趵突泉公园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306
颗粒名称: 趵突泉公园简介
分类号: K250.6
页数: 6
页码: 184-189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文史资料,严薇青的文章趵突泉公园简介。
关键词: 文史资料 趵突泉 简介

内容

严薇青
  早在七十多年前,《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在说到“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风光时,就着重介绍了趵突泉和附近的“金泉书院”、金线泉、投辖井、蝴蝶厅等名胜古迹。直到今天我们读这段小说,仍然感到十分熟悉、十分亲切。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扩建和整修了趵突泉,恰恰把《老残游记》里讲到的这些古迹名胜划入了趵突泉公园。现在我们游览趵突泉,就不仅可以欣赏脍炙人口的“三股水”,而且可以看到上面提到的一系列的古迹了。虽然年代久远,有的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也可以找出它的遗迹,或大体说出它原来的样子。现在就让我们从趵突泉谈起吧。
  一、趵突泉
  趵突泉一名瀑(又写作‘爆’)流泉,又名槛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和四大名泉之一,也是古代的泺水之源。它从什么时候成为济南的名泉,已不可考,但在宋人(如曾巩、苏轼)的诗文中已有记述。原来趵突泉的正门,就是现在的南门,也就是当年供奉唐朝道士吕洞宾的所谓“吕祖庙”的大门。原本是三座高大的红漆大门,奉系军阀张宗昌祸鲁时拆除,并向北扩展,改建为楼房,韩复果时又改为自来水厂。从现在趵突泉公
  园南门往南看,迎面有一座高大的石头基础的建筑,现在成为一个小五金工厂的车间,那就是当年吕祖庙的戏台。一直到清末民国初,庙里的道士多年还在这里唱戏敬神。从这里向北,穿过现在的自来水厂,所谓吕祖庙的正殿就在这个中心轴线上,在殿前的罩棚下面,就是全国闻名的趵突泉。解放后,被过去道士和香客们搞得香烟缭绕、乌烟瘴气的吕祖庙,已经回到人民的怀抱,正殿命名为“泺源堂”,连同后面的两座大殿,一齐被利用为经常变换内容的展览馆了。
  谈到趵突泉,一般指的是人们口头上说的“三股水”,亦即泺源堂前一字并排的三个大喷泉(桥东边还有一个喷泉,那是三十多年前山东省建设厅凿井训练班试做的,不属于“三股水”之内)。据过去文人题咏,当时泉水涌腾,大如巨轮,高达数尺,溅珠喷雪,涛声怒震,“声如隐雷,冬夏如一”,①甚至有人形容它是“千年玉树波心立,万叠冰花浪里开”。②所以清朝第二代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南下游览,路过济南时,特别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后来刻石立碑,并在现在泺源堂东侧修建了一座完全木结构,黄琉璃瓦的小型碑亭,也许过去封建文人对“三股水”的描写有些夸张,但是多少年来,由于地壳变动和地下水位的变化,现在泉水已不及过去喷流得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来“三股水”西边是观澜亭,东面是放鹤亭。五十年前这两处都是艺人们说大鼓书的地方。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艺人们翻了身,观澜亭已经恢复了原来的亭子,并把明朝人题有“观澜”的巨字石碑镶在西面的墙上。放鹤亭则加以扩建,成为供游人休息品茶的地方了。趵突泉水的清冽,早有定评。相传清代乾隆皇帝(弘历)下江南时,最初是从北京运送玉泉山
  的泉水供他沿途饮用,由济南南下后,就改用了趵突泉的水了。经他品题,趵突泉又有了天下第一泉的光荣称号,而无锡太湖和苏州虎丘剑池的泉水,则分别被列为天下第二泉、第三泉。
  趵突泉南面岸上,即现在自来水厂厂房那里,民国以后曾修建过一座“四面厅”,做为阅报所和通俗讲演所。实际上已是供一般游人歇脚休息的地方。
  二、“金泉书院”、金线泉、投辖井和蝴蝶厅
  “金泉书院”和金线泉在趵突泉东北,其实当时书院的名称是“尚志书院”(即尚志堂)。书院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门上有当时山东巡抚丁宝桢手题的匾额“金泉精舍”,所以《老残游记》里就称之为“金泉书院”了。所谓书院是封建社会中官家或私人藏书和讲学之所。它的来源很早,唐朝就有了书院的设置,至宋而大盛。到了明清时代则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机构,曾为历下亭题写楹联“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当年就在这里主讲过。不过那时不叫“尚志书院”,而叫“泺源书院”。
  说金线泉在趵突泉东北,是因为原来的金线泉并不在现在的地方,而是在现在做为鱼展、花展的那座大厅的西门外边,现在那个方形的池子还有,不过“金线泉”三个字的石碑已经移去了。因为好多年来,这个池子里,久已看不到“日光中作金色,直如丝绳,偶随流荡漾,旋直如故,绝无断续”③的所谓金线,即在水面上仿佛游丝一样荡来荡去的水纹。最初大家认
  为是受池子北面旧有楼房的影响,太阳射不过来,后来拆除了楼房,还是看不到,所以解放后修建趵突泉公园时,就把刻有“金线泉”三字的碑记移到东面新开的较小的长方形池子里,在这里和池旁向南流去的小河里倒是明显地看到水面上有一条左右摆动的水纹。虽然这个水池不是原来的金线泉,但是在这里大家确实看到了所谓的“金线”。所以对于济南市园林部门这种实事求是的做法,大家还是拥护的。
  《老残游记》里提到的投辖井,也在尚志书院里,现在一齐划进人民的趵突泉公园里来了。投辖井见于《汉书·陈遵传》。据记载,陈遵性情豪放,不拘小节,而且嗜酒好客。每次举行宴会留客人痛饮,总是关起大门,唯恐客人半路逃席。他为了防止客人退席,甚至把客人车子上固定车轴两端的铁键拿下来,投到井里去,解放前,井早就没有了,只是在原尚志堂院内西墙上镶嵌着一块砖,上面刻着“陈遵投辖井”五个字。大概当年墙根下面曾经有井,后来填塞起来,因此在墙上刻砖留作标识。划入趵突泉公园以后,原来的墙已经拆除,刻字的砖也没有了。现在回忆起来,墙的位置大体是在现在的漱玉泉北面、一度做为宋代词人李清照纪念堂的四合院东墙外边。
  《老残游记》里还提到一个蝴蝶厅。原址就是现在举行鱼展、花展的大厅,相传是李清照的故居,是她梳妆的地方。解放前,厅的四周各有一个圆形水池,池里种着芭蕉,这和《老残游记》里说的“厅前厅后均是泉水围绕,厅后许多芭蕉”,大体相似,现在厅前左右各有一个方形水池,池子里也有芭蕉,多少还保留一点原来的样子。
  三、马跑泉和关胜庙
  除去上述名胜古迹外,还有值得一提的是马跑泉和关胜庙。马跑泉在现在趵突泉公园正门内北面假山的西头,也是七十二名泉之一。泉子原在一所尼姑庵“观音堂”的西墙外边。其实它是被庙墙中分为二的,大半在街上,一小半在庙内。因此,这条不长的小街,过去就以“马跑泉”命名。
  马跑泉的北面是关胜庙,原来庙在观音堂西门内,是一座约有两间屋大的北房。中间是泥塑的赤面长须的坐像,门内一边是泥塑的马夫立像,一手执大刀,一手牵着马,另一边是一块卧碑。过去都以为是关羽的庙,所以一般都叫它“关帝庙”。解放后,细看庙内的碑文,才知道是宋朝大刀关胜的庙。关胜是当时北宋刘豫的部将,骁勇善战,屡次抗拒围攻济南的金兵。后来,刘豫被金人收买,杀死关胜,投降金人,成为历史上的民族败类。相传有一次关胜与金兵鏖战,没有水喝,这时他的战马用蹄子刨地,居然刨出水来,因此后人就把这个泉水命名为“马跑泉”。④
  由于关胜的庙宇,在各地还很少见,所以扩建趵突泉公园时,笔者曾建议保留一处房子,象征性地说明是关胜的庙宇。现在是否可以在原来的马跑泉畔上,立一块“大刀关胜抗金处”的石碑,使大家知道大刀关胜不仅是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大将,而且还是抗金的民族英雄。当然,这个想法是在粉碎林彪、“四人帮”之后,才敢提出来的。在“四人帮”横行时,文化专制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统治一切、否定一切,那时不但不敢提到关胜,甚至写这样一篇小文,也是不敢设想的。

附注

①历城县志 ②叶冕《饮趵突泉》诗 ③陈代卿《金线泉记》 ④据近人余嘉锡先生《宋江三十六人考实》引清光绪重修《山东通志》卷一九九《杂志·上》:“金兵薄济南时,关胜与兀术大战。一日,至渴马崖,求水不得,马刨地而泉涌出,因名马跑泉。今西门外有马跑泉,泺水环流,是另一泉也。”这里所说的“渴马崖”在历城县南郊。这两个说法,哪个可靠,由于文献不足,难以判断,只好二说并存,留待将来考证了。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入:忆刘少奇同志对山东地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次指示、护送少奇同志去山东等约1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严薇青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