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军北伐先锋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139
颗粒名称: 沪军北伐先锋队
分类号: K257
页数: 4
页码: 179-1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沪军北伐先锋队的记事,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于十一月二日独立。当时留学日本的陆军学生,除部分旗籍者外,均相率归国到沪,沪军都督陈其美设立招待处予以收容,准备成立革命军队。
关键词: 沪军 北伐先锋队 文史

内容

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上海于十一月二日独立。当时留学日本的陆军学生,除部分旗籍者外,均相率归国到沪,沪军都督陈其美设立招待处予以收容,准备成立革命军队。其中北方直、鲁、豫等省的学生,鉴于西南各省纷纷独立,而北方各省在反动势力压迫下尚未有何举动,因此要求沪军政府筹备北伐,以求向北发展革命势力。这时滦州陆军第二十镇虽有一部分军队酝酿起义,但大家认为势力太孤,必须与南方联成一气。山东籍留日陆军学生王金钰之兄王金铭,为二十镇七十九标营长,系滦州起义军队的主持人之一。王金钰乃往来奔走其间,与沪军政府取得联系。马登瀛(亦陆军留日学生,山东籍)亦与其同乡同盟会员刘冠三在青岛有所策划,并在胶济路沿线各站活动,联系地方有志革命者相机发动。
  沪军当局虽认为北伐关系重要,但一时筹不出相当的兵力及武器;时革命联军正攻南京,拟攻下南京后再议北伐。及南京攻克,南北又倡言和议,双方派代表在沪开会,先约定在议和期间双方军队各守原防,不得再有军事行动,因此沪军当局迁延多日,对北伐未再进行筹备。到一九一二年一月滦州事急,才又筹组北伐部队,包括由吴淞要塞炮台守军中抽调之步兵一营,由苏军收编江北十三混成协之一营(附山炮二门),复由海军驻沪舰艇上拆卸机枪二挺,另外组成学生队二百余人,共计不到一千五百人,号称一旅,名为沪军北伐先锋队,以刘基炎为司令,唐之道为统领,杨典钦为参谋长(皆留日学生)。适沪军政府由日本购到俄式步枪万支,先锋队领到步枪两千支,子弹一百万发。刘基炎为便于到北方就地添募新兵,约留日同学十余人相从,我是其中的一个(皆名为参谋)。延至一九一二年二月初始行出发,由沪军政府派招商局新昌轮运输,并命海军海琛巡洋舰(舰长汤芗铭)护航北上。原定在秦皇岛登陆,以援应滦州革命军,不料滦州起义军先已失败,又改在烟台登陆。比到烟台,胡瑛已在烟台成立山东都督府,但胡毫无实力,意欲将先锋队留在烟台。刘未同意,乃鼓轮西趋登州。登州镇总兵聂宪藩闻讯先逃,沪军北伐先锋队即于登州登陆,并以登州作为根据地,一面招收新兵,一面计划进攻黄县。在登莱一带原驻有山东第五混成协张树元一部,聂宪藩逃走后,张部退集黄县,先锋队进攻,克之。张部退北马,适其驻莱州的援军赶到,遂据守北马至龙口之线,又被攻破。张部再退黄山馆,先锋队乘胜追击,张部尚未站住脚,即退往莱州。先锋队分兵一路占招远,本拟由黄山馆、招远两路进攻莱州,适南北统一政府在北京成立,即命各军驻守原防,双方不得再行攻击。
  先锋队在不到一个月期间,已招募新兵三千人,成立六营,并有骑兵两连。是时沪军第一师长黄郛向沪都督陈其美建议,将北伐先锋队调回上海,编为该师之一旅,刘基炎不从;但学生队均系由上海及江浙各中、小学学生所组成,因开学在即,纷纷请求回沪,只得将学生队送回上海。刘既脱离沪军政府,沪军即不再予接济,一切军事费用均向当地商民筹措。不久,刘偕参谋长杨典钦前往北京,向北京政府报告并请示以后办法。刘在京屡向陆军部请求收编,但始终未得确切答复,羁留多日,忽陆军部电令唐之道速行到部,旋任为陆军部高级副官。先锋队各部以刘既不归,唐又离去,致成群龙无首之势,各部因联名请刘速回,以安军心,陆军部亦促其速归,刘乃不得不回到队伍。此时各部队对于陆军部如何安置该部的问题甚为关切,有人接京函,谓刘在京以应酬为名,狂嫖滥赌,以致对刘颇为不满。又以唐之调部,认为系刘所排挤(因人多倾向于唐),更是人言啧啧。
  刘归途由龙口下船,驻军营长刘绍琨接其到营中。刘休息片刻,即要前往黄县。刘营长强留说:“司令多日不归,官兵皆很盼望,今既到此,请就便给他们讲讲话,以释他们的疑虑。”说罢,不待刘的回答,即传各连集合,听候司令讲话。刘对官兵先说了一番安慰的话,接着说:“政府新成立,百般待理,财政奇绌,陆军部因各处成立的军队太多,军费浩繁,一时筹措不及,须要经过全盘考虑,统筹办理。现留杨参谋长在京等候,不久定有结果。”营长刘绍琨接着说:“我们这一营都是湖南人,追随司令北伐,屡战皆为前驱,今共和告成,我们亦不敢言功,但是官兵阵亡的不下三四十员名,伤的更多,还有残废了的,他们都是为革命而牺牲,至今对于他们并没有什么办法,他们的家属常来信问我,实在无法回答。前闻陈都督要调我们回上海,我们希望回到南方,以免流落为异乡饿莩。”官兵听了刘营长的话,立即齐声高呼:“我们要回上海!。”刘基炎又勉强地说:“我前已说过,政府并非不管,亦并不是只对我们这样,希望大家忍耐一时;至于伤的亡的,均有抚恤办法。大家如愿回上海,我可呈请陆军部,这不能由我作主。”
  刘随即回到黄县,当晚与驻黄各营长见面,说话内容大致与在龙口同。有人问他是不是政府不承认我们?也有的问陆军部给了多少款带回来?刘听了这些话,显出很不耐烦的样子,并说刘绍琨当着官兵如何要挟他。各营长看到这种情形,都各自散去。及至夜一点,刘已就寝,突然有卫兵将其移置他室予以禁闭,并向刘声言:为了加强保护,不准他人出入。刘之秘书某闻讯,急电陆军部报告军队哗变,刘司令被变兵监闭。次日陆军部回电,大意是该部犯上作乱,胆敢幽禁长官,军纪何在,务彻查指使者,听候法办,以肃军纪。随后陆军部派参议曲同丰、褚祺祥前往查办。曲、褚带同随员与杨典钦先到烟台,随员张希珍等到黄县调查事实真相,与各营长(多保定同学)见面时说:“陆军部对这一部分军队正感无处置办法,你们倒先给开了路。我们来时看到秩序很好,陆军部当不至苛求。”经查明真相报告于曲、褚后,曲即乘海容巡洋舰到黄县(褚未往),先检阅军队,复与官兵讲话一次。当晚,杨典钦同各营长商谈,由曲提出裁编办法。次日,曲又召集营长会议,张宗福、赵以宽两营长当即表示接受裁编,刘绍琨、李建平两营长均要求回沪。曲认为裁编已有把握,遂返回烟台。以后又往复商洽多次,均为留谁去谁的问题。山东都督府军务课亦派张彦忱来参加会商,决定留一混成团,编为山东地方部队,以杨典钦为团长,仍驻登、黄一带,军费由山东担负。刘、李两营资送上海,其余给资遣散。以后山东都督府并未按规定发给薪饷,屡次请求,亦未置理,一听其自生自灭。数月后,黄县一部哗变,山东都督府派第五混成协张树元查办,除留一部编入第五混成协,余即遣散回籍。这一支沪军北伐先锋队,从此便风流云散。
  (原载一九六三年二月中华书局出版《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五集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山东辛亥革命之经过、山东独立前后、即墨、高密、诸城独立之回忆、辛亥山东独立记、辛亥革命对我的影响、辛亥革命烟台起义亲历记、辛亥革命光复烟台、荣成的回忆、吕子人谈辛亥革命、我所知道的丁惟汾、王金铭与滦州起义、邱绍尹在辛亥革命前后、隋理堂与诸城辛亥革命、寿光、广饶辛亥革命人物事略等二十二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景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