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崔寿山办团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302
颗粒名称: 二、崔寿山办团练
分类号: K250.6
页数: 4
页码: 165-168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文史资料的文章,崔寿山办团练。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崔寿山 团练

内容

威海人民对英国侵略者的仇恨由来已久。很早以前,英国传教士就来到威海,借着传教的名义,进行隐蔽的侵略活动。一八九七年(光绪二十三年),英国强租威海的前夕,传教士的侵略活动便公开化了。英国传教士在日本占领军的支持下,强占土地,兴建教堂,并公然到处张贴告示,要清朝地方官对其强盗行径加以“保护”,“违者重罚”。这不能不引起威海人民的极大愤慨,当时就有七百多名群众自动地集合起来,撕下告示,将英国传教士的住所包围起来,并且用石头、砖块将其门窗和屋瓦砸碎,以示抗议。在甲午威海之战中,英帝国主义还是日本侵略军进攻威海的帮凶。威海人民目睹英、日帝国主义狼狈为奸,居心叵测,早已义愤填膺。日本占领军赖在威海三年,他们前脚刚走,英国侵略军后脚又伸进来了。到一八九九年春天,威海人民抗英的怒火终于熊熊地燃烧起来了。
  一八九九年春天,英国政府为了加强对威海的殖民统治,特派巴尔敦为英国驻威钦差大臣,巴尔敦下车伊始,就立即下令强征钱粮。他发布告示说:“自今以后,租界内之地丁、钱粮、捐输,不准再交于中国官。”英国殖民当局强征钱粮的命令,激起了威海人民更大的愤怒,都坚决拒绝缴纳,以表示对侵略者的抗议。威海人民知道殖民当局强征钱粮不成,继之而来的必然是武力镇压。因此,一场武装斗争正在酝酿当中。
  最先出来领导这场武装斗争的是崔寿山。他是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姜南庄村人,曾考中秀才,以教书为生,因为人正直,富有爱国思想,受到人们普遍的尊敬。《中英议租威海卫专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后,崔寿山非常气愤,拍案而起,联络地方爱国人士,共同筹办团练,进行抗英斗争。
  一八九八年底,威海市区和西乡各村即有这样的传闻:崔寿山要办团练,反对英国人租借威海卫,谁拥护就一块起来干。当时许多群众听到这个消息后,振奋异常,准备参加这一抗英义举。其中有些人亲自去见崔寿山,对他表示支持,并听从他的领导,誓死抗英。参加筹办团练的人员,主要有张家皂村的张儒、莱海村的董绍亮和王惠武、姜南庄村的谷辉庭、于家夼村的丛志范等人。其中,除张儒和董绍亮是农民外,其余的多数都是下层知识分子。
  英国殖民当局催征钱粮的命令,使形势日趋紧张。崔寿山等商量后,认为时机刻不容缓,决定于四月四日(一八九九年夏历三月十四日),在张村慈圣寺召集团练大会,并向各村发出“火燎毛文书”。“火燎毛文书”是一种火急文书,又叫“鸡毛信”,信封的一角插有一根用火燎过的鸡毛,表示“十万火急”的意思。各村群众见到“火燎毛文书”后,情绪极为高涨,都在准备武器和干粮,以便按时参加大会。
  四月四日一大早,张村慈圣寺门前就挂起了用红布制成的团练大旗。崔寿山等抗英领导人都提前赶到庙前。各村群众各带着锨、叉、镢、棍、长矛、大刀或鸟枪等陆续进入会场。早晨六点多钟,已有一百多人来到。由于路程远近不一,还有几千名群众正在途中。而在这时,突然有人跑来报告说,前来开会的群众在半路上被英国人截住了。原来,英国殖民当局已经得到召开团练大会的情报,于是巴尔敦便命令沙巡查率领二百多名步骑兵前来镇压。沙巡查为人凶狠毒辣,威海群众对他恨之入骨,都叫他“沙鬼子”。他接受巴尔敦的命令后,天未亮就带队出发,因此赶到了多数群众的前头。
  虽然到会群众只有一百多人,崔寿山却坚持要把会开起来。这时慈圣寺前土炮三声轰鸣,崔寿山在谷辉庭、张儒、董绍亮、王惠武等人的簇拥下,登上慈圣寺前的戏台,向与会群众讲了办团练保家卫国的意义,然后宣布战斗号令:“击鼓前进,鸣锣后退”。会开始不久,英国殖民军即开到了张村。“沙鬼子”命令骑兵将慈圣寺包围了数层,接着鸣枪示警,冲进会场。由于群众人少力单,又无武器,终于被英国骑兵所分割包围,崔寿山也被敌人逮捕押送到威海码头。“沙鬼子”先是下令把崔寿山的发辫系在马尾巴上拖,把这位年近七十的抗英老人折磨得奄奄一息,后来又怕把崔寿山拖死,又搞来一辆独轮车推着他走。路旁的群众见此情景,人人悲痛流泪,个个骂英国侵略者。崔寿山稍微清醒以后,看到群众的悲愤情绪,大受感动。他口里吟诵着方孝孺“风吹枷锁满城香,簇簇争看员外郎”的诗句,决心迎接这严重的考验。崔寿山这种临危不惧的精神,使目睹当时情景的群众受到很大的鼓舞。
  崔寿山被押到码头后,又由英船载到刘公岛,囚禁在监狱里。最初,英国殖民当局企图以高官厚禄来收买他,但他们的算盘打错了。崔寿山一入狱,便以绝食表示对英国侵略者的抗议。巴尔敦见利诱不成,又转而采取威逼的手段,决定亲自提审崔寿山。受审时,崔寿山对巴尔敦始终怒目相视,仗义抗辩,据理痛斥,不为稍屈。并针对巴尔敦的无理言词,数次拍案予以回击,最后到怒火按捺不住时,猛然用手中的长杆烟袋的铜烟锅狠击巴尔敦的头脸。巴尔敦受到这突如其来的一击,一时疼痛难忍,丑态百出,双手抱着头狼狈溜出了审讯室。
  在监禁两个月后,巴尔敦见崔寿山毫不屈服,感到事情棘手:放吧,一无所得;不放吧,又成为包袱。最后,还是决定释放崔寿山,但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要崔寿山答应不再出面反对殖民当局催征钱粮。英国殖民者这一无耻要求,被崔寿山严词拒绝。巴尔敦为保全殖民当局的面子,又要崔寿山交出保金,即可释放出狱。崔寿山仍不理睬。巴尔敦计不得售,又怕群众酿成更大的反抗运动,只得将崔寿山释放出狱。崔寿山出狱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宁死不当鬼子使”!这句话有力地显示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崔寿山办团练虽然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而受到挫折,但对威海人民继续开展抗英斗争仍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威海人民的抗英斗争以此为起点,此起彼伏,不屈不挠,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入:忆刘少奇同志对山东地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次指示、护送少奇同志去山东等约1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戚其章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