带所产茶叶,如大方、黄山、烘青等,是我国茶叶质量最好的,俗称“正路货色”。这种货色主要在杭州收购,再运往福州加工窨制,龙井茶亦出在杭州,泉祥在杭州为收购茶叶之权威。安徽琳村,设有收购点,并加工珠兰茶。苏州市设庄窨制茉莉、玉兰花茶。
上海市设有机构,负责货款调拨转汇,收购、加工。泉
祥在收购加工窨制实践中,长期以来培养了些专门技术人材和评审鉴别人材。在北方门市部,通过了多年的实践,训练了些系统的经营管理人材。
泉祥茶庄,在当时济南茶商行业中,应当说是资金雄厚,本固枝荣,人材济济和经营管理有方,可谓全市之冠。
济南鸿祥茶庄,不仅资金雄厚,且有隆祥、谦祥益联号支持作后盾,是华北商号的“祥字号”之一。因此开幕伊始即成为泉祥之劲敌。
鸿祥茶庄在城内开业之后,显然夺了泉祥城里一带的买卖。鸿祥茶庄为了招徕顾客,采取好茶低价出售,一时生意兴隆。泉祥茶庄城里的主顾,均被鸿祥夺去。泉祥茶庄随即采取在城内设立鸿记茶栈门市部,也以好茶低价的办法,与鸿祥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两家茶叶质量都不敢降低,价格也都不敢提高。因此鸿祥开张以后,始终处于赔钱境地,而泉祥茶庄的鸿记茶栈虽赔钱,但在估衣市街老号仍然是赚钱的。
鸿祥茶庄鉴于泉祥茶庄采取设立分号竞争的办法,致使鸿祥茶庄继续以好茶低价出售而不能赚钱,于是也采取同样办法,在距泉祥老号较近的地方,于普利门里开设了鸿祥西号(由西关焦家隅首迁此)。泉祥闻讯,随立即粉刷门面,装设彩灯,刊登广告,进行竞争。因而鸿祥西号开张之后,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双方竞争的手段,都采取暗中增加份量的办法。泉祥每斤茶叶(十六两一斤)增加十两,并以货色凌驾于鸿祥之上而获胜。后经同业负责人出面讲和,双方才堰旗息鼓。短短二十余天的竞争,泉祥核算即损失三、四万
元,鸿祥损失尤重。
济南植灵茶庄,设在西关估衣市街路北,位于泉祥之侧,本小力薄无竞争实力,因此泉祥对植灵的开业并不重视。用植灵经理自己的话说:“我们是处在老虎的口边,一不小心就有被吃掉的危险!”
植灵的发展,不是依赖资金庞大,而是采取银行贷款,薄利多销,加快资金周转的办法。植灵茶庄经理王渐三,由广益垣茶庄转到植灵之后,多方观察茶商业市场情况,和泉祥的经营动态。他看到泉祥资金雄厚,历史悠久,并以“祥字号”闻名于世,为济南茶商业的权威。如果也采取泉祥的办法,是不能战胜泉祥的,势必为泉祥所挤倒。他以灵活的手段,运用天津期款购货,在本市银行贷款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以期款、贷款相辅相用,补充自己资金的不足。当时它与中国银行有抵押贷款(仓库即在镇武街,银行驻有仓库员),而这种办法在泉祥、鸿祥等号则不取。
天津茶商业市场辽阔,供求关系变化灵敏,当时有一批优质味浓的茉莉花茶末,一时供过于求,价格偏低,而且逐渐下跌,由每担售价一百二、三十元,跌至每担五十余元。王渐三抓住这一有利机会购进三百余担,运回济南创销,美其名曰:“植灵百叶香”,并采取送货上门的办法。在报纸上登广告,包装上印商标,大肆宣传,使消费者在较短时间认识到植灵的茶叶好,打开了销路。
泉祥是每年春夏大量进货,数量可达一年的销售量。而植灵所采取的措施,为期款购货,观察市场变化,伺机选购等。这些都为泉祥所不取。植灵借助于银行贷款和在市场选购进货的潜力,与泉祥进行竞争,这是植灵认识到自己资金
不足的弱点,而采取的同泉祥竞争的战术;泉祥则以自己之大,藐视植灵之小。但在植灵“百叶香”畅销之后,泉祥才感受到威胁,因此也配制“三角王”与之竞争。“百叶香”、“三角王”,这两项出色的货,争奇夺胜,用实物宣传,以广招徕,引起茶商业的你争我夺。霓虹灯、广播喇叭吸引消费者的重视,使茶商业的发展迅猛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这一时期茶商业的中型商店,如恒丰太、广益垣等家,以小批发和门市零售并重,维持经营,不参与竞争行列。小型商店,如广兴义、庆太、广丰祥、益太、义隆祥、森茂、天太祥、同盛昌、太和祥等,主要以供应小贩,来维持经营。
上述中、小型商店,虽不参与竞争活动,但均有利可图,处于稳定状态。
同春懋、晋丰、协兴隆三家茶行,采取代客推销六安篓茶,收取佣金的经营方式。这类商户的资金不多,主要是依靠银行抵押贷款,所经营的品种,基本上是安徽的霍山、金家寨、舒城、岳西等县的黄大茶、绿大茶,大都销售于济南。这三家篓茶待销存量,经常达三、四十万篓,为直产直销的重要渠道,丰富着济南茶商的吞吐数量。
总之,“七七”事变前,济南茶商业有利可图,业务稳步上升。
茶商业在日伪时期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者占领济南以后,是济南茶商业殷实商店走下坡路的开始。
日伪统治时期,为了加紧其经济掠夺,一九四三年在济
南成立“输出入组合”,统治华北、华中、华南的物资交流。“输出入组合”,由日华两方出任理事组成理事会,进行指导、统治。日方理事由三菱、三井两大洋行出名担任;华方理事由济南聚盛茶庄经理马兴南(亲日汉奸,后被镇压)、义合茶庄经理、济南茶商业同业工会理事长张梯云担任。组合理事长由日方派任。
组合成立后,限制南北物资交流,如从华中、华南产地运来茶叶,必须有华北的物资输出,如红枣、黑枣等,输出入的物资必须等价交流,持出入的物资证交换。否则就要遭到货物被没收、货主被扣押的迫害,这样使南北物资交流受到了极大限制。
在日伪成立“输出入组合”,限制南茶北销的同时,日商三菱、三井两大洋行,大批调入日本静岗、川柳茶和台湾色种茶(茉莉秀英花茶),限制华茶,推销日茶;并以配给方式为茶商货源。同时并有日本其他洋行自己运来日茶倾销于市,这样,使得我国茶叶在产区被积压,而市场却脱销,华茶经营失去了自由。我国茶叶名享全世界的声誉,为日茶所劫夺。
“茶叶组合”成立以后,对茶叶的进、销、存也给以限制,规定茶叶进货之后,必须在三个月内销出,否则即以囤积论罪,并指令茶商业户进行旬报、月报。因此,茶商在经营中顾虑重重,一怕不按期销出,被查封充公;二怕物价上涨受进、销损失。特别是殷实商店,如泉祥、鸿祥等更怕违章惹事,因此陷于物价上涨,周转消耗之中。
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经济管理,是社会生产科学地反映经济效果的尺度。但是在货币恶性膨胀的情况下,仍以货币为计算单位,势必呈现虚盈实亏的状态。济南工商业户在日伪
时期,仍沿袭以货币计算盈亏,就自然饱尝虚盈实亏的毒害,且倍受日寇经济掠夺的灾难。
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三年期间,济南社会的游资受虚盈的刺激,感到在银行存款吃息,吃亏甚大,纷纷投向囤积经营。济南茶商业在“七·七”事变前,有竞争发展的社会声誉,社会游资投入经营茶叶的业户急剧增加。
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原在茶庄的人员亦感到单靠工资吃亏,因此,纷纷投亲告友集资搞茶叶的囤积经营以图利。
日寇窜往农村“扫荡”,农村的有产者逃来济南避难,坐吃山空,赁房子投机经营茶叶者亦大有人在,因此茶叶商的户数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向。
日伪时期开业的茶商业户,不仅自己有一定的资金,并多系向银行、银号贷款或浮存社会游资。当时中国银行对茶商业户除抵押借款外,尚有信用贷款。除植灵外,新兴的茶业户,如福祥、吼振吾等多者信贷达五万元;少者也达一两万元,如义合、瑞华等。他们既经营门市零售,又做零整批发,进可攻,退可守,视茶叶行情变化而定。有的转手获利,有的囤积居奇,也有的兼干其它货物行业,如买卖黄金、颜料等,其经营方式具有很大的投机性。因此,这些商店,一般都有利可图,是日伪时期茶商业的暴发户。
日伪时期茶商业的小户情况:
日伪时期茶商业小户的增加犹如雨后春笋,林立丛生,其原因是物价上涨转手得利,借以糊口。日伪时期进城要检查,农村的茶商小贩进城不便,多在馆驿街、北坦、十二马路等地购货回乡贩卖,因此茶商业小户在这些地带应运而生,他们以贩卖篓茶为主,兼营简单的品种茶叶,购销省
事,外行都能经营。一九四○年以后,小户增加更为突出,这时茶商业由“七·七”事变前的二十余户,发展到一百四十余户,其中小户约占三分之二。
茶商业的畸形发展,也给历史上经营茶叶的大户带来极度的困扰,小户投机倒把争夺市场,有利就干,没利就散,他们不办登记手续,今日开市,明日倒闭,变化无常。大户受限制严,虚盈实亏,经理分红利,东家(投资的资本家)干倒霉,坐吃山空。较大的茶商业在日伪时期,从整个行业来看,在表面上好象发展了,繁荣了,实际是不正常的浮肿状态。
经营茶业的殷实户,在通货恶性膨胀的情况下,资本在恶性消耗,欲罢不能。其资本损耗情况,可分两个方面:
1.是本店资本的损耗。例如,泉祥茶庄在经营上只是用自己的资金周转,不向银行贷款,不浮存社会游资,因此自身的资金损耗甚大。事变前,泉祥资金的雄厚,货源的丰富,是首屈一指的。当时济南泉祥四号,长期库存的数量约万余担,合一百余万斤。红绿花茶应有尽有,而其年销量仅占库存的半数左右,即每年销量约五十余万斤。当时泉祥在经营上素有积压陈货为忧之感,但如遇交通不便,一年不来货亦不致脱销。其剩余资金(即周转之外备存资金)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百余万元,在济南中国、交通、东莱银行长期存款六、七十万元,在济南三益太、福益合、广茂垣等银号,流动存款经常有二十余万元,总共剩余资金二百余万元。
可是就这样一个资本雄厚,历史悠久的殷实商店,在日本侵略时期,竞在货币膨胀,经济封锁和限制经营的情况
下,资本消耗殆尽。
济南泉祥在中国、交通、东莱三家银行的存款六、七十万元,日寇侵占济南以后均予冻结,即限制向银行提款,每星期向每家银行提取最多五百元,总计三家每年最多可提取六、七万元。可是在这时期货币日渐膨胀,物价持续上升,茶叶在一九四一年,一年中上涨了三倍至五倍。泉祥在银行的存款,无形中处在急剧贬值之中。其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一百余万元,也遭到同样命运。其济南银号的存款二十余万元,随货币的膨胀逐步补充了资金的损失。
其存货量亦由事变前,存货一百多万斤,到一九四五年减少为二十余万斤。
2.社会资金的消耗,即大量运用银行贷款和期款购货,加强本店的活动能力,从中获利并使本店资金免受货币膨胀的损失。以植灵为例,它在创销“植灵百叶香”有了社会声誉的基础上,便开展大量购进薄利推销的经营活动。它在天津购货,现购一万元,就要期购两万元(一月期付款),又如它向山东鲁兴银行信用贷款,每户限额三千元,它用多设假户头自己作保的手段,户头达二十余个,扩大贷款七、八万元。以期购扩大货源,以贷款备付期款,期购、贷款相辅相用,扩大了资金利用率,显示了突出的经济效果。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三年它平均每天有二十吨到三十吨的整车进货,因此它不仅保住了本金免受损失,且大有纯利可图。该店库存量经常在四、五千担,即四、五十万斤。但其资金的损耗,使社会资金为之负担。
日伪期间,济南茶商业户,有的亏损,有的赚钱,其表现形式不外以上两种。但不管是本店资金的损耗,还是社会
资金的损耗,都是由于日本侵略者对经济掠夺的结果。
伪警特务的敲诈勒索
日本统治时期,宪兵队、便衣特务、伪警、腿子,招摇过市,敲诈勒索,搞得茶商门市部的经营不得安宁。例如,泉祥分号—鸿记茶栈因卖茶得罪了特务腿子的家属张某某,他借检查为名到店内搜索,把事先预备好的假信塞进店内信袋里,恐吓诈财二百元,显示他们的“权势”,实际是表明他们喝茶就不应该花钱。
纬十二路瑞华茶庄西号的职工焦玉启,因抗拒特务买茶不给钱,被特务打了,忿而辞职不干。伪警头目到该店内召集打牌,阴谋诈财,因经理未允,他们借查户口为名,将其殴打。
日本翻译官经常召集茶商经理(如植灵、瑞华等)以打牌名义为之凑钱,稍有违拒就遭其陷害。伪警、特务、翻译也经常以办喜事为名,出帖要钱。用定报的名义先收钱不送报,敲诈勒索的办法五花八门,不胜枚举。零售店开门营业,终日受其骚扰者比比皆是。
一九四四年,日本侵略者,在其侵略战争节节失利的情况下,实行“第四次强化治安”,加紧其政治高压手段,疯狂地对茶商业进行经济掠夺。济南植灵茶庄货物素来充实,被视为抢夺对象,于一九四四年某月,用“囤积”罪名,查封其镇武街仓库,拉走茶叶万余斤,配给出售。
日寇为了镇压茶商业户,使其驯服,以利经济搜刮,茶商业公会理事长瑞华茶庄经理孙郁文,被强加以工作不力的罪名,抓到日寇宪兵队,进行拷打和灌辣椒水,受尽法西斯酷刑,关押十余天,经同业公会会员联名具保方释放。
之后,日寇指令济南茶商业户向“皇军”献铜、献铁以作“赎罪”,使当时茶商业户的负责人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大有“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之感!
一九三八—一九四五年,济南茶商业在日寇统治八年的漫长岁月中,在政治上受到法西斯的镇压和宪兵队、特务、伪警、汉奸的敲诈勒索;在经济上受到他们的冻结、限制和抢夺。特别是货币恶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的侵蚀,殷实商号身上的血液,被他们吸取殆尽,大有元气损伤,一不振,再无复苏余地之慨。
当时社会上有一部分游资,受虚盈之刺激,纷纷投入茶商经营,但实亏的惨景人人心中有数,有较大数量的小型业户,借不登记可以开业之便,朝干夕改,衬托了茶商业的浮肿繁荣,但他们不过是转手求利,借以糊口而已。有的业户投物价上涨之机,利用社会资金的活动,也的确赚了些钱,那只能是将经济之损耗转嫁于人。总之,在日寇统治的日子里,社会经济特别是茶商业的被抢掠是很严重的。
日寇投降后国民党统治时期
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以后,举国上下万众欢腾,渴望已久的祖国胜利,终于到来了。济南市工商业遭受了八年的涂炭,总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得以恢复。
生产发展,货畅其流,是工商界对祖国胜利的期望,当时对国民党反动政府还抱有很大的幻想。因此,对国民党法币寄予很大的信任,囤积的货物纷纷出脱,物价猛烈下跌。
但是国民党反动政府与人民的期望背道而驰,他们接收日伪财产,公开贪污,将大批商品物资据为己有,转手投机,囤积居奇,市场畅流物资又受到了刺激,因之一九四六年春节以后,物价转跌回升。
继之,国民党政府坚决与人民为敌,靠美帝国主义军火物资扩军备战,开支庞大,增发货币,哪里还谈得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生产呆滞,货币增发,是使物价上涨的必然规律。当人民对物价稳定失掉了信心的时候,市场波动更为敏感。
国民党官僚资本操纵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垄断独占,囤积居奇,使社会经济物资流通失调,是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当国民党反动政府无力摆脱其官僚资本的羁绊时,只靠苛捐杂税横征暴敛,维持其财政开支;但仍远远不敷应用,只有饮鸠止渴滥发货币,如关金、法币,大额钞票已出现五百万一张。
滥发货币,必然引起物价极度暴涨。国民党官僚资本在其反动政府摇摇欲坠的情况下,更是兴风作浪,抢购重要物资,其结果促使物价更加上涨,犹如脱缰之马。国民党反动政府对此束手无策。
一九四八年秋,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了挽救其经济危机,进一步剥削民脂民膏,将货币价值,形式上由银本位改为金本位,发行的“金元券”与法币比值为一比三百万,用极度贬低旧货币,提高新货币手法以昭信用。但是基金空虚无力准备,人民仍受其害。他们作贼心虚,惟恐“金元券”再告失败,遂以高压手段强制推行,公告“限制物价,违者刑罚”。
当时茶商业规定零售价,最高每斤售金元券一元零六
分。限价、镇压哪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茶商业门市部因为限价赔钱,家家把上等货藏起来,将次茶掺假茶应付门市,假茶也叫平山茶,即平地的野菜芽。国民党反动政府,派出“经济班”出动巡查,社会殷实商店更是他们的搜查对象,一时茶商门市店的殷实商号开门营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处于紧张的恐怖气氛中。
泉祥鸿记第一支店,曾利用国民党银行—中央信托局质押贷款,从南方购货经营获利较厚,当时社会声誉是泉祥的殷实柜。正因为如此,国民党“经济班”视为打击对象,一九四八年七月,他们以囤积罪名,将该店营业负责人穆子珍抓去入狱。
特别是济南接近解放前夕,国民党便衣犹如疯狗似地见人就咬,社会上有声誉的商店都被其视为抓捕对象。馆驿街东首瑞华茶庄东号(原在凤翔街茶局转为门市部),它利用社会游资经营有方,亦是当时茶商业殷实商号,国民党特务以查囤积为名,将该店伙友徐彩臣绑架。诸如此类在济南工商业户中屡闻不鲜。茶商业被抓人员,直至济南解放时,始被解放军破狱放出。
一九四六—一九四八年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济南三年,茶商业受其货币恶性膨胀之攫夺和苛捐杂税之搜刮,以前素称殷实商店之资金又告严重损耗。例如,泉祥老号由日本投降时库存茶叶二十来万斤,至解放前夕仅余两万余斤(包括外地存货),泉祥西号的存货已消耗到不能周转。
更突出的是,济南鸿祥茶庄以事变前六万两白银的资本(向不用贷款经营),经过日伪及国民党的搜刮、封锁、限制,经营失去自由,加之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侵蚀以及苛
捐杂税的沉重负担,该店资金在十一年里消耗已尽,解放时库存货量只剩下茶叶三斤半。茶商业所受残酷蹂躏的惨景,可以想见。
同行业之间的矛盾
茶商业各大商号,除了业务竞争之外,在日伪及国民党统治时期,负担着沉重的苛捐杂税。日寇和国民党政府下达苛捐杂税,都是把总数下到行业里,行业委员会再开会研究,提出分摊办法,限期缴纳。但在分配过程中,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例如捐税的总数下到行业之后,各大商店的负责人都以税重而“谈虎色变”;在讨论以何种方式来分摊,则是行业之间的难题。因而产生了资本雄厚的商店和经营繁荣商店之间的斗争。在分摊办法上,有的主张按营业额比例分摊;有的主张按资本额比例分摊,各执一词,均有道理,但都是围绕着自己如何减轻负担为前提。主张按营业额分摊捐税的理由是:经营就有利润,营业额大,利润就多,因此按营业额分配负担最为合理,主张这种办法的商号主要是资本大而营业又差的,如泉祥四号、鸿祥两家及广益垣等家;主张按资本额分摊捐税的理由是:营业额虽大,但资本太小,经不起沉重的苛捐杂税,还是资本大的商店有实际负担能力,主张这种办法的商店主要有植灵茶庄、福祥茶庄等。各商店之间利害关系的冲突,形成对立,产生派别,以致上升到选举同业公会理事长(即同业公会会长)之间的斗争。每届选举,泉祥派拥护支持张梯云;植灵派拥护支持孙郁文,各派之间勾心斗角,拉票竞选。
在日寇统治八年、日寇投降后国民党统治三年的过程中,两派都占过上风。利益冲突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交织着度过了十一年,但真正吃亏的还是资本大的泉祥派,因为植灵派大都设立假账,减轻营业额逃避税收,而泉祥派则是小心翼翼坐吃山空。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赵镈同志生平与英勇就义”、“怀念王吉文同志”、“寿光县党的早期组织与活动”、“忆日寇投降后鲁南地区二三事”等15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德芝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