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机构用户
山东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忆日寇投降后鲁南地区二三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238
颗粒名称:
忆日寇投降后鲁南地区二三事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6
页码:
56-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狄井芗回忆日寇投降后在鲁南地区发生的战斗和进行的会议内容。
关键词:
鲁南解放区
文史资料
山东
内容
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援助,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妄图攫夺抗战胜利果实,维持独裁统治。他们为达到此目的,企图在美军的支援和日伪军的接应下,首先抢占南京、上海、北平等大城市,打通同蒲、平绥、平汉、津浦四条铁路,进军华北、东北,分割解放区,然后对解放区实施大举进攻。在这种形势下,鲁南解放区军民遵循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九四五年八月中旬,鲁南解放区军民在欢庆抗日战争胜利的热烈气氛中,接受了一项新的战斗任务,就是最后歼灭顽匪申宪武,当时叫做“讨申战役”。申宪武原是秦启荣的支队司令,是流窜在抱犊崮山区的顽匪,打着国民党的旗号,暗通日寇,并依仗着他手下的五千人马,长期与我八路军搞磨擦,作恶多端,罪行累累,人民群众恨之入骨。同志们听说要歼灭申宪武,无不拍手称快。经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的批准,我鲁南部队在军区司令员张光中、政委王麓水同志的指挥下,按照预定的作战方案,向申宪武部发起总攻击。经过五天的激烈战斗,彻底歼灭了这股流窜在抱犊崮山区达八年之久的顽匪部队,并将申宪武击毙。在取得这一
重大胜利的同时,我军又一举解放了原被日伪军占据的峄县县城。我当时在中共鲁南区党委任秘书科长,当时上级指定我和鲁南军区的管理科长李华园同志,负责后方机关工作,住在费(县)、滕(县)边境的水泊村。
解放峄县后不几天,便接到通知,要我去峄县城开会。九月上旬的一天,我同区党委组织部长魏思文同志一起赶到峄县城。当时参加会议的是各地委和分区的领导同志以及区党委机关各部负责人。会议由鲁南区党委书记王麓水同志主持,他首先宣布了成立山东解放军第八师的命令,然后详细说明了整编部队的计划,即在山东纵队一旅三团和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五团的基础上,将鲁南地区的全部地方部队约一万人进行合编,组成主力第八师。王麓水同志将调离鲁南区党委,任第八师师长兼政委。这一重大变动,使到会同志感到十分兴奋,大家认识到,日寇虽然投降了,但面临的斗争任务将会更加艰巨。蒋介石正在挑动内战,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必须加强武装力量的建设,才能确保人民的胜利果实。上级的决定无疑是非常英明的。
会议期间,王麓水同志找我谈话,说组织上对于我的工作问题作了研究,立即调二专区任副专员,并问我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这一决定我感到有点突然,能否完成党的委托心里也很不踏实,我谈了自己的想法后,王麓水同志风趣地说:你有些基层工作经验,又在机关工作多年,对情况较熟悉,我看能干好。现在形势发展很快,需要干部,特别需要从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导干部。当然会遇到困难的,但只要谦虚谨慎,注意团结大多数同志,有事与群众商量,我看不管什么困难也能克服。他那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使我增强了
信心。接着他分析了当前形势并向我交待了任务。他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急于下山“摘桃子”,特别是东北和华北一些战略要地,他早就垂涎三尺了。我们的方针就是要针锋相对,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现在就是要千方百计地阻止蒋介石的大兵北上。那么,就目前的情况看,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津浦铁路切断。所以你到二专区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大打破袭铁路之仗,将鲁南的这段津浦铁路全部扒掉。不过,必须向干部和群众说清楚,目前的破坏就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建设。
会议结束后,我准备去二专区工作了。在区党委机关工作多年,特别是在王麓水同志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使我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是老红军,勇敢坚定,平易近人,可以说是我的良师益友。长期的共同战斗生活,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现在就要分别了,不能不产生一些惜别之情。
我和参加会议的二分区司令员贾耀祥同志一起去二专区,在一个骑兵排的护送下到了铁路西,找到了地委和专区住地,会见了地委书记张雄和专员张琳同志。当即召开会议,由贾司令员传达了区党委会议精神和部队整编情况,我也就破袭铁路的问题作了传达。当时地委和分区作出决定,马上成立一个破袭铁路指挥部,由我任总指挥,任务是将兖州到临城、韩庄一线的铁路全部拆除。这段路长达三百余里,并有日伪军看守,任务是艰巨的,时间是紧迫的。为了按期完成任务,决定每个县抽调一个民兵(夫)团,由各县县长或县委书记带队,于第二天到达指定地点集合。
当各县民兵团到达指定地点后,又召开了各县负责人会议,进一步研究破袭铁路的具体办法。那时大家都没有经验,大多数民兵和民工甚至连铁路都没见过,怎样才能把那些粗重的铁轨和枕木搬掉呢?这里面自然有许多技术性问题,大家一时拿不出具体办法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不派技术人员作指导,就难以完成任务。于是就想到了铁路工人,当即就派人把住在附近的铁路工人请来,我们首先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说明破袭铁路是军事上的需要,是为了打破蒋敌伪合流的需要,目前的破坏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建设。工人们的思想通了,便提出了许多破路的办法,帮助我们拟定破路方案。最后作出的方案是,首先将铁轨卸下,然后把铁轨和道钉、夹板等运到二十里以外的指定地点。枕木则由民工自愿拿取,拿不完的当场烧毁。在完成上述工作后,还必须顺着路基挖两道宽半米、深一米的壕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敌人在短时期内无法修复。
方案确定之后,各县破路人员在铁路工人的指导下,进行了必要的训练,熟悉了破路的方法和程序,解决了一些技术性问题,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由于该地区解放不久,群众基础较差,同时日伪军尚未投降,他们还龟缩在沿路的岗楼里,为了防止敌人的阻挠破坏,我二军分区派出一个团的兵力负责掩护。
九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破袭铁路正式开始,按照预先分工,各县民工分段包干,齐头并进。从兖州至韩庄三百余里的铁路干线上,一万多民工彻夜奋战。这浩浩荡荡的破路大军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形式的战斗场面。为避免国民党飞机袭击,我们的工作均
在夜间进行。由于蒋介石与日伪勾结,那些龟缩在岗楼里的日伪军不时放冷枪进行恐吓,缺少战斗经验的民工常受到惊扰,我们领导干部便到第一线,做宣传鼓动工作,组织现场指挥,同时通知部队向日伪军反击。
因为我们组织工作的严密,又有军分区部队作后盾,日伪军始终未敢派兵出来,他们只是蹲在炮楼上放冷枪,虚张声势而已。有的同志打趣地说:“我们扒铁路,小日本鬼还鸣枪祝贺哩!”因此,破路工作基本顺利,只一个星期的工夫,就完成了预定计划。蜿蜒三百余里的巨蟒似的铁路线就不复存在了。
这一任务的完成,阻挠了蒋介石的运兵计划,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部署,使他们的大兵无法通过,迫使他们不得不动用大批运输机进行空运,从而推迟了他们占领东北和平津一带的作战计划。这段被破袭的铁路将近一年未得修复,这对于我军赢得时间做好解放战争准备,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早在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党中央发表了《对目前时局的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统一。为了这个目的,毛主席、周副主席和王若飞同志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但是蒋介石口是心非,把书面上的协定当作他发动内战的掩护。蒋介石秘密发下“剿匪手册”,并调兵遣将,向解放区发动进攻。我解放区军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领导下,坚持原则,给进犯的国民党军队以迎头痛击。
破袭铁路任务完成后,上级通知我去军区开会。这次会议主要研究如何迎头痛击已进犯到滕县的国民党军队。经过周密的计划和部署,决定由我主力八师去解放滕县城,并成立
城市接管委员会,由军区政治部主任丁秋生同志为主任,我为副主任。
九月下旬的一天,我军将滕县城包围,战场指挥员是王麓水同志。由于王师长的正确指挥与全体指战员的英勇奋战,我们很快扫清了敌外围据点,迫使敌人完全龟缩到内城,这样我们接管委员会的同志便进住到滕县东关的一个客店里。一天,战场比较沉寂,只听到稀稀落落的枪声,似乎没有很大的进展。我们得不到任何消息,心里有些焦急,而且与王麓水同志分别已久,很想去看看这位老首长,于是,丁秋生同志和我相约到八师指挥所去了一趟。
我们是在那天中午到八师指挥所的,不巧得很,王麓水同志不在那里,说是到前线看地形去了。副师长何以祥同志在指挥所里,我们问了下战斗情况,他说准备晚上发起总攻,王师长到前线看地形,就是为夜间进攻作准备。正说着,听到附近有炮弹的爆炸声,不一会,就抬进一副担架,万万没想到,躺在担架上的竞是王麓水同志。据护送他的同志说,王师长正在前沿哨所观察地形,一颗罪恶的炮弹在他面前爆炸,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很快牺牲了。这个十分意外的精神打击,使我们万分悲痛。我们站在他的遗体前热泪盈眶,长时间的默哀,悲愤交集!麓水同志,你牺牲得太早、太突然了,党和人民多么需要你呀!
就在王师长光荣牺牲的那天晚上,我军发起了总攻,八师的全体指战员们在“为师长报仇”的口号下,英勇冲杀,一举攻下滕县城,消灭了国民党一个正规旅。一颗颗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宣告了滕县城的解放。战士们以胜利捷报告慰于烈士的英灵!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赵镈同志生平与英勇就义”、“怀念王吉文同志”、“寿光县党的早期组织与活动”、“忆日寇投降后鲁南地区二三事”等15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狄井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