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范筑先接受共产党领导和党密切合作下逐步建立了鲁西北根据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1048
颗粒名称: 二、范筑先接受共产党领导和党密切合作下逐步建立了鲁西北根据地
分类号: K825.2
页数: 4
页码: 59-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范筑先接受共产党领导和党密切合作下逐步建立了鲁西北根据地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山东 范筑先 鲁西北根据地

内容

一九三七年冬,有中共鲁西特委负责人张霖之、徐运北、赵健民,并有战斗经验的袁仲贤、王幼平数同志,先后到达聊城,与范筑先将军密切合作。但当时各县地方,呈现无政府状态,秩序极为混乱,专区各县土匪乘机蜂起,地痞流氓结杆为盗,地主土豪亦以组织自卫名义,逼取民间枪支,成立地主武装。其中较大者有:堂邑吴连杰部(系华北巨匪刘桂堂的骨干匪首,曾充匪部旅、团长等职);清平冯寿彭部(系鲁西一带著名大杆子头,绰号二皮脸,亦名冯二皮);临清吉占鳌部(系临清积年巨匪,乡称匪绅士);冠县李逢藻部(系地方武装自卫团)。另外还有一些民众武装和标榜抗日口号的,如冠县土匪头子史鸿点、韩春和,临清的王金甲,阳谷的布永吉,以及王来贤、李连璧、胡骆驼(绰号)、栾兴三、于跃川、刘耀庭等。这些武装土匪,到处抢掠,架票勒赎,强取豪夺,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满目疮痍。数百万人民群众,在未遭受日寇铁蹄蹂躏之前,已倍受当地贼匪之害。范筑先将军为此寝食不安,极力设法剿匪安民。幸当时中共张霖之、赵健民、徐运北三同志,向范将军提出招抚建议,使乌合之众收编教育,变为抗战的武装,发动群众,组织爱国团体等。范将军接受了这些意见,并按照提议,收编组织了三十六个游击支队,三个路的民军,一个骑兵团,一个独立营,共计五万余人。嗣后其中第十支队,就完全实现了党的绝对领导。受党的影响较深的,还有十一和十三支队等。在政治组织方面,根据中共同志的建议,将山东第六专区游击司令部下设的政训处,改组为鲁西北抗日部队的最高政治机关——政治部,各个支队,也相继建立了政治机关,在党的协助筹划下,派出了许多进步的政工人员和军事人员,分担政治和军事工作。与此同时,各县抗日政权,也次第建立起来了,如莘县、阳谷、寿张、观城等县,县长都由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担任,大大有利于推行党的抗战政策。当时的聊城,成了鲁西北抗日的中心。在那里由齐燕铭同志负责创办了《抗战日报》,由袁仲贤同志负责组织了军事教育团,由姚第鸿同志负责组织了政治部,由张郁光同志负责组织了抗日学校,并组织各县工人、农民、青年、妇女、回民等民众抗日救国团体,计组织起的民众约二十五万人,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与影响的民众约一百万人,于是聊城一带三十二个县,民气为之一变,鲁西北抗战根据地得以奠定。日寇虽然视为眼中钉,非常惧怕,但也不敢轻易进犯,初步显示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英明。
  一九三八年六月,范筑先将军亲到河北省威县,会见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将军,接受了华北抗战大计。同年九月,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冀南行政公署召开的“冀鲁两省军政人员座谈会”,中共北方局负责人朱瑞、陈菁玉同志、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将军,冀南行政公署杨秀峰主任和宋任穷副主任等出席了会议,国民党方面的鹿钟麟、沈鸿烈、范筑先、韩多峰等参加了座谈会。张郁光、姚第鸿等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上徐副师长讲了如何坚持抗战建国,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问题,北方局代表朱瑞同志提出冀鲁两省如何加强合作团结抗战问题。这些领导同志的讲话,态度诚恳,语言动人,范筑先将军受到很大教育,更坚定了跟共产党抗战到底的决心。这对鲁西北这个抗战根据地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范筑先将军为了跟党抗战到底,还派其子女,及爱国青年赴延安受训,并延纳了由延安来的大批政工人员,大大增强了聊城地区的抗日力量。
  一年余,范筑先将军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寇大小战斗八十余次。如一九三八年四月濮县七里堂之役,与日寇土肥原师团之一部,搏战竟日,终将日寇打退。是役范筑先将军亲率保安营和十五、二十一、二十二及第六各支队,邀击敌人于濮县城北七里堂,激战竟日,敌人仍顽强搏斗,范筑先知日寇作战习惯,除大规模战事外,向不夜战,这时已届傍晚,料其将结束战斗,遂脱衣赤膊,端起机枪,猛射前冲,这时各部队也勇猛冲杀,犹如堤决水泻之势,喊杀连天冲开敌阵,敌人不支溃退,当即跟踪追击,遂将濮县克复。同年秋,潘家店之役,目标是进攻济南之敌,系范筑先有名的“八一东征”。以第十支队为先头部队,共出动兵力约计万人。声势浩大,分途进攻,把津浦路线北起平原南至泰安的铁路,分段予以破坏,使敌人不能畅通补给,予敌以很大打击,对日寇的济南外围据点,也给予重大打击,使敌畏慑不敢出头。但在齐河、长清两县交界之赵庄、潘家店一带,范树民(范筑先之子)率领之挺进大队和冯寿彭支队,遭到敌寇埋伏袭击,层层包围,双方战斗激烈,浴血肉搏奋战竟日,所有挺进队三百余人死伤殆尽,范树民和副队长何芳,亦光荣殉国,冯寿彭支队伤亡亦大,日寇亦有相当的伤亡。最后由冯寿彭支队司令亲率随从人员约百人(均系勇悍善战,射击精确的能手,自称点名队,即系以枪点谁毙谁)和少数敢死队,由该村东北角(开阔地),突围而出,然后迂回反攻,始得掩护全部出险。范筑先将军知其子牺牲后,瞠目良久,说:“很好,民儿为国牺牲,死得其所。”大家安慰他不要难过。他说:“不难过,他死得光荣。”后有友人来信慰问他,他回信说:“齐河之役,民儿牺牲,不敢谓求仁得仁,堪幸死得其所,伊既无怨,弟又何憾。惟见长江形势,日趋紧张,此弟所万分惦念者也。”由此充分表现出范筑先将军抗日救国的牺牲精神。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录了铁游击队战斗生活片断,鲁南抗日独立支队的战斗回忆,抱犊崮山区团结抗日之花,张霖之同志与冀鲁豫边区根据地,范筑先将军的抗日业绩和殉国纪实,王尽美同志领导的一次罢工斗争,山东抗日自卫团博山第一团的诞生,战火中的鲁西南中学,太河惨案纪实,太河惨案的前前后后,关于“五四”运动在山东情况的一些史料,对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中的几点订正等故事的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崔世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范筑先
相关人物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