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523
颗粒名称: (二)古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8
页码: 149-1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平阴县古遗址的情况。其中包括周河遗址、陈洼遗址、张庄遗址、邿邑故城遗址、斗祭台遗址、北安故城遗址、姜女坟遗址等。
关键词: 平阴县 文物 古遗址

内容

周河遗址
  周河遗址,位于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村北的高台地上、狼溪河上游,狼溪河流域的山间谷地,总面积25万多平方米。这里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自古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在仅十几公里的狭长地段内,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竟有15处之多。周河遗址以面积大、时代早、延续时间长而著称。由采集到的标本考证,从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一直延续到奴隶社会的夏商周春秋战国又延续到封建社会的秦汉。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由山东大学考古系于1998年进行试发掘。发掘报告尚未发表。从遗址西侧、北侧临河的遗址边缘断崖上看,文化层厚1-2米不等。地表文化层在村民挖树坑、修地堰时受到破坏,暴露出大量的灰坑、烧坑、烧土块及石器、陶器残片等。另外还有陶拍、纺轮、骨针、石磬、石磨盘等。最能反映文化特点的是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夹砂陶质地较软,多呈黄褐色;泥质陶则火候高,陶质硬,色泽以红或红褐色为多。纹饰有堆纹、篦划纹、乳钉形纹、指甲纹、锥刺纹等;还有少数的带状纹。堆纹常以数条窄短的泥条成组排列,构成各种纹样。特别具有带状彩纹的红顶钵(残片),则是北辛文化的典型特征,据考证年代在7000年左右,在平阴尚属首次发现。
  还发现大汶口文化的鼎足、镂孔豆柄等大量夹砂红陶和混质红陶片,并有少量硬质白陶;发现龙山文化陶鬶代足、鬼脸鼎
  足等大量炊器、盛器残片。
  该遗址发现的最晚的文化内涵为汉代。经过遗物进行分类研究,该遗址自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汉代,延续7000多年,并且中间无缺环。是济南地区与鲁西南交界处的一处宝贵的史前遗址,对研究平阴地区史前至汉代的经济、艺术、人类活动等,是一部极为珍贵且没有缺页的教科书。
  陈洼遗址
  陈洼遗址,位于平阴县玫瑰镇陈洼村西。遗址东靠陈洼村民住宅,南临深沟,西靠山坡,保护范围约6000平方米。1995年12月,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是平阴时代早、面积较大的重要遗址之一。现场采集的文物标本,时代最早、最具特色的色属红顶碗陶片,另有大量的夹砂泥质红陶,釜形鼎足,深腹圆底罐残片,平底钵和支座等。陶器纹饰有堆纹、划纹、锥刺纹等多种。出土的磨制石器有磨棒,石斧等石器,为褐绿色花岗岩。这些遗物为北辛文化遗存。另外,还发现一定数量的大汶口文化遗物。此处属北辛文化至大汶口文化时期居住遗址。
  对于研究平阴的史前文化,研究新石器时代平阴聚落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张庄遗址
  张庄遗址,位于平阴县玫瑰镇张庄村西,距县城10公里。1973年文物普查时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在小山包顶部的高台地上。当地村民称之为朱家台。东距张庄联中100米,南300米处是玉带河,西距斗祭台遗址1.5公里,距北辛庄800米。遗址四周被辟为梯田。遗址上建有一条水渠,破坏严重。现存遗址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5米,面积约7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较厚,深达2-4米不等,已暴露地面。遗址及周围的梯田的土均呈灰褐色。从断崖可见,文化层内包含物非常丰富。各类陶器的残片、磨光石器、兽骨、蚌壳等物,随手可得。采集的石器有:石斧,长20厘米,上窄下宽,最宽部7厘米,厚4厘米,仅刃部有磨制痕迹。石镰数枚,均背厚刃利。石凿残段,长13厘米,扁圆柱体。石器均为褐绿色大理石质。陶器有灰夹陶鬲,瘪裆袋足,短粗柄圈足陶豆,卷沿圆唇黑陶口沿,粗绳纹,刻划纹陶片等物。在大量的灰陶、红陶残片上,发现有刻划纹饰。另采有鹿角、蚌壳、兽骨等物。1988年,文物复查时,发现有红顶碗残片,证明有北辛文化遗存。
  该遗址的时代从北辛文化,一直延续到商周晚期,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期的居住遗址。
  邿邑故城遗址
  邿邑故城,位于东阿镇小屯村西,距县城15公里。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遭受人为破坏,1973年文物普查中,改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西1500米临黄河,即古济水古道。东紧靠停山,处在依山傍水的险要地带。同时,也是古代水陆交通枢纽,群雄争战之地。据《平阴县志》古绩卷中载:“春秋襄公十八年,栾盈以下军克邿。杜注,平阴西有邿山。续考古录云,今名停山,在城西三十里。”《康熙字典》释“邿”字:“……山名,魏绛栾盈以下军克邿。平阴西有邿。”故遗址谓之邿邑故城。
  遗址处东邿山的顶部,遭受人为破坏严重,已看不出城址。遗址西北部因开山取石,破坏掉大部分,其它三面也辟为梯田,将文化层多数破坏掉。现存遗址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文化层南部向阳坡较厚,深约2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灶坑、红烧土块、红灰陶器残片、兽骨、蚌壳等物。并偶可见磨制石器。采集到的标本有:石斧、素面尖细红陶鬲足、口沿平直、浅腹外饰凸弦纹的灰陶豆盘,饰绳纹和附加堆纹的红灰陶片、扁凿形红鼎腿等物。据此考证,此居住遗址的年代上限是岳石文化,下限在战国。
  杨书杰
  斗祭台遗址
  斗祭台遗址,位于玫瑰镇王镐店村东,距县城13公里,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斗祭台在明清时就以古迹载人《平阴县志》。志中云:“斗祭台,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康王墓之东西二台相对。”“康王”指西周康王姬钊,此墓已无痕迹。“二台”指西台斗祭台(俗称杨家台),东台朱家台(俗称朱家咀,即张庄古遗址)。当地有“朱家咀、杨家台,康王墓中间埋”之说。“斗祭台”之名即由“康王墓中间埋”,东西二台相对,取争相祭祀之意而得。
  此遗址处在依山傍水的向阳坡地,北距山300米,南距玉带河200米。济菏公路沿遗址东南而过。遗址呈突兀而起的椭圆形高台地。现状破坏严重,西部及东部各挖进20多米,建有房屋及石灰窑。现存遗址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文化层由东北向西南渐深,浅者2米,深者5米。文化层中的遗物很丰富,有大量的灰坑、灶坑、兽骨、蚌壳、磨制石器、陶片等物。采集到的陶片有刻划纹灰陶簋圈足,绳纹高瘪裆红灰夹砂陶鬲足,外折方唇鬲口沿等。石器有磨制石斧、石凿、石铲,另有骨质箭镞、鹿角、兽骨、蚌镰等物。
  据所采集到的标本分析,最早属岳石文化,多数为商周时期的遗物,此处是商代早期至西周时期的居住遗址。
  杨书杰
  北安故城遗址
  北安故城原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文物复查中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6月平阴县人民政府公布保护。1982、1988年两次对该遗址进行复查。
  北安故城遗址在安城乡安城村东的高台地上,当地人俗称“土台子”。遗址南北长130米,东西宽70米,大部完整,西南角处村民取土挖去约200平方米。从四周断崖可见,暴露大量陶片、灰坑、窑坑等遗迹。文化层3至5米不等。调查采集到的标本有:红夹沙陶鬲足、鬲口沿,红陶鼎足、双唇小口灰陶罐口沿、磨制石铲、灰陶豆柄、鹿角等等。
  平阴县志载:“北安故城,《续考古录》云:在县城东10里,今安城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济北王宽,自到死,国除,为北安县,后并入庐。按:庐,在今长清。两汉俱有庐县,济北国除,则宽所都非庐”。《辞源》“济北”条云:“地名。汉文帝封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治庐故城在今长清县南”。前几年发现的双乳山济北王墓(今长清境内)距此不过三十里之遥。根据上述记载及地表遗迹,可以认为这里是汉代北安故城遗址。这里的文化层包含物以及采集到的标本可早到商代前期,历春秋战国一直到汉。
  杨书杰
  姜女坟遗址
  姜女坟遗址位于洪范池镇谢庄村南600米处。东距于慎行墓址250米,西临狼溪河。处于山涧狭谷地带。因常年冲刷,遗址现为高出地面10--12米的椭圆形堌堆,当地俗传为“姜女坟”,实际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址。
  遗址是一个南北70米、东西35米的椭圆形台地。从断面可见,文化层深达8米,不规则叠压关系,有灰坑、灶坑,白、红、黑陶器物残片,兽骨、蚌壳、石器等遗物。1957年中央考古所山东考古队曾在此发掘,终以大汶口文化名之。这里除了发现大汶口文化彩陶以外,还发现蛋壳黑陶器物残片、磨制石器、红陶鬲足、石镰、石斧、石镞、陶鬲口沿灰陶片及兽骨、蚌壳、骨锥等等。
  1998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专家,又对其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器物。从发掘的情况来看,此处遗址最早为大汶口文化,后为龙山文化。该遗址由平阴县人民政府于1980年公布为平阴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乔修罡

知识出处

山东平阴风物志

《山东平阴风物志》

出版者:中国戏剧出版社

平阴山河壮美,景色宜人。黄河如玉带流经全境,浪溪河碧绿如黛,美丽无比。洪范泉池个个吐珠散玉,常年流淌。大寨山、云翠山挺拔秀逸,林深藏幽。翠屏山山峦叠翠,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甚多等等。经过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它已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它是一部辑录平阴百科资料的新型的地方志书。这本书含地理概貌、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文物集锦、文化艺术、土特名产、乡风民情、城镇建设、历史名人、名人与平阴十个部分,旨在真实地介绍平阴。读此书会使你进入琼林仙境,解读一幅幅美妙绝伦的风景画。

阅读

相关地名

平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