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部副主任到教育厅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438
颗粒名称: 从政治部副主任到教育厅长
分类号: K827
页数: 5
页码: 123-1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何思源为北伐军的副主任并兼代主任随政治部的宣传队一起进了济南担任教育厅长的具体情况。
关键词: 何思源 政治部 教育厅长

内容

一九二八年初,北伐军已接近山东的时候,蒋介石要戴季陶从中山大学的高级知识分子中物色山东人,准备随军入鲁。于是戴季陶便推荐了何思源,并在给蒋介石的推荐信中,对何大加赞誉,推崇备至。何拿着这样一封介绍信,去见了蒋介石。于是蒋发表戴季陶为北伐军的政治部主任,何思源为副主任并兼代主任,何由南京到徐州,不久就进入山东。
  一九二八年五月二日,何思源随政治部的宣传队一起进了济南。但日本向以山东为他们的势力范围,奉、鲁军阀是他们卵翼下的工具。在张宗昌还没有从济南撤退以前,日本便以“保侨”为借口,出兵控制胶济铁路,并占据济南商埠一带,企图阻挠北伐,挽救即将崩溃的奉、鲁军阀势力。五月三日,日军在济南大规模屠杀中国军民,造成“五三”惨案。何思源跟随蒋介石由济南仓皇撤退到兖州。济南和胶济铁路遂暂时为日本占据。国民革命军越过济南继续北伐。不久,山东省政府在泰安成立。这时蒋介石对何思源说:“华北情形复杂,我把你留在山东,担任教育厅长。”从此,他便开始执掌山东的教育大权。
  当时冯玉祥的西北军在山东占很大势力,所以第一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是冯系的石敬亭,不久又换了冯系的孙良诚。但后来西北军由山东撤走,到一九二九年日军撤退,山东省政府由泰安迁驻济南的时候,主席一职,已经是陈调元的了。
  陈调元担任主席以后,据说曾有意更换教育厅长,何思源也曾主动请辞。但当陈调元去谒见蒋介石的时候,蒋当面指示他不要动何。所以陈回来以后,只好对已主动请辞的何思源表示恳切慰留,要他继续干下去。
  一九三〇年汪、阎、冯联合反蒋,冯玉祥的西北军和蒋介石的中央军在河南大战。原为冯系的韩复榘,背冯投蒋,由河南进入山东,继陈调元而担任了山东省政府主席。
  由一九三〇年至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是韩复榘长时间统治山东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何思源教育厅长的位置,曾受到过几次来自各个不同方面的冲击。第一次来自刘涟漪,刘是当时国民党山东的党务领导人,何思源是山东省党部委员。刘涟漪权势大,野心也不小,他对教育阵地也想插一手,于是和何发生矛盾,对何进行排挤。但刘当时气焰很高,树敌甚多,更开罪韩复榘,一度被韩扣押。刘受辱于韩,更迁怒于何思源,愤而向“中央”进行控告,要求撤销何的省党部委员职。刘涟漪既然为韩复榘所不满,只有离开山东,被调到安徽当党官去了。不过刘的能量也算不小,曾鼓动安徽、浙江的省党部通电,要求对何思源撤职查办,但没有发生什么实际效果。
  第二次对何的冲击来自张苇村。在刘涟漪之后,把持山东党务最久的是张苇村。张苇村在山东的劣迹、罪恶和引起的民愤,较之刘涟漪,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他比刘狡猾,他是不触犯韩复榘,对韩左右的人也尽力结纳,借以取得韩之信任和支持。从刘涟漪到张苇村,何思源和省党部的矛盾总不断发生,因此南京“中央”的党也对他非常不满,一再施加压力。张苇村有一个时期也对教育阵地发生了兴趣,策动他的帮伙,对何进行攻击,一时相当紧张。一九三五年一月,张苇村在济南进德会,突然被刺身死。对于张苇村被刺杀的背景,当时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可谓“议论纷纭,莫衷一是”。但不管怎样,他既已死,则他的倒何运动,自然就风消云散了。
  第三次冲击是山东省内外教育界的一些人,以在南京的丁维汾为后台,攻击何思源把持山东教育,以“六中、北大、哥伦比亚”为用人标准,是一个以树立私人帮派体系为能事的大学阀。多方搜集有关何的材料,大肆宣传,并到南京请愿。内中有一部分人,后来对何妥协,得到一定的工作安置,也就安静下来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事件,都属于过去所谓“政治”圈子里互相排挤倾轧,争权夺利的性质。但在何思源任职期间也曾发生过一次与以上事件性质完全不同的风波。一九二九年曲阜省立第二师范演出话剧《子见南子》,触怒了“衍圣公”府。社会上有一般“卫道”之士,也以为这是侮辱“圣人”;甚至“党国要人”张继、孔祥熙辈也“仗义”而出,替孔府撑腰。教育厅当然首当其冲,大受责难。但这个剧本的作者是林语堂,公开发表在鲁迅主编的《奔流》上。曲阜第二师范不过把它搬上舞台,演出了一下,充其量也只是在一个省立学校发生的事情,很难说教育厅有什么直接的责任。这一事件在当时之所以成为轩然大波,在社会上引起争论,是由于这反映了旧与新、封建与反封建、尊孔与反尊孔等两种社会势力的斗争。尤其在山东曲阜,“衍圣公”府所在之地,更是一个尖锐、突出而且敏感的问题。那时旧的反动势力还是强大的,最后以第二师范校长宋还吾调回教育厅,以平息“孔府”之怒,缓和旧势力之责难,而结束此案。
  实际上单就当时的教育工作,以及教育界的各种情况而论,所有上述反何势力,都不比何思源更高明,或更令人信服。无论是刘涟漪也好,或张苇村也好,都只是一些显赫一时的党棍,不学无术,行为也无可称道,对于教育更谈不上内行。若山东的教育事业真落到他们或他们的帮伙手里,后果只会更糟。至于攻击何的用人标准是“六中、北大、哥伦比亚”,多少倒是有类似的事实。那时教育厅的工作班子中,虽不一定都是“哥伦比亚”,但英、美留学出身的人确有几个。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出身的人也不少。尤其省立中等学校的校长,师资中北大、师大出身的人更多。但那时北大、师大是全国尤其华北最好的高等学校之一,培养出来的人也比较多。这些人在山东教育界起了一定的作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那一个历史时期的山东教育,比之过去任何时期,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因为那时有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在当时来说安定、有钱、师资水平,也比较以前有进步,这一切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汇编的文史资料,记述了苏鲁支队参加开辟邹滕东抗日根据地经过,鲁西北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的诞生,鲁西茌平地区游击战瑣忆,鲁南动委会和抗协自卫军的前前后后,国民党第五十九军临沂抗战纪实,国民党第四十军抗击日军防守临沂的经过,营救美国飞行员纪实,缅怀德籍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同志等重要历史事件及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岚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戴季陶
相关人物
何思源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