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西瓜”话今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612
颗粒名称: “德州西瓜”话今昔
分类号: S651
页数: 9
页码: 135-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德州的著名产品西瓜的种植情况。
关键词: 德州 产品 西瓜

内容

“德州西瓜”是德州著名的产品,百余年来,一直蜚声京、津和全国各地。“德州西瓜”是从引进优良品种“喇嘛瓜”(1)以后才出了名的,距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的中心产地是德州市陈庄公社五里庄。五里庄是我的故乡,我曾亲眼目睹二十年代以来种值和销售西瓜的盛况。三十年代初,我在北平读书时,见到东安市场大鲜货店的玻璃橱内,摆着“德州西瓜”,每个瓜上都贴上大红纸条,上写着“新到山东德州小子(儿)蜜瓜”。
  五里庄东距运河五里,为德州西境最大的村庄,在明代晚期,是一处地主的庄园,所有的土地,绝大部分属于德州城内巨绅程、罗两家所有。到了清代康熙年间,程、罗两家相继衰落,把五里庄附近大部分土地卖给李庄李家。乾隆时李家的一支迁居五里庄,后代子孙繁衍,成为该村最大族姓之一,李家所拥有的土地,大部分集中在五里庄村南和村西南一带。从现在的德州化肥厂往西延伸,沿德机公路(德州至故城飞机厂)两侧,西南到屠屯村后,西到山东、河北两省分界线,约有一千余亩。这一大段地全是白沙地,土质松散,天旱时容易保持墒情,雨水过大时,能够很快地渗入地下,不致造成涝灾。佃种这片土地的佃户,早已世世代代在这里种植西瓜等经济作物了。不过据老人讲,过去种的西瓜只有三种较为普遍:一种叫“手巾条”,皮呈浅绿色,有规整的墨绿色竖条纹;一种叫“梨皮”,皮呈浅黄绿色;另一种叫“青皮”,皮色墨绿。这三种瓜都是椭圆形,瓜瓤有鲜红、正黄、淡黄;瓜子有灰白黑尖、灰白、墨黑等。这几种瓜的含糖量都不甚高,因而也不为外地所重视。在清道光年间(一八二一——一八五〇年),河北省枣强县(另一说是南宫),有一家富商,在北京鼓楼前大街,开设一家内庄(2)买卖,资本非常雄厚,专做宁夏、新疆一带的生意。每年组织一个庞大的商队,用驴、骡、马、骆驼驮着货物,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西行,每年往返一次;去时携带绸缎绫罗,回来时换回贵重毛皮、喀喇(3)和药材等。一个偶然的机会,商队中的一位成员,在新疆哈密带回了西瓜的良种,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喇嘛瓜”种。我们村的前辈老人,通过亲戚关系,求得一些种子,在五里庄村西南白沙地里试种,结果获得成功。
  最初试种的时候,由于对本地的气候、土质不甚适应,出现了一些波折。比如新疆气候干燥,日照的时间长,早晚及夜间没有露水,西瓜的瓜蔓是绵软的;而德州地方,早晚及夜间都有露水,瓜农在压瓜蔓(俗称压瓜)的时候,还按照过去的习惯,趁早、晚天气凉爽时“压瓜”,哪知道“喇嘛瓜”蔓很脆,很容易折断,后来改在中午太阳直射的时候“压瓜”,才不再脆折。过去德州种西瓜,都避免“重茬”,每三至五年轮种一次,可是“喇嘛瓜”三至五年还不行,经过反复试验,必须十年一轮种,才能保证不出现死棵。过去对西瓜田,锄十遍就可以了,可是“喇嘛瓜”锄的次数越多越好,直到把地表浮土锄的象沙漠一样,能埋没了农民的粗布鞋帮,才算恰到好处。过去种西瓜每亩留瓜棵三至四百棵,而“喇嘛瓜”最好留二百五十到三百棵,棵与棵的间距是七尺,每棵秧上只留第一个瓜(叫头蔓瓜),长熟的瓜一般每个都能达到二十五或三十斤以上。至于其他方面的护持与管理,也都细致得多。总之,“喇嘛瓜”比普通西瓜显得特别“娇气”。
  由于五里庄的瓜农,对“喇嘛瓜”的选种子和留种子特别严格,因而百年来质量保持不变。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我才十几岁,我不但见到纯正的“喇嘛瓜”,我也饱尝过它的特殊风味。真正的“喇嘛瓜”是长圆形,两端微锐,多数瓜把呈微曲形;瓜皮表面不甚平滑、用手摸拂时稍有起伏不平的感觉;皮色鲜绿,有浮光,皮面茴香叶纹非常清晰;瓜皮特厚;瓜子鲜红,有大、小两种;瓜瓤有深黄(俗称双黄瓤)、浅黄(俗称单黄瓤)两种;瓜瓤脆沙,含糖量很高,吃起来非常适口,人们称誉它是“脆沙瓤,冰糖味”。
  德州在清代是一个较小的城市,人口、商业和官署都不多,每年西瓜熟了,只能销售当地市面和运河船只上的来往客商。有了“喇嘛瓜”以后,情况就不同了。进京、出京的官员,南来北往的客人,尝到这样好西瓜都要带上几个馈赠亲友。这些人都是来自山南海北,德州的西瓜“喇嘛瓜”,从此名声远扬。清咸丰十年(一八六〇年)以后,天津已辟为通商口岸,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天津的大果品商店,每年都租好运河船只,来德州采购西瓜。客人们住在德州的行店里,在行、店的经纪人陪同下,到五里庄村西南一带瓜田集中地点选瓜。瓜农们把成熟的“喇嘛瓜”摘下来,排在田头道边上,由于当时没有台秤,为了方便,只能论个成交。把西瓜一组一组排列,大体上按重量相等的排在一组。在每组中随手取出一至两个西瓜,当众切开,让客商及经纪人品尝,按质论价。成交以后,再由瓜农们一担一担地送至运河码头装船。当时装船的码头有两处,一处是“上码头”(现在的航运局对岸),一处是小摆渡口(现在的河西小庄)。天津客商运走的西瓜,不但在天津销售,还由北运河(天津至通县的河流也称蓟运河)运到北京出卖。
  到了清代同治年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移驻天津,天津已发展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商埠,西瓜的需要量逐年上升。每年来五里庄采购西瓜的客商也逐渐增多起来,瓜田的面积也逐年增多,这时出现了“瓜场”(4)这一名称。清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年),修筑了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从此,德州的“喇嘛瓜”外运更加便利,并有南运济南、青岛、上海等地的机会。
  由于销路的迅速扩展,原来五里庄村西南的“瓜场”那片地远远不够用了,瓜田面积又有发展,除五里庄全村,往北扩展到苏庄和郑庄,往东到李庄、张庄和陈庄,往西南到屠屯、阎庄,直到河北省故城县所属的滩头和坟台两村。几十年来,采购西瓜的客人们,公认这十几个村出产的西瓜是比较好的,尤其是五里庄村南和西南的“瓜场”、“丁道南”和“屠屯后”这一大片地,公认是最佳产地。瓜商们还摸清了谁是“种瓜能手”,每年西瓜即将成熟的时候,他们亲自到瓜田里“号瓜”。他们对于西瓜的鉴别能力都很高超,他们把个头大质量高的西瓜挑选好,用一片弯月形的破细瓷片当“圆规”,在选好的西瓜表皮上划一圆形痕迹,并经行店的经纪人同瓜农协商购瓜的数量和价格,也有的预交一少部分“定金”,行店的经纪人也记上账,到西瓜成熟时,瓜商们按所划的印记的数量收购。
  到了民国时代,另有一些本地客商,零星收瓜组织外运和本地批发。于是德州车站广场又出了“瓜棚”。瓜农把西瓜送到“瓜棚”,以质论价,现钱交易。当时“韩家瓜棚”(5)成交量最大,是五里庄瓜农的常年主户。这时由火车外运的西瓜,占相当大的比数,从船只上外运的西瓜,也更有所增多。从前的两处运河码头已不敷应用,又添了两处码头,一处是三里庄“大摆渡口”(现在的胜利桥),一处是“苏家道曰”(北厂村对岸)。
  “喇嘛瓜”的种植,给五里庄的地主,佃农都增加了经济收入。从地主方面来讲,过去五里庄的地主,对佃户实行的是分成制,地主佃农双方各得土地收租的一半。但是西瓜田收的是西瓜,因为地主不能去卖瓜,瓜田的收益必须实行地租制。一般粮田,地主每亩收租为六至七斗谷,而种西瓜收益大,地主每亩收租都在八至九斗谷,还有每亩高至一石二斗谷的。另外,地主每年还能吃到最好的西瓜,还能以西瓜作为礼物馈赠亲友和官府。因此,地主提倡佃户们种西瓜,尽量使每家佃户都能佃种十亩以上的土地,按十年一轮换的规律,每家每年能种一亩瓜田(一个劳力只能种一亩西瓜,多了照顾不过来)。从佃农方面讲,所得的利益也有显若增加。种一亩粮田,每亩按两季的收获,按三十年代的粮价计算,丰收年佃户净得的利益也不过五至七元上下。可是种西瓜就不同了,一般“种瓜能手”每亩西瓜,在三十年代就能卖到四十元左右,种西瓜的高手能收到六十元左右。除交租谷及购买肥料还能余三、四十元。按当时物价能买面粉十五至二十袋。只要西瓜丰收了,瓜农就可以添置一些农具,修建房屋等。因此,家家户户都尽量创造条件,每年能种到一亩西瓜。这样,在全村就出现很多“种瓜能手”。据我记忆所及,二十年代计有:刘瑞林、刘俊林、郝殿臣、房兰亭等人;三十年代计有:刘宝山、贾玉清、贾玉福、贾玉树、刘宝璋、石凤元等人。这些“种瓜能手”种的西瓜,个头大,味道好,深受天津客商及本地瓜棚的欢迎。
  由于瓜农的常年实践,他们深知选种的重要,如果不仔细,则必然产生退化现象。他们从实践中知道,不同种子的瓜田为邻,必然出现“串种”,能使好瓜质量降低;但是,有的“串种”瓜也可以变成质量高的异种,如果选种子得法,可以把异种瓜巩固下来。因此,他们选种的作法是:哪个瓜甜就留那个瓜的种子,不拘一格。慢慢地异种瓜相继出现。比如“喇嘛瓜”和当地原有的“梨皮”西瓜“串种”,新长出的瓜,也是椭圆,皮浅绿色,比“喇嘛瓜”早熟,含糖量和“喇嘛瓜”相等,大家给它起名叫“喇嘛转”。这种异种瓜深受外地客人欢迎。还有,“喇嘛瓜”和“手巾条”西瓜“串种”,瓜形变长圆、皮薄、黄瓤、红子(儿);和原“黑绿皮”西瓜“串种”后,也变成红种子了。总之,“喇嘛瓜”和当地原有的几种西瓜年复一年地杂交,都变成深黄瓤、小红种,含糖量都有所提高。
  德州五里庄的瓜农们,种植“喇嘛瓜”在经济上获得了利益,引起了各地农民的羡慕和重视,在有条件的地区,也竞相仿效起来。最早是德州城西北的八里屯,它紧邻运河西岸,有大片的土地在运河外堤以内(俗名河圈地),有充足的水利条件。他们专门种水浇西瓜,长的瓜个头大,早熟,能比五里庄的旱田“喇嘛瓜”早熟一个月,虽然水分大,含糖量较低,但是运到天津“赶鲜”,也能卖大价钱。其次是北京南苑,南苑本属河北省大兴县,也是白沙地,在三十年代,南苑的瓜农们,有的不惜重金,以三块银元一斤的高价,来德州买西瓜种子,长出的西瓜,从外形上看,和德州瓜一模一样,但连种三年以后就退化了,还须再来德州买种子。再次就是德州地区的武城县,武城是产棉区,也适宜种西瓜,而且颇有种植经验。解放后几十年来,由德州水、陆外运的“德州西瓜”,绝大部分是武城县的产品。其他如黄河涯公社的黄河涯大队,于官屯公社的张八棍大队,二十里铺公社的罗家院大队等地,所生产的西瓜,也都堪称“德州西瓜”的佳品。
  在旧社会,我们德州农村有这样两句话:“要发家,还是芝麻、棉花、花生、瓜”。但是在那些年月,“天灾”、“人祸”交替出现,遇春旱,西瓜下种时节,瓜农只能用木桶一担一担地在村里水塘内挑水点种;离村远的地,就种不成了。夏季正“坐瓜”的时候,遇上旱情或有病、虫灾害,也只得听任减产。夏秋之际,雨量过于集中,又容易造成涝灾。再加上运河涨水或有决口之处(在旧社会是常有的事),则无法行船,西瓜虽然成熟了,外地客人不能采购,只好就本地贱价出卖,卖不及的只好烂在地里。
  到本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几无宁日。一九二〇年,在黄河涯、平原一带有曹锟与马良的战争(6),一九二二年和一九二四年两次直奉战争(7),直军的败退,奉军的进驻,都反复经过德州。一九二五年,国民军弓富魁与奉系张宗昌部在德州城附近的战争(8),一九二七年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时候,军阀张宗昌、褚玉璞和孙传芳残兵都退集德州,号称四十万人,一九三〇年又发生了中原大战(9)。不论哪一次战争,都少不了征用铁路的车皮和运河上的船只。如正在瓜熟季节,外地的客商,就无法来德州购买西瓜,瓜农们眼看即将到手的财富,转眼成空。到了一九三七年,日军占领了德州,八年当中,因为五里庄一带距德州很近,倍受日军的蹂躏,西瓜的种植,完全中断了。几十年来,五里庄一带的瓜农们,有时在“天灾”、“人祸”的间隙中,偶尔获得“丰收”年成,也只能养家糊口,“发家”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一九四六年,德州解放了。五里庄一带的佃农都分得了土地,农民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重新种上了深受人们欢迎的西瓜。
  德州西瓜在国内很有名气,一九六七年,成都市蔬菜公司聘请德州市的“种瓜能手”到成都郊区传授技术。先后到成都去的有徐连元、刘锡庚、刘宝相;一九七二年以后,被聘外出传授种瓜技术的还有:阎金波、阎贵成去重庆附近的巴县;刘金荣去贵州水城。他们都是七十岁上下的年纪,由于勤勤恳恳传授技术,都受到当地有关机关的嘉奖,为德州赢得了荣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德州西瓜的质量、产量和种植面积较前又有新的提高和增加。
  现在,五里庄一带的种瓜老手,正在为提高德州西瓜的质量下功夫。

附注

附注: (1)“喇嘛瓜”。这个名称没有实际根据。是德州人因瓜种从西边得来,而随意取了这个名字。 (2)内庄。大门里的买卖,不设门市部,只批发不零售。 (3)喀喇。古代一种最细的呢料,是新疆、西藏地方的著名产品。明、清宫廷内部和大官僚家庭用作衣料。 (4)瓜场。是一段地的名字,这段地因种瓜而名曰“瓜场”。 (5)韩家瓜棚。瓜棚的掌柜的,就是德州著名的“德州趴鸡”制作者韩世公。他不仅是制趴鸡的名师,还是一个鉴别西瓜的能手。 (6)曹锟与马良的战争。这次战争,是历史上所谓“直皖战争”的一个局部战斗。 (7)两次直奉战争。是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和奉天军阀张作霖在山海关、天津、北京一带的两次战争。 (8)弓富魁与张宗昌的战争。这次战争是北伐战争的一个局部战争。 (9)中原大战。是指冯玉祥、闫锡山在山东、河北、河南对蒋介石的战争。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文记述了山东历史文化事件,其中包含沂水县对崮顶抗日血战纪实、忆肖永智政委、胶东行署主任王文同志革命活动片断、忆张少溪烈士、抗战初期滕县战役亲历记、小雪村毙敌少将中岛荣吉、王銘章殉国目击记、忆抗日将领方淑洪、缪澄流通敌与常恩多起义、王道起义始末、我在青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工作的回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孟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德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