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铭与滦州起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110
颗粒名称: 王金铭与滦州起义
分类号: K825.2
页数: 15
页码: 120-1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金铭与滦州起义的记事,王金铭,字子箴,一八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山东省武城县东屯村(距县城三里,濒临运河)。父王成,母赵氏。兄弟四人,长金镜,金铭行二,三弟金钰,四弟金钫。姊二,妹一。远祖王强,从胶东黄县逃荒到东屯村落户,从事农业劳动,生育繁衍,至金铭已是第十三代。王成务农,只有几亩土地,上事父母,下抚儿女,家计困难。清王朝末季,统治者腐朽没落,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兵连祸结,民不聊生。
关键词: 王金铭 滦州起义

内容

王金铭字子箴,一八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山东省武城县东屯村(距县城三里,濒临运河)。父王成,母赵氏。兄弟四人,长金镜,金铭行二,三弟金钰,四弟金钫。姊二,妹一。远祖王强,从胶东黄县逃荒到东屯村落户,从事农业劳动,生育繁衍,至金铭已是第十三代。王成务农,只有几亩土地,上事父母,下抚儿女,家计困难。清王朝末季,统治者腐朽没落,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兵连祸结,民不聊生。
  一八八八年,王金铭八岁,入本村私塾读书。读《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王金铭刻苦攻读,三几年后,自己有了阅读能力,向邻居借阅《精忠传》,对岳飞的忠孝英勇,很是钦佩。
  一八九六年,王金铭十六岁,其父王成让他弃学为商,恳求族弟王瑚收留金铭到他开设的洪瑞大钱庄学徒。一年以后,因夜间攻读,白天打磕睡,被王瑚的儿子王金栋辞退。王金铭离开洪瑞大钱庄,回到东屯村参加农业劳动,他对农活干得也很好。同时他仍象过去一样,起早贪晚的抽空读书,通过自学,具备了相当的文化水平。
  弃农从戎
  清王朝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王金铭的长兄王金镜,于前几年投考了武备学堂,毕业后,分配到小站参加练兵,成为新军军官。
  一八九八年,王金铭十八岁,决心弃农从戎,打算投靠长兄王金镜参军。遂自带干粮,徒步直奔小站。不料王金镜不予理睬,一怒之下,走向新兵招募处,报名当了兵。他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学术两科均极优良,不久提升为本哨副目(副班长)。
  一八九九年,山东省义和拳反对教会欺压,仇杀了外国传教士,引起帝国主义干涉。山东巡抚毓贤奉命剿办,屡吃败仗,不得已改剿为抚,将义和拳承认为地方团练,改名为义和团。帝国主义不满毓贤所为,要求清廷撤换,清廷不得已,将毓贤诏京陛见,改调山西巡抚,委派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袁世凯率领由他编练的新建陆军(这时已改称武卫右军)来山东。袁世凯依靠这支队伍,并勾结青岛德帝驻军和教堂武装,对义和团大肆剿杀,死伤甚众。
  袁世凯将山东旧军三十四营,汰弱留强,补充武卫右军,扩充成为步马炮队共二十营。王金铭这时由副目升为正目。
  八国联军之役后,直隶总督李鸿章病故,清廷以袁世凯握有实力,并因出卖戊戌变法中“有功”,遂擢升为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他所统率的武卫右军,改为北洋常备军。这时王金铭则被擢升为该军二镇(师)第七标(团)某营左哨哨长(连长)。这是一九○四年的事。
  一九○五年,北洋常备军第二镇的一部与武卫军先锋队合并,扩编为北洋第五镇。王金铭调为该镇第十八标一营前哨哨官。第五镇编成后,开往济南驻防。
  一九○七年,徐世昌由邮传部大臣调任东三省总督,统率的队伍有曹锟的第三镇、王汝贤的第二混成协(旅),又由第五镇、第六镇各抽调一标,编为第一混成协,王化东任协统。王金铭调第一混成协某标第一营帮带(营副)。驻防新民府。
  立志革命
  一九○八年,王金铭接受了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就立志革命。他和同在第一混成协任帮带的冯玉祥、施从云等,志同道合,倾向革命。适逢同盟会员刘瀛,在第一混成协作革命宣传鼓动工作,和王金铭结识后,悄悄送给他《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小册子。王金铭阅读后,受到很大启发,增强了对清王朝的仇恨心。于是和冯玉祥、施从云、郑金声、王石清、岳瑞洲等人计议,组织一个革命团体,进行推翻清王朝的工作。这个团体以读书会的名义为掩护,名为“武学研究会”,讨论时事,并收集清王朝卖国投降、压榨残害人民的罪行,在军队中进行宣传鼓动。同时深入到各营连,争取了工兵营的高震龙、孙谏声、戴锡九,骑兵营的张之江、张树声、张宪廷,其他营的龚柏龄、李鸣锺、鹿钟麟、葛盛臣、石敬亭、刘骥、周文海等多人,参加革命活动。还争取了参谋长刘一清、参谋官孙岳、协统蓝天蔚等将领的同情和支持。
  一九一○年九月,第一混成协和原来独立第一、二团合编为第二十镇,张绍曾为统制官。王金铭任七十九标第一营帮带。
  一九一一年夏,王金铭因驻地洪水泛滥,带队抢险有功,提升为七十九标第二营管带(营长)。施从云提升为第一营管带。
  这时,王金铭不满足于“武学研究会”的革命活动,和天津“北方革命协会”的白雅雨等取得联系。白雅雨支持王金铭等准备武装起义。
  王金铭考虑到闹革命、搞武装起义,必须有活动经费,于是成立“山东同乡会”从事募捐。计有山东籍军官孙谏声、张振甲、董锡纯、石敬亭、周文海等参加,筹集了一笔款子,秘密买到一批枪械。
  当时驻东三省新军中,具有革命思想的是:延吉边务督办吴禄贞、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等,他们都愿意掩护同盟会员从事革命活动。
  起义之前
  一九一一年九月,清廷决定调第二十镇、第六镇和第二混成协开往永平州,举行秋操演习。吴禄贞这时已调任第六镇统制,驻军保定。王金铭等认为秋操演习,是武装起义的好时机,当即吁请张绍曾、吴禄贞和蓝天蔚,密约在秋操演习时,暗带实弹,相机起事。不料事机微露,清廷起了疑心。遂命令第六镇停止参加这次秋操,只令第二十镇和第二混成协仍按原计划举行。第二十镇接到命令后,在全镇选派参加秋操部队,当选定以七十八、七十九标为主体,其他各标挑选官长目兵参加,合编为一混成协,开赴滦州。
  正当各部队纷纷调往滦州时,武昌起义消息传来,秋操演习中途停止。清廷见形势紧迫,急令所有部队停止调动,只留第七十九标施从云、王金铭、张建功率领的第一、二、三营驻滦州待命,其它部队各回原防。清廷并命令良弼、廕昌、冯国璋等编组军队,进攻武昌民军。
  各省独立消息,随即先后传来,二十镇也接到开赴前线进攻民军的命令。这时,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认为形势发展迅速,机不可失,吁请张绍曾统制立即和吴禄贞、蓝天蔚等协商一致起事,攻取京津。但张绍曾因本镇高级将领多为保皇派,有所顾忌。乃于返回沈阳之后,约第三镇统制卢永祥、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本镇三十九协协统伍祥桢、第四十协协统潘榘楹等,开会商讨应变措施。张绍曾提出了“立宪大纲”十二项主张,其主要内容是:要求清政府在年内召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制订宪法;特赦国事犯;削除皇族特权等。
  这个“立宪大纲”尚未发出,清廷催促第二十镇开拔的电报连续飞来。十月二十六日,张绍曾率驻沈阳的步、马、炮各部队,携带枪械弹药返抵滦州。清廷因第一军在汉口进攻民军失利,催促张绍曾迅速率部赴鄂增援。
  王金铭见事已急迫,当即和施从云一同去见张绍曾,要求他马上率领部队进攻北京,张表示同意。王金铭去后,保皇派肖广传也面见张绍曾,要求效忠清王朝。接着革命党人陈之骥为张绍曾陈述三策:一、率领所部二十镇经冀东直攻北京;二、第二十镇进占天津附近,与吴禄贞部联合,宣布直隶(河北)独立;三、以上两策不能实行,即速回沈阳,与蓝天蔚共谋独立。
  结果,张绍曾还是把“立宪大纲”十二条电达清廷。清廷收到电报,一面假意对“立宪大纲”表示接受,第二军筹组计划搁置;一面命谘议局拟议信条十九条,宣誓太庙,公布立宪。随即派吴禄贞去滦州抚慰,吴到滦州后,张绍曾召集将领会议,吴在会上说,现在南方革命已经起来,新军多已调往镇压,北京空虚,我们两部如果从南北分进合击,大功可成。计议已定,吴禄贞遂离滦返回保定,准备集结所部十二协,协同张绍曾部共同行动。不料吴禄贞于十一月十六日深夜,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石家庄。这一噩耗传出,滦州方面引起极大震动。
  这时,清廷又来对付张绍曾,调张为长江宣抚大臣,以削去他的兵权。用所遗二十镇统制官的职位,来笼络潘榘楹。王金铭得知张绍曾去职的消息,极为愤懑焦急,随即召集在滦州的施从云、张之江、张树声、龚柏龄、刘骥、张振扬、周文海等七十余人,在滦州文庙内举行会议。认为张统制被撤职,是清廷铲除革命将领的毒辣手段,张统制的去留,关系北方革命的成败。于是一致决议,吁请张统制切勿受命离去;同时,电请清政府收回成命。
  正在此时,清廷派“东北讲武堂”队官彭家珍,押运步枪五千支,子弹五百万发,从沈阳运往汉口前线接济清军。彭家珍原是革命党人,在起运之前电告王金铭。在这批枪械运抵滦州的时候,王金铭用张统制的名义,将这批武器全部扣留。王金铭认为时机紧迫,不能再事迁延,又去见张绍曾,迫切要求立即发动。可是张绍曾仍迟疑不决。
  原与张绍曾合谋革命的第三镇,这时由代统制卢永祥率领,遵照清廷命令开赴丰台。当经过滦州时,王金铭非常激忿,当即派部伍到车站阻截。并请张绍曾同到车站诘责卢永祥,卢诡称他是相机起事的,俟部队到达丰台,即进攻北京,要张绍曾作他的后援。张绍曾与王金铭虽半信半疑,但还是把第三镇放过去了。卢永祥到了丰台,立即将滦州情况密报清廷。
  张绍曾始终犹豫不决,坐失良机,迨吴禄贞被刺,更失支援。王金铭要求清廷收回成命的电报也没有答复。张绍曾知难而退,交卸了二十镇统制的职务,由王金铭派兵护送,回到天津。
  张绍曾走后,潘榘楹升为第二十镇统制,肖广传随着升为协统,这帮保皇派,掌握了大权,气焰更为嚣张。将革命派将领刘一清、石星川等挤走,王金铭和施从云因目兵爱戴,潘等未敢造次,但对他们特别注意,随时派人暗中监视。
  革命派因为失去了支持者和领导核心,深感忧虑。张之江、石敬亭、张振扬、李滋懋、周文海等秘密集会,认为革命工作必须有人领导,才能继续进行。于是决定推戴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主持。王金铭不避艰险,毅然肩起领导革命的重任,与革命党人白雅雨等的联络更加密切。
  武昌民军起义以后,各地革命党人纷纷响应,革命火焰势成燎原。起初,清廷以为武昌一隅,大军一到指日可平。讵料武力镇压不下,迫不得已,采纳了袁世凯剿抚兼施的策略。但是战不能胜,抚不生效,只好议和。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民军和清廷两方代表在上海举行和谈。民军代表伍廷芳,知道滦州驻军准备起义,希望和谈能够成功,可以避免流血牺牲。乃电告王金铭暂缓发动,等候和平解决。
  上海和谈进行了十天,毫无结果,且有破裂之势。王金铭以为战争若再次爆发,如果北方没有军队响应,清廷势将倾其全力进攻民军。这时,民军在汉阳新败,在清军重兵压迫下,在军事上,民军恐难操胜算。因此,决定在和谈决裂时,在清廷的后方,发动武装起义。
  王金铭主张早日发动,为北方革命开一先声。白雅雨和王法勤却以滦州方面的革命实力过于单薄,不宜轻率。不如密约各地民军,从海上集中秦皇岛,与滦州方面及海阳镇冯玉祥等部同时发动较为妥善。此时清廷为防范民军在秦皇岛登陆,已将第八十标王石清、郑金声、冯玉祥的第一、二、三营,以及张之江、张树声、张宪廷所率的骑兵营,调至海阳镇。
  滦州方面,决定派夏得祥去辽阳、庄河密约商震、朱霁青、王德权、程起陆、李树森、连成基等,届期率所部民军,从海上南来,共同举义。
  在一个夜晚,王金铭的三弟王金钰,从日本乘船经天津来滦州,金钰也是同盟会员,兄弟相见,二人志同道合,畅谈国内形势,认识一致。王金钰认为滦州的革命力量薄弱,又与八十标分隔两地,并处于旧势力包围之中,不能轻举妄动。提出由王金钰赴南京,请派队北伐,分三路进攻:一路派烟台民军由海上北来,在秦皇岛登陆;另派陆军两路,一由津浦路,一由京汉路北伐。届时,滦州起而响应可操胜算。经和有关同志研究,大家认为王金钰的意见比较妥善。遂即照此行动,王金钰当即匆忙去南京。
  王金铭以换马为名,来到海阳镇,和冯玉祥商谈海阳镇方面军事计划,并将滦州方面活动的情况,告知了冯玉祥。他们都认为袁世凯上台以后,清军渐见振作,如和谈不成,再度打起来,民军恐难以取胜。再则北方各地,情势日见恶化,若不及早动手,势将陷于被动,甚至有被消灭的危险。
  他们计议,俟烟台民军登陆以后,这里立即动手,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他们拟议计划是:秦皇岛方面,由冯玉祥负责和有关方面联络,民军一登陆,海阳镇驻军即以郑金声营为右翼,王石清营为左翼,冯玉祥营为预备队。袭击清军炮兵阵地,解决肖广传的协本部及范国璋的标本部。张之江、张树声、张宪廷的骑兵,在秦皇岛西南山嘴发动,然后和滦州方面部队会合,协力进攻天津。如此行动,可以直接威胁清政府,并牵制其进攻武昌的部队。计议已定,王金铭于次日返回滦州,迎接革命风暴的到来。
  当时形势异常紧张,王金铭决心献身革命,为摆脱一切牵挂拖累,动员随军一起生活的妻子儿女,立即返回山东省武城县东屯村原籍。
  滦州起义
  南北议和行将决裂,形势十分紧张,正在这时,南京革命政府派白雅雨赍北洋军政府大都督印到滦州,促王金铭等立即起义。当时京奉线一带酝酿革命,已为清廷侦悉,为了先发制人,并声援南方民军,王金铭当即同施从云、白雅雨、孙谏声、周文海等,在滦州师范学堂举行会议,研究军事行动计划,确定起义日期。
  正在这时,七十九标标统岳兆麟,听说他的部属即将发生叛乱,大为震惊,当即召来警务所长张注东询问端底。张注东说,确有此事,是革命党人带着南京军政府的委任来到这里,统领的部下全参加了,滦州衙署已成为北方革命军政府,还要推举统领作北方革命军大都督呢!岳兆麟一听,吓得惊慌失措,泪流满面。这时,王金铭和施从云赶来对岳兆麟说,我们决议,推举标统为大都督。岳兆麟坚决不肯,王金铭等劝说无效退了出去。岳兆麟连夜逃往开平,向通永镇守使报告滦州兵变,请速制止。
  滦州方面决定起义,首先发出主和通电,电文如下:
  北京内阁总理大臣(上海伍代表,唐大臣,天津顺直谘议局)钧鉴:自武汉起事,各省响应,势如奔涛,足见人心所向,非兵力之所可阻也。全国人民,望共和政体,甚于枯苗之望雨也。诚以非共和难免人民之涂炭,非共和难免外人之干涉,非共和难免日后之革命。我公身为总理,系全国之总代表,决不能以一人之私见,负万人之苦心。况刻下停战期迫,议和将归无效。全国人民,奔走呼号,惊惶之至,而以直省为尤甚。是以陆军四十协官长目兵等驻扎直省,目睹实情,不能不冒死上陈以读尊听。查前奏之信条内开,军人原有参政之权。刻下全体主张共和,望祈我公询及刍尧,不弃鄙拙,速定大局,以弭乱事,而免惨祸,实为至祷。临发百拜,不胜惶悚之至。
  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是议和第一次停战期满之日,但和谈仍无结果。王金铭虽知自己实力不很充足,烟台民军还未到达,各方面联络亦未妥善。可是,认为只要实行起义,影响将是很大,北方青年军人可能自动响应,一些犹豫不决的人们,也可能慑于威势,翻然相从。这样,革命将有成功的可能。若是气馁中止,那就迟滞了革命的进程。于是就在这天,成立了北洋军政府。王金铭被公推为大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张建功为副司令,冯玉祥为参谋总长,白雅雨为参谋长,周文海为秘书长,其他各部门均有安排。部署既定,即日宣誓就职,并通电各方。
  向全国通电:
  万急,现南北和议期迫,势将决裂,万恳迅速主持共和,切勿再开战端,涂炭生灵。本协现已宣布独立,枕戈以待,特此电闻。
  电京津各国领事:
  现因南北议和恐致决裂。本协已宣布独立,即日出师燕京。所有外国人士生命财产,一概保护,幸勿自扰,特此知照。
  电王金镜、施从滨:
  现闻和议有决裂消息,果尔,则大祸不堪设想。此间业已宣布独立,千祈联合前线军队,从速反正,主持共和。兄等为共和计,亦即为兄弟计,专此奉闻。
  滦州独立的电文一经发出,北方革命气氛高涨,北洋新军中青年军官希图响应的很多,清廷为之震惊。袁世凯也手忙脚乱,当即令通永镇守使王怀庆到滦州镇抚。王怀庆与王金铭之兄王金镜、施从云之兄施从滨原有换帖关系,故派其前往。王怀庆不敢贸然前去,先派褚虎臣到滦州探听虚实。王金铭等因为王怀庆驻在开平,地处天津至滦州要冲,恐其阻碍革命军前进,望其来滦。乃命褚虎臣写信给王怀庆请他来滦州;同时王金铭也发出邀请电。王怀庆于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轻车减从来到滦州。
  王金铭要求王怀庆支持革命,并让出大都督位置。王金铭率施从云、张建功、张注东等,以及滦州士绅刘雨棠、吴树臣会见王怀庆劝说一同举义。王怀庆顽固拒绝,这时,有一位排长张振甲,用枪口对着王怀庆的胸膛说,你若不干咱就开枪。王怀庆知道官兵革命意志坚决,不可动摇。于是假意顺从大家意见,答应做北方军政府大都督。
  王金铭为防止王怀庆逃走,于第二天清晨,前往车站旅馆,请王怀庆移驻司令部。大家排成行列,簇拥他去司令部宣誓就职。并为他准备了轿舆,但王怀庆坚持要骑马。走不多远,王怀庆忽然说要进滦州城,拜会地方官,王金铭以为这是应有的礼节,不疑有他。于是大家随王怀庆向滦州城进发,到了大道,王怀庆故意紧勒马缰,使他的坐骑乱跳起来。王金铭询问缘故,王怀庆谎说,他的马野性难驯,要大家离远些,以免伤人。大家信以为真,遂即让开。原来王怀庆系马弁出身,骑术很好,趁大家让开之机,掉转马头,猛加数鞭,一溜烟落荒逃走。等大家掏枪向他射击,他已跑得很远了。只王金铭的弁目黄云水击中他的随从。
  王怀庆逃走后,王金铭等回到军政府,共商对策。决定先发制人,攻其不备,立即向京津进军。当即派李滋懋赴海阳镇,约冯玉祥、张之江等从速出师。王金铭、施从云率领全军,集中滦州北关,正要出发的时候,忽接秦皇岛转来南军快电说,南京军政府派兵舰三艘,载北伐军前来,请滦州方军暂待,俟南军在秦皇岛登陆后,共取天津等语。王金铭接电后,以为既有援军自应等待,不疑有他。
  原来上述电报是王怀庆逃回后,发出的假电报,以迟滞王金铭的军事行动。几天后,王金铭未见南军到来,心知有异,经派人侦察,始知上当,于是决然誓师,揭旗西向。
  军队正准备出发,前派护送张绍曾回天津的目兵返回报告说,第三镇卢永祥背叛革命,率领一混成协部队,由娘子关开到天津,据说要来进攻我军。王金铭当即召开会议,讨论决定计划不变,当晚十时从滦州车站出发,向天津出击。这时王金铭和施从云两部驻师范学堂,张建功部驻滦州城内。当王、施两部出发之际,张建功突率所部登城,以猛烈火力向王、施两部射击,并派出一部向北关正面攻击。王金铭迂变不惊,镇静处理,当即派石敬亭、王鸿升率兵一部回击张建功,革命军英勇奋战,叛军不支,仓惶退进城内,凭堞射击,革命军颇有伤亡。王金铭惟恐被叛军拖住,诒误战机,乃舍张建功,挥军西进。到滦州车站时,共有官兵八百余人,在王金铭率领下,奋勇前进。
  激战雷庄
  王怀庆逃回开平后,决心与革命为敌。一面电请袁世凯派兵增援;一面加强开平附近的防御工事,拆毁了京奉铁路雷庄一段,以阻王金铭革命军西进。
  王金铭率所部乘车全速前进,当车行至雷庄附近时,被王怀庆破坏的地段,猛然一震,列车出轨倾覆,官兵多人受伤。正在这时,王怀庆部以密集火力,向革命军猛烈射击。王金铭、施从云身先士卒,向敌奋勇还击,王怀庆所部淮军渐渐不能支持。这时,卢永祥却率一混成标,从天津赶来增援王部。这支部队配属有炮兵、机枪兵各一队,加入淮军作战,并以骑兵四面包围。至此,革命军和敌人,在兵力上、武器上,均相差悬殊。
  王金铭在这紧迫险恶的形势下,毫不畏缩,一面奋勇率部杀敌;一面等待援军的到来。但各路援军,由于敌人的破坏阻难,均未能及时到达。冯玉祥被范国璋囚禁在海阳镇;张之江等部也被清军所阻,不得发动。天津援军,因计划被敌人侦知,勒令李国靖、孔璧如所部,限一月二日开驻马厂,他们在王怀庆率军监视下,不能举事。
  援军不到,革命军斗志仍很旺盛,继续英勇杀敌,战至黎明,胜负难分。这时,清军多次鸣号,表示停战。王金铭以为清军愿与革命军合作,遂亦鸣号停止射击。不久,清军派徒手军官二人,来到革命军阵地,声称,奉王统领卢统领之命,请王大都督去雷庄车站,商洽合作办法。王金铭虽知王、卢二人诡计多端,但也希望以大义说服他们,共同革命。遂即答应前往。施从云等也决定随王金铭前去,许多官兵劝阻不听,有一百多官兵情愿随同前往,坚决表示生死与共。他们到了雷庄车站,却不见王怀庆出来迎接。正在迟疑时,左右伏兵齐出,将王金铭、施从云及随行百余名官兵一一捕捉。
  从容就义
  王怀庆用诡计将王金铭等捕捉后,交第六协协统陈文运看押。王怀庆趁滦州革命军无人领导之机,调兵遣将予以消灭。随后便来审讯王金铭,首先以死威胁之,但不起作用。即企图以感情进行软化,说什么姓王的是一家,他和王金铭的大哥王金镜是换帖的弟兄等等,都遭到王金铭的痛斥。王怀庆电告袁世凯,请示如何处理。同时,电王金镜征求意见,王金镜回电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袁世凯复电命令将王金铭就地处决。
  王金铭从狱中走出来,刽子手要用绳索捆绑,王金铭说,堂堂革命军人用不着这个,挺着胸膛,直奔刑场。到了刑场,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拜辞父母。起身之后,看到马弁刘荣在旁,便对监斩官陈文运说,刘荣没有罪,可以放他走。陈文运允许刘荣走开,但刘荣不愿走,慷慨陈词说,我与大都督一同闹革命,不幸失败,生则同生,死则同死,不能独活人间。弁目黄云水也在王金铭旁边,王怀庆派人撵他走,他不但不肯走,反破口大骂王怀庆是害民贼,是清廷的奴隶,是出卖朋友的猪狗。王怀庆恼羞成怒,竟将刘荣、黄云水和王金铭一并杀害。同时被杀害的还有施从云、白雅雨、张振甲、孙谏声、戴锡九、刘瀛、董锡纯、熊齐贤等十四人,他们都慷慨就义,壮烈牺牲。
  身后殊荣
  清帝逊位,民国成立不久,各地礼葬革命烈士遗骸。一九一二年三月间,北方革命协会为了追念滦州起义军大都督王金铭为革命壮烈牺牲的业绩,决定将其遗骸移葬山东故乡。在雷庄车站旁,搭起了一座壮严的白布灵棚,灵棚里有革命党人及政府的祭灵代表。泥土被挖开,起出了王金铭身首异处的遗骸,亲友们亲手洗净了泥土,缝合了头颅和身躯,穿好衣服,重新入殓。设立了“故滦军大都督王金铭之灵位”的灵牌。
  致祭后,几十人肩抬着灵柩,佩带黑纱的乐队前导,徐徐走向雷庄车站,轻轻移入系有白布花球的灵车。站台上肃立着送灵的各界代表,默默地向遗榇致哀。灵车在哀乐声中开出雷庄向南驶去,在灵车经过的城镇,都受到各界的祭奠。灵柩安葬在山东省武城县东屯村王家的茔地。
  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冯玉祥任陆军检阅使,驻北京练兵期间,为王金铭、施从云二位先烈,树立戎装铜像于北京中山公园。并请准当时北京中央政府,追赠王金铭、施从云为陆军上将,黄云水为步兵上校。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山东辛亥革命之经过、山东独立前后、即墨、高密、诸城独立之回忆、辛亥山东独立记、辛亥革命对我的影响、辛亥革命烟台起义亲历记、辛亥革命光复烟台、荣成的回忆、吕子人谈辛亥革命、我所知道的丁惟汾、王金铭与滦州起义、邱绍尹在辛亥革命前后、隋理堂与诸城辛亥革命、寿光、广饶辛亥革命人物事略等二十二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华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王金铭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