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芝酿酒业及景芝酒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434
颗粒名称: 景芝酿酒业及景芝酒厂
分类号: K295.2
页数: 7
页码: 112-1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景芝镇素享酒乡盛名,酿酒工艺世代相传,景芝酒厂被授给产品质量先进企业的荣誉称号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景芝 酿酒业 酒厂

内容

“三产灵芝是宝地,一条浯水是酒泉”
  景芝镇素享酒乡盛名,当年酒坊的大门上多贴有上面的对联,门口再挑出宝瓶形的木制酒望子,望子下面缀以红布,临风摇曳,以招徕顾客。这副对联的含义,既道出了景芝地名的由来,也反映了景芝酒与当地风土的关系。景芝镇之所以称为“景芝”,相传在北宋景祐年间,景芝西南方的丛林榛莾中数次出现过灵芝草,因此取名景芝。其含义是景祐年间灵芝献瑞。景芝西面有浯河绕流,河水清流激湍,藻萍映绿,其缓流清浅处,水净沙明。汲水烹茶,则清冽甘爽;引流酿酒,则酒香浓郁。因此有“一条浯水是酒泉”的传说(或将“酒泉”写作“财源”)。
  浯河是潍水的支流,谚语说:“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景芝酒之所以出名,与当地的水脉和水的成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当地传说:“景芝的水里含有三分酒。”当地最有名的酿酒用水,是一棵大松树底下的一口古井,这口井就座落在景芝酒厂厂址之内。
  景芝酿酒工艺,世代相传已有六百余年。据安丘县志记载说,明初洪武年间,即年缴纳酿酒课税银子“一百锭四贯”,按一锭合十两纹银计算,百锭当是千两之多,可见当时酿酒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景芝酿酒业在解放前,采用的是传统古老落后的手工操作工艺,酿酒的现场称之谓“烧锅”,烧锅的主持人叫做锅主。锅主拥有一些酿酒用的简易工具。发酵用的大缸,蒸酒用的锡锅,大铁锅和木制甑甑桶,还有扫帚、木锨之类。烧酒工人全是临时雇用的破产农民,多时二十人上下,少则七八人,具有小规模手工作坊的形式。锅主要承包各酒店来料加工生意。那时全镇有烧锅约二十座,大小酒店两百余家。当时所产的酒,是以麦曲、高粱为原料酿制的,故曾称之为“景芝高烧”,就是现在景芝白干的原称。景芝高烧以其味香酒醇,质地纯净并且具有独特的芝麻香风味而驰名。俗有“开坛三里香”和“饮时不知醉,出门迎风倒”的赞誉。清代初时的著名文学家王筠(号箓友)家居景芝镇西南十五华里之宋官疃村,他喜嗜景芝酒,因之留下了一“一壶景芝酒,半篇《说文》出”的佳话。
  当时景芝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是这样的,将土池和大缸内发酵到期的酒醅(没过滤的酒),用木锨装进甑桶,甑桶下面是盛水的大铁锅,锅下是加温的地坑炉火。甑桶上放锡锅,因为铁锅在下,锡锅在上,因此术语又称“底锅”和“浮锅”。浮锅相当于现在的冷却器和甑盘,其外形如无盖圆桶,桶底如半个皮球,球面外凸朝上,凹面朝下,凹面周边又有捲沿的沟槽,浮锅上装冷水,随着地炉生火,甑内酒醅升温,酒气上升至锡锅球面,遇冷时,酒液沿锡锅球面下流至捲沿沟槽,顺出酒口流入承接器——酒篓。浮锅水的冷却水热了就要更新,并设专人坐在锅旁手持木板不停地搅动,以免冷热不均。
  当浮锅内换上第二锅水时,刚开头流出的酒质量最好,这就是所谓的“二锅头”酒,既无头锅酒的浓烈之味,也不象后几锅的酒香味递减,末了流出的含酒成份极少,称之为稍子水。
  抬下浮锅,抓紧出甑,再装进新醅,将出后的热糟用木锨扬开散温。挑水,主要是接连不断地从井中取水,这一连串的操作,全是紧张地抢时间劳动,工人们在高温下赤脚光体,干活时胸前仅围一块能遮蔽下体的腰布,劳动者终日汗流浃背。
  这样劳动的生产现场,是在极简易的场棚内,故烧锅也叫场子,干场子的工人,多系没有完全脱离农业经济的雇佣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资少,地位低。对酿酒工人,俗称之为“烧包子”。当时描写酿酒工的生活,有这样一首歌谣:
  当锅主的坐吃穿,
  当把头的跑跑颠颠,
  扬掀的气喘连连,
  挑水的压得对虾一般,
  一年来少吃缺穿,
  腰布一收砸了饭碗。
  以上歌谣,反映了当时落后的生产方式,也反映了酿酒工人沉重的劳动和悲惨的生活。在解放前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成,一个酿酒工的劳动收入,还能勉强维持三四口人的最低生活,遇上灾荒年景,粮食涨价,则难免饥寒交迫。有的日子干一天的工资,仅能换回两斤谷子,特别是由于这种行业的笨重劳动强度大,历来被人们视为“既不养小,又不养老”的行业。小刘把头之死的悲剧是有其代表性的。据景芝酒厂退休老工人赵贤超等人座谈时,提供得材料说:小刘把头死于一九四二年,当时已六十余岁。因为他从二十岁左右就当上了烧锅的把头,所以人皆称呼小刘把头,而真名字却被遗忘了。
  小刘把头早年丧父,与其母艰苦度日,在十四、五岁时,就托人说合到烧锅场子里干活。锅主让他干成年人的活,只管三顿饭不给工资。由于小刘把头咬着牙吃苦干活,虚心好学,年轻时就当上了把头,中年他娶妻成家,生了两个孩子,于是负担日重,难得温饱。“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华,又遇上荒年,小刘把头年老腿痛,因受不住饥饿和疾病折磨,就偷着悬梁自尽了。
  小刘把头之死,启发了工人的觉悟,由此促成了一年后的酿酒工人有组织地向日伪商会进行的经济斗争。
  一九四三年日伪统治时期,物价日涨。当时工商家组成的商会虽规定了烧七甑活(需劳动十个小时左右),每人平均十几个鸡子钱,等到发工资时却不值半数。当时景芝镇十五座烧锅的工人都推出了代表,以杨莘全为首组成了十五人的请愿团,向日伪商会请愿要求增加工资。他们一方面要求见会长讲理,一方面在生产上怠工。连去商会三次,终于迫使商会会长赵可轩答应增加百分之五的工资。尽管增加不多,但总算胜利了。这些分散的手工劳动者,能够自发地组织起来进行斗争,这在景芝数百年的酿酒史上还是第一次,初步显示了酿酒工人的力量。
  景芝镇在解放前约有两千余户近七千人口,镇虽不大,却因产名酒而闻名,更因地理位置处于诸城、高密、安丘三县的交通要道(解放前行政区划属于安丘、高密两县管辖。解放后,全部划入安丘境内),因而商业比较发达。据《中国地名大辞典》记载:远在明万历年间,景芝镇就“商业繁盛,产白酒颇著”,当时封建政府即派驻官员设有通判,清代则专驻有县丞,俗称谓“老二衙门”。这些官吏除管民政、司法之外,还管理市场,征收课税。旧社会,景芝有一种畸形繁荣的状况,来往贩运酒的商人车载、畜驮、肩挑者络绎不绝;蒙古的骆驼队也不时在街头响起丁零的驼铃声。景芝酒除畅销本省之外,还远销于东北三省、蒙古及江南等地。青岛、济南、大连、上海、南京等各大城市皆有出售景芝烧酒的招牌。正因为酿酒售酒的生意兴隆,因而其他商业和服务行业也应时兴旺起来,这里有大宗籴粜粮食的交易场子,有旅馆、客栈、菜馆、饭店和五行八作等行业。每当阴历的逢五排十之日是景芝集市,四面八方上市赶集的人摩肩擦背,达数万人之多,特别进入腊月后的年前大集,街市人满,道途往往为之阻塞。
  景芝镇于一九四五年解放,由于国民党对解放区实行“围剿”、“封锁”政策,景芝酒业一度萧条。一九四八年四月十五日正式建立了国营生产销售景芝酒的企业,开始称“裕华酒店”后又改称坊子烟酒总店景芝分店,昌潍酒业专卖处景芝分厂,昌潍实业公司景芝酿酒厂,于一九五四年正式定名为山东省安丘县景芝酒厂。
  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三年,生产单一品种景芝白干,年产量三百吨左右。一九五四年又增添了以薯干为原料的景芝白酒,当年产量是四百二十二吨,加上粮食酒共生产八百三十八吨。一九七一年又研制成功景芝特酿酒。在这以前,粮食酒的生产流程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到一九七七年,经过多次科学试验,并参照外地用机械生产的经验,景芝酒厂自行设计了一整套工艺流程和机械化生产的设备,并建成了第一个粮食酒固体发酵机械化年产千吨酒的大车间。从此彻底改变了古老、落后的生产方式,打破了酿酒业历来流传的“名酒不赶老法”的思想禁锢,使生产力走向了飞跃发展的新阶段。
  一九七九和一九八〇两年又连续建成了第二、第三两个千吨机械化大车间。一九八一年粮食酒的产量是三千七百五十四吨,总产量为一万零四十吨,为解放初期一九四九年的三十三倍。从薯干酒的液体生产到粮食酒的固体生产以及包装工序的洗瓶、装酒、压盖等全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一九八一年轻工部召开了粮食酒生产机械化生产选型会议,选中了景芝酒厂的设备流程作为轻工业部制造标准设备的蓝本之一。
  近几年来,由于景芝酒厂认真贯彻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努力挖掘了老企业的潜力,取得了连年增产、增收的经济效益。从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一年的三年中,各种饮料酒平均每年递增一千五百吨,向国家提供的利税积累每年递增一百九十万元。一九八一年实现利税总额是一千零五十八万元,为一九四九年的一百二十二倍。一九四九年的工人数为一百零一人,到一九八一年增加到五百八十人。劳动生产率由一九四九年的人均二千五百七十四元至一九八一年增长到三万四千一百五十二元。
  为了使饮料酒的品种更新换代,三十年来,景芝酒厂也作了不懈的努力,除了省级三种优质产品景芝白干、景芝白酒、景芝特酿之外,还生产了人参酒、樱桃酒、三香酒、全蝎酒、景芝佳酿酒、景芝老窖酒、谷香酒、景阳春酒和四喜提篮酒等十几个品种。最近,酒厂又研制成功了低酒度的特级景芝白干。
  若干年来,景芝酒厂由于不断加强了科研工作,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使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景芝白干历来享有山东名酒的称誉,一九五九年经国家鉴定,列为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的展品之一。一九八〇年又由省府命名为省优质产品,销售于国内二十二个省市。驰名海外的至宝三鞭酒,就是由景芝白干为主要基酒配制而成的。
  景芝特酿系采用小麦、玉米、大米、糯米和高粱等五种粮食酿造的,为我省生产最早、产量最高的浓香型的白酒,也是省优质产品之一。其精制品称为景阳春,酒质芳香浓郁、柔和爽口,回味悠长,于一九七四年列为国家出口产品。该酒包装瓷瓶设计别致新颖,并绘有武松打虎画及酒诗,一九八一年轻工业部授予包装装潢优秀设计奖,受到国内外饮者的赞誉。北京饭店评酒专家商定列为国家宴会用酒之一,日本朋友誉之为“山东茅台”。
  景芝白酒系薯类酒,由于景芝酒厂充分发挥了拥有大量粮食酒糟的优势,利用酒糟再加适量麸曲发酵对原产白酒进行串香,就有了气香味正的粮食酒气味,受到省内外广大用户的好评,河南的濮阳,河北的衡水都不远千里驱车来厂购酒,近几年来一直供不应求。一九八〇年参加全国薯类酒评比,裁评景芝白酒是优质产品之一,吨酒成本为全国最低水平。
  由于主要产品都是省优质产品,景芝酒厂于一九八一年,也由省委、省府授给产品质量先进企业的荣誉称号。
  景芝酿酒业世代相传,经六百余年的沿革,特别解放后三十余年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无论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产品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由过去分散落后小规模的烧锅已发展成为年产万吨机械化生产的大型酒厂。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汇编的文史资料,记述了苏鲁支队参加开辟邹滕东抗日根据地经过,鲁西北抗日游击第一支队的诞生,鲁西茌平地区游击战瑣忆,鲁南动委会和抗协自卫军的前前后后,国民党第五十九军临沂抗战纪实,国民党第四十军抗击日军防守临沂的经过,营救美国飞行员纪实,缅怀德籍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同志等重要历史事件及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赵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