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的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379
颗粒名称: 小清河的回顾
分类号: K250.652
页数: 18
页码: 149-16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就山东来说,小清河是一条很重要的河流,除航运、灌溉、排涝以外,还可以供给下游沿河各县居民的饮水,的确是利多而害少。这固然是自然形势所形成,但历代劳动人民治理的功绩更是不可泯没的。按现在的地理条件来看,济南以东,淄河以西,必须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河流以宣泄泰鲁两山脉以北、黄河以南的泉水和沥水,方可以免除这个广大平原的灾害。因此,小清河的形成是完全必要的。
关键词: 山东 小清河 宋文田

内容

就山东来说,小清河是一条很重要的河流,除航运、灌溉、排涝以外,还可以供给下游沿河各县居民的饮水,的确是利多而害少。这固然是自然形势所形成,但历代劳动人民治理的功绩更是不可泯没的。按现在的地理条件来看,济南以东,淄河以西,必须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河流以宣泄泰鲁两山脉以北、黄河以南的泉水和沥水,方可以免除这个广大平原的灾害。因此,小清河的形成是完全必要的。考诸以往,黄河多次夺大清河故道,其中最长久者二次(一在金昌明五年,一在清咸丰五年)。黄河如在济南、济阳之间右岸溃决,则小清河流域必然有所淤垫,以致宣泄不畅而需要疏浚。所以小清河和鲁北其他河流一样,受黄河的影响很大,历代也进行了一些治理。周秦以前无可考证,从汉朝到清朝,记载着和小清河有关的资料的书籍颇多,其著者有汉朝桑钦所著的《水经》,后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元朝于钦所著的《齐乘》,清朝胡渭所著的《禹贡锥指》,以及《山东通志》等书。兹参考古籍所载,对小清河的历史略作叙述。叙述的意图是为了说明小清河名称的起源,河道的沿革和历代治理的情况。现在从事水利工程者都忙于勘测设计及施工等,无暇浏览古书,且资料散载各书亦不便于阅览,故择要述之,以节省愿作考证者的时间。至于遗漏及错误之处,则有待于阅者的补充和订正。
  据自汉朝至隋朝的书籍所载,鲁北的主要河流有三,济水最南,漯水居中,黄河最北,并无以“清”称者。战国策所载,燕王对苏代说:“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只以清浊二字分别形容济黄二水,并非用作专名。至唐朝杜佑才说:“东平、济南、淄川、北海(济南是汉朝郡名,其他都是唐朝郡名)界中,有水流入海中,谓之清河”,则清河之名当自唐朝开始。这本是济水故道,为什么不称济水而称清河?原因是:东汉以后,黄河改道从河南省滑县东北流,经过河北山东两省入海。济水在河南境内已经注入黄河,同归于海,这样河南境内已无济水;而山东境内的菏泽、汶水等,仍循济水故道汇流入海,故唐人改称清河以别于古之济水。到了宋朝,又有南北清河的名称。宋朝熙宁十年(1077年),黄在澶州(濮阳)决口,徙而南流,又东流汇于梁山泊后分为二派,一派合南清河入淮,一派合北清河入海。南清河即古泗水,而北清河虽然自东阿至历城一段仍为济水故道,但自历城折而东北流,所经济阳、齐东、青城(皆旧县名)诸县,都是古漯水所行,至于蒲台以北乃故黄河所经。宋朝南渡以后,清河又有大小之分,这是从伪齐刘豫时期(1130—1137年)导泺水东行开始的。胡渭说:“清河(北清河下同)所行原来是济水故道,不知何时从历城东北决口,北流入济阳县境和漯水相合,而清河之名就掩盖了漯水。由于地势是南高北低,故济阳之流日盛,则章邱之流日微;刘豫时期乃筑堰于泺水旧入济处,拥水东流以益章邱之流。”按刘豫时期所筑之堰名下泺堰,其作用是使泺水分流。堰以南称小清河,北清河乃改称大清河。这样大小二清河的名称就确定了。到了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故道入海,嗣后泺水就根本不能入黄,泺水之名遂废,而大清河仅存戴村坝至东平湖一段,于是小清河之名遂独着于山东。
  济南诸泉之水都流入小清河,但以趵突泉为最大,故可以说小清河发源于趵突泉。济南多泉的原因,是由于济南以南诸山是水成岩,且地势是南高北低,故地下水流的方向为自南而北;流至济南以北为不透水的花岗岩所阻,不得在地下继续畅流,一遇可能之处,即涌出为泉。清朝末年,在睦里庄建有水闸一座,玉符河盛涨时则关闸门,使水北流入于黄河;水小时则开闸门,使水东流入于小清河,至五柳闸与趵突泉水相会。这样,就又为小清河开辟了一个来源,但流量甚微,只能当作补充水量看待。
  现在小清河所经,自睦里庄以东,为历城、章邱、齐东、邹平、长山、桓台、高苑、博兴、广饶等县(为了易于和古书所载作比较,故仍用旧县名,下同),都是古济水所行。清朝之言地理者,如胡渭、阎若璩等,均有明确之考证。兹引用水经及郦注记载以说明之,并考证其支流:
  济水又东北流,右岸会玉水(即玉符河)。(水经)郦注说:玉水发源于太山朗公谷,谷旧名琨瑞谿,故亦称琨瑞水;西北流经玉符山,故又称玉水;又西北流经祝阿县故城(在长清县东北)东,野井亭西,俗称此水为祝阿涧水,北流入于济水。(水经注卷八,下同)按今之玉符河在仲宫镇以上收纳锦绣、锦阳、锦云三川之水,西北流,至北店子入黄河。
  济水又东北流,泺水注入。(水经)郦注说:泺水出历城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即趵突泉)。因为泉源处有舜妃娥英庙,故又称泺水为娥姜水。泺水之东为大明湖,北流注于济水。入济之口,名曰泺口。
  济水又北流,经华不注山(即华山)。(水经)郦注说:华不注山下有华泉,北流二十里,注于济水。按现华山下已无泉,当系地面淤高,故泉不得出。
  以上所说的济水,其故道是现在黄河从北店子到盖家沟一段,以下乃与现在小清河所经在同一地区。
  济水又东北流,经台县北。(水经)郦注说:巨合水发源于鸡山,西北流经巨合故城(在历城县东)西;又西北流,至平陵城(即今平陵城)会武原水,武原水发源于谭城(在历城县东南七十里)南的平泽;又西北流经台县故城(在历城县东北三十里)南;又西北流,白野泉注之,白野泉水发源于台城西南的白野泉;又北流注于济水。按现在巨野河在鸭旺口入小清河,巨野河是巨合水与白野泉水会流后的名称。又按巨合水发源于章邱县西南长城岭拔槊泉,北流至历城境内入小清河,则长城岭与鸡山,当系一座山古今名称不同。
  济水又东北流,过菅县南。(水经)郦注说:济水流经菅县故城(在章邱城西北二十里)之南,纳百脉水(亦名淯河,即绣江河)。百脉水出土鼓故城之西,源方百步,百泉俱出(即今明水以东的诸泉),故名百脉水。百脉水西北流,入于济水。百脉水之东又有杨渚水,经于陵故城西南,西北流经土鼓故城之东;又西北流经章邱县城东;又北流,注于济水。按齐乘上说:章邱县城东七里有杨渚水,亦名獭河(今名漯河,不是前面所说的漯水),獭河出长白山之王村峪,经章邱东北,入于小清河。又按其故城在今章邱县西北二十里的菅县,隋朝改为临济县;唐朝李吉甫所注的元和郡县志上说:临济县的济水在县南二十里,章邱县的济水在县西七十里。则这一段小清河远在济水故道之北。又按汉朝的土鼓县属济南郡,与梁邹(今邹平县)、菅县相邻,在今章邱、邹平二县之间,其故城不知所在。又按于陵故城在长山县西南二十里;长白山
  在于陵故城西三里,相传即战国时陈仲子所隐处。又按小清河有新旧之分:新者在北,即现在之小清河;旧者在南,其上源是獭河,故当时亦称獭河为小清河。獭河出章邱县东南野狐岭,东北流经邹平、桓台会淄河,由广饶之淄河口入海。又一说谓獭河出章邱会仙山。以上述獭河之来源共有三说,是一山三名,或实有三源,待考。
  济水又东流,过梁邹县之北。(水经)郦注说:沈水(即孝妇河)南出长城中,北流至般阳县(因在般水之阳故名,即淄川县)故城西南与般水会。泷水即古时的袁水。泷水又西北流,经梁邹县故城南,又曲折北流经其城西,复北流注入济水。梁邹县之东北又有时水(乌河),西北流注入济水。按孝妇河源出淄博市凤凰山,北流经淄川、长山、邹平,至桓台县东北注入麻大湖;但古时的泷水是直流入济水。又按乌河亦名耏水,又称乌龙河,源出临淄县西南矮村铺,西流入桓台县,又北流入麻大湖,但古时的水是直接流入济水。
  济水又东北流,过临济县南。(水经)郦注说:临济县是周朝齐国的狄邑,后汉永初二年(108年)改名临济。按汉朝临济县故城在高苑县西北,和前面所说的隋朝临济县故城不是一个地方,但据水经所载,俱在济水以北。十六国时,青州人晏谟所著的《齐记》上说:临济县有南北二城,以济水相隔。与水经及元和志所载不符,不知孰是。
  济水又东北流,汇为渊渚,谓之平州。(水经)按今之麻大湖即古时济水所汇成的平州。
  济水又东北流,过利县西。(水经)按今博兴县东四十里,有利城镇,即其遗迹。
  济水又东北流。经乐安故城南。(水经)郦注说:济水东北流至甲下邑南,又东流经琅槐县故城之北,山海经上所说济水……入齐经琅槐东北,就是这个地方。按今广饶县东北一百一十里,有琅槐故城。又按乐安县故城在今博兴县东北,隋朝改乐安为博昌。元和志说:济水在博昌县之北,去县城百步。则隋唐时博昌故城紧靠济水。甲下邑系今何地待考。
  济水又东北流入海。(水经)郦注说:郭璞谓济水至乐安、博昌入海。按乐安本来是汉朝的广饶、钜定二县地,其故城都在今广饶县城东北。后汉将琅槐县并入博昌,故杜预、郭璞都说济水至博昌入渤海。
  据以上所述,可以证明今之小清河所经地区即古济水所行,且主要支流亦完全相同。这个地区乃是黄河泛滥所及,千百年来不知被淤垫了若干次,单就金明昌五年以后而言,小清河即屡浚屡塞。试看现在的小清河,在许多河段中可以看出是人工所挑挖,而非天然河流。证以黄河之变迁,亦可断定济水故道之被淤塞在所难免。在历史所载黄河的六大变迁中,有三次是距离小清河很近:第二次变迁在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决于魏郡(今河南临漳县),决口后之河道在今山东境内黄河之北,而下游则靠近今之黄河,共历一千零三十七年。第四次变迁在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决于阳武(河南阳武县),决口后之河道在山东境内者即今之黄河河道,共历三百年。第六次变迁在清咸丰五年,即现在的黄河河道,迄今已一百二十四年。这三次变迁共计有一千四百一十一年。变迁期间之淤垫固不待言,而每次在右岸决口也可以使济水故道或小清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淤塞。古之济水是否曾经疏浚,已不可考。而自从有了小清河以后,治理之功实历代都有。今据山东通志记载,择要述之。
  前面已经说过,小清河的名称是从刘豫时期开始的,那末,谈小清河的治理也就从那个时期开始罢。齐乘上说:“古泺水从华不注山之东,北流入于大清河。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蜿蜒东北流约五百里,至马车渎入海。”当时海上的盐,沿河州县的货物,都得达于历城。其后长期不治。金朝以前,河道在高苑县城以北,下趋千乘(汉朝县名,故城在高苑县城北二十五里)入海。金朝皇统九年(1149年),改道于高苑县城之南与时水(乌河)相合。元朝重行疏浚。到了明朝洪武初年,始有水患的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修章邱县漯河的东堤。三年,复修历城县小清河的决堤。九年,疏浚邹平县白条沟河(今称长白沟)三十余里。成化九年(1473年),疏浚刘豫时期的故道,皆复其旧;又多置闸所,并开支脉沟,水大则开闸分流以杀水势,旱则闭闸。十一年,因河道淤塞,苦于水陆转运,且大雨时期又患淹没,乃相视地形,准地势高下,从历城疏浚到乐安共五百又二里,使水行故道以退出农田。又在河道以内,置潴水闸以备浅,置减水闸以防溢。共有三十八闸,闸旁各凿月河。嗣后,小清河自博兴而西,以及淯、漯、孝妇诸河又逐渐淤塞为害;历城之东北百里,河道多梗塞,秋雨暴涨,漂没居庐,害及禾稼。嘉靖十二年(1533年)又重浚小清河,历三年而竣工:计从博兴到历城,开小清河故道凡三百里。又疏浚郑潢沟以分新城(桓台)之流,疏浚新河以杀乌河之势。至于淯、漯、孝妇诸河则都流入小清河,因而诸水略平。不久,又塞上流使与趵突泉水断绝,而下游浅隘,仍不免冲决泛滥;高苑、博兴、乐安三邑的地势最下,受患最多。嘉靖二十三年,又疏浚小清河,从章邱到博兴共二百二十五里。在博兴、乐安两县境内,增筑堤岸一百八十余里。并多插柳以固岸之善崩,修铺舍以防民之盗决。对于开通支脉沟以宣泄小清河盛涨之水,新城县人民则竭力主张,而高苑、博兴两县人民则竭力反对,以致终明一代,支脉沟不复议开,小清河亦久废不治。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又疏浚小清河。从章邱经邹平到长山的陶唐口一段,能够通航;但新城地势洼下,水不能泄,盛涨时期清沙泊泛滥横流,沿泊十余村庄尽被淹没。三十三年,方于清沙泊之南岸,筑拥水堤十八里,其患稍减,但未能彻底免除,新城人民屡次请求开通支脉沟,但博兴人民认为:博兴一县,西有浒山泊、清沙泊,南有孝妇河、麻大湖、乌河诸水,而下游只有小清一线之河,实难宣泄,势必另为开浚以分治之。乃相度地势,于小清河之南,得逯家沟故道,下接乐安之预备河,于北有支脉沟故道,下接小清河故道,主张开此二河以免水患。康熙五十七年,开通支脉沟,从高苑之军张口(在高苑县城南二里)起,经过博兴、乐安二县境,会小清河同注于海。是岁七月大雨,孝妇、大清诸河横溢,但小清河无水患。五十八年复开预备河于小清河之南,起麻大湖,穿会城泊东流,迤逦由乐安入海。这样,小清河全河疏浚作为中条,南条为预备河,北条为支脉沟以分杀水势。又于军张口建立石闸,每伏秋淫雨大水,仍于浒山、清沙二泊暂为停蓄,再流入支脉沟。但为期不久,小清正河,从军张闸到博兴县界一段计长四十六里,又被淤塞。博兴县人民复于傅家桥东,塞以土坝。这样,小清河首尾就分为两截;上截承受章邱、长山、邹平、新城四县之水,汇为清沙泊,由军张口入支脉沟;下截另受汉溱、乌河、麻大湖、会城泊诸水,至傅兴之湾头庄入小清河旧河后,经乐安县的新桥,与支脉沟合流入海。至于中间一段四十里,乃形成乾河。
  乾隆四年(1739年),改建军张闸为滚水坝,坝顶低于其南之桑公堤二尺;停蓄于浒山、清沙二泊内之水,以坝为宣泄,不至逆流成灾;水出泊后全趋支脉沟。六年,又开浚支脉沟。三十五年,由于支脉沟与预备河逐渐淤塞,以致诸水散漫东流,乃将二河加以疏浚,并将乐安境内之小清河挑淤培堤,以便二河会合后可以畅流入海。当时认为军张坝以东的小清河故道,久已淤废,故未开挑。三十七年又大发十三县民力以挑淤塞,并培堤埝。其办法是:将支脉沟自博兴县之傅家桥以东,凡沟身逼窄之处加以展宽,以面宽六丈,深七尺为率;近海之处,更加宽深,以畅其尾闾。对于浒山、清沙二泊,则仿运河捞浅之法,除其水草,去其淤泥,俾深广足以停蓄。但对军张坝以下乾河四十里,因为小清河大溜久已移于支脉沟,故未开浚。又章邱境内之小清河,系由万丈口引入浒山泊,直接还河口,而小清河本身则淤废已久。是年乃于万丈口,正引两河并修,使水分流。其自还河口以下至军张坝一段,凡河身淤浅、堤岸卑矮残缺之处,均加浚筑。这样治理之后,小清河水是由河入泊,由泊入沟,由沟入海。但并无显著效果,嗣后仍然是每遇夏秋大雨时行,山洪暴发,水无所泄,漫淹田庐,人民不堪其苦。幸乃章邱以西及历城诸水,尚能北入大清河。到了咸丰五年,黄河北徙,夺大清河入海,同时,小清河槽又被淤垫,以前能够流入大清河的水,复被黄堤所阻,无所宣泄。历城之巨野河,章邱齐东交界之绣江河,都是两岸水淹,半成泽国。下至邹平、长山、新城、高苑、博兴、乐安诸县,悉被其害。于是下游人民则修复堤埝以层层捍御,上游人民则乘机偷挖,日寻械斗,屡次酿成巨案。这时候,清朝官员正以全力对付太平天国农民起义(1850—1864年),对黄河决口且不能复堵,当然更谈不到治理小清河了。
  小清河之大加治理是在光绪年间。光绪九年,曾用银十二万两,并采取调用民力、酌给津贴办法,初步地、分别地治理了小清河上下两游:下游诸水,如孝妇河、乌河、汉溱等,先经过锦秋、麻大、石村三湖,分别入小清河故道及预备、福民二河(实是一河,在博兴名预备河,在广饶则兼名福民河),再由刘王庄到八面镬,汇淄河入海,称为南股。上游诸水,从历城县华山之南,引泺水、巨野河,经鸭旺口史公闸,东汇绣江河;再由绣江河之新开口以南,就漫水现行低洼之处,会獭河、黛溪、猪龙、沙河诸水,由陶唐口、樊家林等处,透过高堤(村名)埝,以达支脉沟;由支脉沟的下游马家楼,取近开通,汇淄河入海,称为北股。故南北两股都是汇淄河入海。这次治理,上自历城,下至乐安出海,共四百八十余里。是年黄河南岸决口,以致支脉沟开挖未能深通,以数丈之沟受无穷之水,势不能容。至于新辟之乐安海口,称为滴滴沟,系属沙土,易于淤浅,且地势高仰,势不能泄。故以后仍然是沟河漫溢,高、博、乐,寿四县一片汪洋。
  光绪十七、十八两年,又治理小清河。这次治理的显著成绩是:开挖了现在的小清河二百又七里,使海口至省城三百余里,一气可通,可为山东分泄山泉诸水的一大干河。十七年,将支脉沟上截,裁湾取直,展宽筑堤,以承受上游历、章等县诸山之水,引其灌入龙注洼。自龙注洼下口,开浚正河一百十余里,径达寿光县羊角沟海口。河面连马道,开宽三十丈,开深一丈至一丈三尺不等,出土成堤。共用银十九万八千余两。至于博兴县以下的支脉沟,仍留以分泄盛涨,作为支河。十八年,又继续治理小清河,由金家桥向西取直,就支脉沟与预备河两河套内,选择洼区接开正河;经过博兴、高苑、新城、长山、邹平五县,至齐东县之曹家坡止,计长九十七里半,河面连马道仍宽三十丈,开深八、九尺至一丈三、四不等。又从金家桥以下起,循预备河旧址,开浚支河至柳桥为止,以承受麻大湖上游各河之水并引入正河,计长二十四里,开宽六丈,深七尺至九尺不等。正支两河共用银二十四万四千九百余两。其历城、章邱、齐东三县境内之河段,也接续挑办,这样,全河就一律深通,船只可以从羊角沟海口直达历城的黄台桥。光绪三十一年,又加修浚,三十三年又重修并建闸。
  光绪十七、十八两年的治理,使小清河具有现在黄台桥与羊角沟间的规模。这两年内所开浚的正河约二百又七里,沿河各县称为新小清河,以别于旧小清河。在胶济铁路的黄台桥以东,全河无桥,这是当时小清河的一个特点。当时认为光绪十七、十八两年开浚了正河,其利有六:使济南、青州两府所属沿河八、九县,永除横溢之患,其利一;使沿河一带被淹洼地,可以涸出农田千百顷,复如昔日可种稻黍,其利二;使孝妇、乌河、汉溱三河之水,其为小清河不及承受者,并可纳入乾河入海,其利三;使淄河浑水归入海口之后,得此大支清水为之灌刷,海口不至淤垫太快,其利四;使民间粮食、商贾货物,由海口到省城,一水可达,其利五。若非天时久雨以及黄河南岸溃决成灾,其余山水随来随泄,不致年年告灾,可省蠲免赈灾之费,其利六。
  为了把小清河经过的地区以及其主要的支流湖泊说得简单明了一些,兹综合以上所叙述,并略加补充如下:趵突泉水及其他济南诸泉水在历城县的五柳闸与玉符河水相会后,东北流至洪家园汇矿村河,至坝子屯汇韩仓河,至鸭旺口汇巨野河。又东北流入章邱县境,至张家林汇绣江河。经齐东县,东流入邹平县境,在陶唐口有清河沟(杏花沟)与猪龙河汇合后注入。流入桓台县境后,由新庄码头至金堰,右岸与清沙泊为邻,东则与小清河故道相衔接。流入博兴县境后,与麻大湖的北岸相连,南来之孝妇河、郑潢沟、乌河、裙带河等水,会麻大湖后经预备河注入。流至金家桥东,入广饶县境,经过石村镇,至桓台闸(久废)转而东北流,淄河西股自南来注入;又东至李家道口,则淄河东股自漏沟注入。又东流至仓头闸(久废),过小清河故道。又东流至东北坞,有寿光境内诸水汇清水泊注入。又东流至八面镬,在北岸由芦清沟与支脉沟相通。又东流至羊角沟东入海。低潮时,羊角沟距海二十余里,海口处被黄河淤垫甚浅,深只尺余,俗称牡〓洲。海上帆船须俟高潮时,始能出入海口。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祸鲁时期曾设有小清河疏浚工程事宜总局,除编了一本勘查小清河报告书外,别无事迹可言。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从一九三○年到一九三七年,曾设有小清河工程局,在七、八年的长时期内,只修建了边庄、五柳两个船闸(均系一九三三年建成)和测量了全河,至于所作其他闸坝设计及灌溉规划等,则都未见之实施。所制造的挖泥船三只,并未发生显著作用。
  一九三一年,李仪祉先生曾乘小船,从济南到羊角沟海口视察一次,并对小清河航道提出整理意见九条。兹录于后,以志前人对水利事业之热诚。
  一、海船港宜设于桓台闸以上、金桥闸以下之理由:(1)海船入陆逾深,则商运逾省。盖外埠之船驶入小清河,泊于羊角沟与泊于金桥闸,毫无以异,而内地运输因之缩短四十八公里。(2)商埠距海逾远,水甘风和,草木繁茂,市政易于发达,商民适于居住。(3)土质较佳,一切建筑易于设施,泊船港池易于布置。(4)居博兴广饶数县之间,交通便利。(5)留羊角沟但作盐码头,与他项商市分立。
  二、小清河船闸,自海口至济南共设四闸:(1)金桥闸新船闸,位置当在金桥闸之上约三公里处(在预备河及老清河之上游)。此闸之上水约居+12.00之高,其下水则无定,当以测验所得潮水位结果定闸之悬降,如普通潮水位能及+7.307则河底宜浚深+3.307,或+2.307,以适通航吃水三——四公尺之巨轮。金桥船闸之悬降不及五公尺。如普通潮水位只及+6.307,则河底亦须多浚深一公尺。此闸宜添设捍潮之门,以备上水放空时(修理渠道)捍御潮水,或仅用船闸上必须有之闸板。由海口至此闸命为海段。(2)安庄闸新船闸,可用旧闸址,下水面高+12.20,上水面高+18.20,悬降六公尺。本渠段亦长约四十八公里,渠底之高应为+9.70,以通行吃水一·八公尺至二公尺之渠船,其载重可至六百吨。自此以上各渠段同此。金桥、安庄二闸之渠,命为下渠段。(3)孟庄闸新闸址,可设于旧闸之下约二·八公里处,居绣江河口之上游,下水面高+18.20,上水面高+24.20,悬降亦为六公尺。各闸悬降一律,则建设及养护上方便甚多。本渠段亦约四十八公里,名之日中渠段。(4)黄台桥闸,此闸紧设于黄台铁路之下游。此闸上水,以不知黄台桥之高(此次所携小清河五柳闸至林家桥纵断面图,所用水准零点与小清河纵断面图又不一律),无以规定。渠船至此宜设终港;大渠船无须过桥,可由港池起卸于小船,以入济南商埠。但他时可由黄台桥之下,穿同深之渠,以与黄河航道设闸相通。惟黄河须先加以治导,始为可能。本渠段约长四十三公里,名之日上渠段。现小清河工程局已规定该闸下水面高为+24.20,上水面高为+27.50,悬降为3.3公尺。
  三、排洪之路,可沟通绣江河与清河沟及孝妇河,俱相连贯,大部分山洪可由之以放于海段。然各闸仍须有活动坝之设备,以泄积余之水。此坝不必过大,其大小须详细估计排洪之分配而定之。白云湖、麻大湖皆备为停留山洪,储蓄渠水量之用。清水泊可治为储蓄清水,以冲洗港槽之用。各湖河皆备有进水闸,与小清河相通。上级水段与下级水段,亦另有调节水量之渠闸相连。
  四、水源——中下渠段水量当无问题,以所纳河流多也。上渠段若能以绣江河之水蓄于白云湖,以供渠水,亦可敷用。至黄台桥以上,有济南诸泉接济,限制开闸(黄台桥为终港),渠船不越雷池一步,货物至此皆由驳船或铁路转运,耗水既微,亦何愁水之不足。
  五、海口仍以羊角沟出去之口为宜,以海潮进出畅利也。海口之门槛沙,固须除之。以后口内河槽逐次加以整理工程,可望得良果。
  六、渠船之吃水h定为2公尺,船身之宽b及长L,定为b=8公尺,L=50公尺,其载重可2×8×50×0.75=600吨。小清河固可多行拖船,而此种轮船亦不能不为之作预备也。
  七、船闸——闸之宽不宜小于十公尺,闸厢之长以能容拖轮船一只,驳船二只为度。闸厢先用原有河床,以后经费充裕,改为石工,或用铁制板桩。若干年后,商务繁盛,再另开新闸,以通行千吨轮船为准。
  八、黄台桥与济南城间之闸,为济南附近之所必需者,但须与全部规划相应。例如,黄台桥之闸,其上水面为+27.50,则黄台桥以上更应何处设闸坝,及悬降应为若干,可以迎刃而解。各闸若均设备,不特航运赖其利益;农田灌溉亦水有余裕。诚哉其利无穷!现小清河工程局已规定边家庄卫庄间之闸,下水面高+25.50,上水面高为+27.50,悬降为二公尺。
  九、小清河与黄河连通,虽一时骤难实现,然宜作种种测量设计,以为准备。至黄河水面之涨落,津浦桥下河床之变迁,尤须长久察验,作为确切记载。
  按李仪祉先生的意见,是为了节省船只过闸的时间,故主张设置悬降为六公尺的较大船闸,以减少其数目。张瑨同志根据李先生的意见,作了具体研究,认为各闸悬降颇大,闸下挖土甚多,施工困难,且各处闸坝当时需款都在四、五十万元以上,一时难得巨款。乃按照全河形势、支流情况、农田排水灌溉、全河整理工费以及施工难易、船只航行诸项,拟定五柳闸以下再设七处船闸:(1)鸭旺口闸在历城县,悬降一·九公尺;(2)张家林闸在章邱县,悬降三·三公尺;(3)韩家闸在齐东县,悬降三·三公尺;(4)安庄闸在邹平县,悬降三·三公尺;(5)王桥闸在博兴县,悬降一·九公尺;(6)金桥闸在博兴县,悬降三·八公尺;(7)羊角沟船闸在寿光县,悬降二·六公尺。设计标准,是使三千吨海轮直达羊角沟,六百吨的汽船直达黄台桥,二百吨的驳船直达济南城及北商埠。当时认为张瑨同志的计划是很切合实际的,因为改较大船闸为较小船闸,则全河挖土数量可以减少,时间与工费节省均多;且整理以后,各渠段水面与原有纵断面相去甚近,无过于提高或降低之弊,对于支流排洪通航与农田灌溉排水及船只航行,均较适宜。但在反动统治时期,虽有计划也是绝对不能实现的。
  在解放以前,小清河的情况,大致如上所述。回顾了过去,还要看看现在。
  自从解放以来,我省即将小清河列为十二条主要河流之一,已经作了流域规划,并拟有综合利用的方案。现将小清河上已作之航运、泄洪及其支流的蓄水方面的工程,约述如下:
  有关航运者,在一九六九年和一九七○年,共建了四处船闸,均以航行三百吨船为标准,其悬降自三·二至六公尺不等,可以说兼用了李仪祉先生和张瑨同志的计划。兹依次分述如下:
  (1)柴庄闸,设计悬降为五公尺,在历城与章邱两县交界处,建于一九七○年。
  (2)水牛韩闸,设计悬降为六公尺,在邹平县境,建于一九七○年。
  (3)金家汇闸,设计悬降为三·五公尺,在桓台县马桥公社,建于一九七○年。
  (4)金家桥闸,设计悬降为三·二公尺,在傅兴县境内,下距广饶石村镇约六公里余,建于一九六九年。
  以上四处船闸,连同韩复榘时期所建之边庄、五柳两闸,现在均由省交通局小清河航运管理局管理。
  在枯水时期,小清河水量不足灌溉及航行三百吨船只之用,故需引黄济清。自历城县北店子(在老齐河城对岸)引黄闸引水,并用抽水机提水沉沙。设计济清流量为十五秒公方,分两处入小清河:一处在栗山庄,流量为十秒公方;一处在南铺,流量为五秒公方。
  通航之外,小清河还是一条泄洪要道,但河身窄狭,根本不能宣泄各支流之洪水,必有分洪道,才能免除水灾。现在已有之分洪道,是自金家汇闸以上北岸分洪,初建于一九六六年,系漫滩行洪,设计流量为七百秒公方。分洪道与小清河平行,其南堤即小清河北堤,另筑分洪北堤,当时筑堤至芦清沟为止。
  一九七八年,省水利局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将此分洪道加以扩大,第一期工程自张北公路桥以下开始至老防潮堤止,已经基本完工。自老防潮堤以下至入小清河口,尚有十公里,还没动工。张北公路以上尚有三十公里,没有动工。一九七八年工程,仍在原堤上加高培厚,并在行洪道内加挖能排二百秒公方之深槽。
  这个分洪道的作用,是将孝妇河于金家汇闸以上入清。孝妇河以西的杏花沟为低水排涝河道,以倒虹涵洞穿过孝妇河,自金家汇闸以下入清。洪水时期将金家汇闸关闭,将上游来水全部引入分洪道,空出闸下河道以宣泄杏花沟及小清河南岸洼地涝水。
  另在绣江河上的水沟崖建有节制闸一座,设计流量为一百二十秒公方;超过一百二十秒公方时,即将超过的水拦入白云湖滞蓄,以削减入小清河的流量。
  为了蓄泄兼施,除分洪道外,在小清河各支流上还修建了一些水库,以削减支流洪峰流量,并蓄水灌溉。现在已建成者,计有:巨野河上的狼猫山、杜张两中型水库;绣江河上的垛庄、大站两中型水库;东巴漏河上的杏林中型水库;阳明河上的萌山中型水库;淄河上的太河大型水库。
  每一水库及较大船闸的上游,都可以引水灌溉。各处所灌溉的亩数,由于我没掌握着材料故从略。
  以上所述是一九六六年以来,我省所作的有关小清河的几项重要工程,和旧社会相比,真有天渊之别。但这是万里长征,才走了第一步。建国三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小清河流域的工农业,已逐步形成为我省的重要基地,鱼米之乡,资源之府,但按现在已有措施看来,还不能说已经解决了这个流域的旱涝灾害问题,更不用说全面发展、充分利用,以及用现代化标准来衡量了。因此,对于小清河的治理,必须继续进行,实在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在我省的党政军民积极努力之下,小清河的前途,必将随着黄河之清而大放光明。这是可以拭目以待的。
  省水利局李象震同志和省水利设计院黄传鼐同志,都对此稿提了宝贵意见并改正了错误,深所铭感。
  1959年9月初稿
  1979年3月修改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汇编,记述了几十年来中国社会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

阅读

相关人物

宋文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宋文田
相关人物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