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尔岐生平事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745
颗粒名称: 张尔岐生平事略
分类号: K820.852
页数: 15
页码: 222-2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济阳县张尔岐生平事事迹。其中包含:家世、好学、著述、至友、节操、赞誉。
关键词: 济阳县 张尔岐 家世

内容

张尔岐,字稷若,号蒿庵,山东济阳人。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出生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其为明清之际经学家。入清后隐居不出,一边在家乡教书,一边精心研究儒学,曾参加《山东通志》的编修。其操行卓越,学识渊博,与顾炎武订交、宗程、朱宋学笃信力行。尔岐性好沉思,喜论著,著述丰富。撰有《仪礼郑注句读》、《周易说略》、《老子说略》、《诗经说略》、《蒿庵闲话》等。其平易近人,清苦一生,不慕利禄富贵,乐居陋室,世人称蒿庵先生。
  家世
  先生之先代玄姓,祖居枣强(现属河北省)。远祖玄大伦迁居济阳平棚店,改姓张。明嘉靖末年,其祖父张兰又迁至平棚店西南三里许的柳树王村(今张稷若村)定居。张氏族谱,远年散失,已无法考证。据《蒿庵处士自叙墓志》记载:溯自五世祖张清、高祖张曼、曾祖张信、祖父张兰皆务农。尔岐之父张行素,号龙溪,一生好儒,所生四子,尔岐居长。次子失目。尔岐三弟尔徵、四弟尔崇皆随其父喜好儒学。
  行素喜文爱武,曾任湖广襄阳石首驿丞,后还乡里。明崇祯戊寅年(1638)冬,清兵进犯山东,一日,侵入济阳平棚店一带,行素持矛枪率乡民十余人逃避,偶遇清兵十余骑。行素力战清兵,毙敌二人,余者逃窜。不久,清兵进驻济南,挺进济阳,为复前仇,将行素杀害。
  行素既罹兵难,尔岐悲痛万分,欲投水而死受阻;又欲弃家入山修道,以排遣自己的哀怨。其返顾堂上老母郭孺人需人待孝,只好强自抑制,含悲忍泪,教授乡里。尔岐为其致力研究儒学的破旧简陋的居室题名为“蒿庵”。
  尔岐家境贫寒,兄弟数人靠种田供奉老母。具家讲文道古,研习学问,以清苦生活为乐。
  好学
  尔岐少年聪颖,深受父亲影响,笃志于学。拜师陈苍屏,熟读四书及诗、书、易各经。十五岁拜师董之有学诗、学医及老子学说。十九岁拜师董之朋学史、春秋、杂歌及先秦诸子学说。二十六岁致力时文,精研周礼,礼记和佛学典籍,还涉猎太乙学、奇门学、六壬学、云物风角学等。尔岐之所以致力研究攻读这些杂书,都是为了国难家仇而企图寻找一条出路而已。二十三岁开始写日记,从未间断,直到终年。后选文成册,定名为《日记》。
  张尔岐的妻子朱婉娩,深明大义、勤劳贤慧。她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陪伴伺助丈夫愤发攻读,取得学业上的卓绝成就。她每日鸡叫头遍,便起身掌灯煮茶,唤醒熟睡的丈夫说:“你忘了先大人的教导了吗?”催他起床读书。尔岐闻声从床上一跃而起,忙说:“不敢!不敢!”清代实行科举之后,地方有一官吏劝说已很有名望的张尔岐赴考。尔岐对妻子说:“你伴我过了这些年的贫苦日子,秋试我会取得优异成绩而及弟来报答你。”妻子声色俱厉无限悲伤地说:“你又忘却了先父和堂上尊母的教诲了吗?我不感到苦贫。是你自己经受不住这苦贫的生计了。”张尔岐赶忙笑着解释说:“我不过是以此试探你罢了。你既有此见,我不去应试又有何遗憾呢?”从此,张尔岐更加无意于功名,专心致志地研究儒学。他惜时如金,经常用子野氏的一段话:“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阳;老而好学,如秉烛之光。少壮迁延而老叹,无及与听夕般嬉而汲汲秉烛”来勉励自己。张尔岐毕生笃志好学,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著述
  张尔岐著述丰富。三十岁前著《天道论》、《中庸论》、《笃终论》。三十岁后著《周易说略》、《诗经说略》、《书经直解》、《四书题备说略》、《夏小正传》、《弟子职注》、《老子说略》、《蒿庵集》、《蒿庵闲话》、《箧中集》、《新济艺文》、《纲鉴金丹》加批、《济阳县志九卷》。
  张尔岐的主要著作是《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他对前人郑康成、贾公彦的注文不满意,因为太难读不易懂。为使《仪礼》这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得以流传后世,他重新定句读、作注释、勘正误,耗费半生心血,至五十九岁才完成了这部书。以后,尔岐带病坚持撰写《春秋传义》,未成即卒。
  在写作上,尔岐反对墨守阵规和抄袭他人,主张实事求是,力求革新。他大胆地纠正了国子监所颁布的已定本的《仪礼》中的错字二百余个。又纠正了《唐石经》中的错字五十余个。他将古人论风角书若干卷删改为八卷。还补充柳子厚、杨王孙《天道论》、《笃终论》之疏漏。矫正古代名人之误,非寻常学者所能及。他反对学阀垄断文化,致力杂书时文。在经书中的注释皆通俗易懂。众学者阅其书赞誉说:“言简意赅,理真词确。”
  尔岐之著作,在其生前学者即多有抄录。如顾炎武手录《仪礼郑注句读》一部,藏于山西祁县所立书堂。长山刘友生抄一部藏其家。
  尔岐逝世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太安徐志定觅得《周易说略》一部、《蒿庵闲话》一部,视为珍宝,用瓷制版,刊印成书,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发行。乾隆八年(1743),北平黄叔琳用木版刊印《仪礼郑注句读》。乾隆三十八年(1773),桂林胡德琳以木版刊印《蒿庵文集》。嘉庆十年(1805),《周易说略》由瓷版本翻为木版本发行。民国十七年(1928),济阳柏永济将《书经直解》以石印发行。总之,尔岐所著除《老子说略》未能出版,其他著作均以初版、重版、再版公之于世。正如尔岐在遗嘱中所说:“……吾生平所著,各录一本收藏,以待后之君子或有同志者必能为吾传布。”尔岐遗嘱,已得以实现。
  自清乾隆至民国初年,张尔岐所著的木版本流传甚广。可惜距今年代久远,散失很多。加之“十年动乱”期间焚烧古书,现幸存者更寥寥无几。一九七三年文物复查时,济阳县的文物工作者,经过积极努力,征集和所见到的仍为数不多。
  现知,北京图书馆藏有瓷版本《蒿庵闲话》一部。山东省图书馆藏有《周易说略》、《蒿庵闲话》木版本数部。济南市宏卫人民医院医师黄容之同志存有嘉庆十年(1805)重刻木版本《周易说略》一部,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书经直解》一部。目前,济阳县图书馆收存的,多数是从张尔岐后裔及本县城乡热爱文物的同志家中征集来的。计有:《周易说略》(卷一)一本,印象是瓷版本,但尚无科学签定的根据。《周易说略》木版本二、三、四卷。石印本的《书经直解》一部。张尔岐手书《府君事实状》一份。张尔岐手书“遗嘱”一份。张尔岐手书并跋“安寓居士”中堂一件。《蒿庵处士自叙墓志》石刻一方。都是极其珍贵的文物资料。
  至友
  张尔岐闭户著述不求闻达。平生交游者只有长山刘友生(孔怀)、乐安李焕章(象先)、关中李中孚(艰苦力学无师而成)、王宏撰、王言从(愈之)几人而已。然皆志士仁人。
  清康熙十四年(1675),尔岐在济南讲学。由青州远游济南的顾炎武,偶至臬署廨(今济南按察司街)附近,听到尔岐在讲《仪礼》。顾炎武对尔岐的精辟见解甚为钦佩。他向周围居民问明张尔岐的情况,第二天早晨便登门拜访,诚恳地向张尔岐请教。他们谈得十分投契,相见恨晚,订交为友,以后,顾炎武曾多次访问张尔岐。有一次,顾炎武写了一首题为《乙卯夏日重过稷若先生书堂奉赠》的诗给张尔岐,诗曰:“缁帷白室睹风标,为叹斯人久寂寥。济水夏寒清见底,石田春润晚生苗。长教六籍传无绝,能使群言意自消。窃喜得逢黄叔度,频过听讲不辞劳。”
  顾炎武与张尔岐志同道合,他对其评价很高。顾炎武在给汪琬信中赞扬张尔岐是“根本先儒;立言简当。”他在写《日知录》时谈及有关《仪礼》部分就采用了张尔岐的意见。
  顾炎武闻张尔岐亡世,写诗志哀曰:“历山东望正凄然,忽报先生赴九泉。寄去一书悬剑后,贻来十袭绝韦前。衡门月冷巢鵀室,墓道风枯宿草田。从此山东问三礼,康成家法竟谁传。”
  节操
  张尔岐不惟博学多才,而且品德高尚。明亡清立,他拒不应清朝庭的科举之试,闭门著述,不求功名利禄。他胸怀国恨家仇,常在诗词中发泄内心的悲愤。兹录一则如下:
  杜宇(调寄满江红)
  杜宇何来?抵死的冷啼热哭。都只为,当年情事,遭逢太酷。万里河山铺锦绣,一朝世运成反覆。最难堪,骨肉寄谁行?怜孤独。
  矜巧舌,文章熟。夸善斗,爪趾秃,论君臣旧礼,空名何赎。百口难传亡国恨,群雏且饱官仓谷。借东风寄语,绿杨柳,愿多福。
  先生一生寒素,耿介自持。门人艾元徵大司寇(刑部尚书)居官三十年,未尝有所干求。有时艾以重礼馈赠,尔岐亦必婉言却之。方伯(即巡抚)施公修《山东通志》。先生应约往,修志毕,不受礼而归。
  尔岐因母多病而学医道。乡民有病多有来求医者。尔岐即应诊,必细心探问病情,认真诊断,谨慎对症处方。乡民远近求医者日多,尔岐并不厌其烦。由此,他更加深得乡民崇敬。
  其父遇难后,以母老弟幼,奉母教弟,勤耕苦读为业。兄弟分居时,将上好田庐推让于弟。因二弟身残,尔岐为之代纳赋税二十余载。他临终时嘱子孝宽说:“汝二叔二婶生存一日,吾家即为代纳赋税一日,直待终养之后,方将赋役拨付承户之人。”
  先生病危,对其子女嘱曰:“……吾既非太学生,又非生员,只是田野处士而已。吾百年之后,正当殓以处士之服,殡以单棺昔葬。先母以贫,不能备槨,吾断不可加厚,况汝辈乏贫有加于昔,岂可强力取咎。文公之训,断不可做,其他仪节量力而行。凡世俗夸大华侈之事,一切革去。后日墓,墓葬于母下,继母下,及庶母下从便,宜可也!凡笔所不及,一切推而行之,只是俭约而已。近日好侈,本是恶俗,古人裸葬矫俗良有以也。……读书种田,立心植行,各自努力。”
  赞誉
  康熙十六年十二月(1678年1月)二十八日,博学多著的张尔岐离开了人世,终年六十六岁。
  先生逝世后,学者们都给予很高的评价。顾炎武在谈论师道时说:“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乐安李焕章读其书赞曰:“见其文……沐浴欧、苏,出入曾、王,盖理胜辞者哉。”益都李文藻阅其书评曰:“……先生蓄力道学,能文章,正与顾炎武同,是书盖《日知录》亚也。”长山刘孔怀读《蒿庵集》后感赞曰:“先生是以经术为根本,以程、朱为阶梯,而疏越质朴之气,直逼秦、汉以上,不蹈六朝靡丽之习,复不袭宋人理学窠臼,知其寝食于古者深矣”。北平黄叔琳阅其书赞曰:“……处士于是书删繁就简,劈理分肌,殚皓首穷经之业,乃观其自序之意,不惟不欲以一家言增名山之藏,并不欲以贾、郑功臣自居;而惟明于训诂不苦于难读,今而后开数千百年尘封之籍,家弦而户诵之”。
  清康熙四十年(1701),济阳阖学生员,全县官绅,具文呈请上宪,公举张尔岐崇祀乡贤祠。由山东提督学政按察使司佥事徐烱批准入祠乡贤。遂之,柳树王村改名张稷若村。乾隆四十一年(1776)11月11日,济南建蒿庵书院,地址按察司迤东。有吴江、陆〓撰碑记。民国十四年(1925)艾肇霖发起在济阳城内建蒿庵祠一处,地址在今县委大院东南角处。民国十五年(1926),济阳白杨店村建蒿庵祠一处。贡生张家杲撰碑记。民国十六年(1927),济阳张稷若村建蒿庵祠一处,贡生席贯一撰碑记。
  张尔岐逝世后,原葬于陈玉寨迤东五百米处。一九五六年,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将其墓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济阳县人民委员会立标保护。一九七〇年,因修筑济、平公路,将先生之墓迁至张稷若村东北角一百米处。
  张尔岐之高风亮节,足为我县知识界的楷模。特别是他刻苦好学的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效发。我平生十分崇敬先生,亦仿古调致词赞颂之:
  泰山苍苍,
  黄河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惠及子孙后代的光荣事业。努力搞好文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早在一九五九年四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六十岁以上全国政协委员的茶话会上,就提出要征集、整理、编写近代史、现代史资料,出版《文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尔俊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济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