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八·四”暴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264
颗粒名称: 博兴“八·四”暴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分类号: K250.6
页数: 2
页码: 43-44
摘要: 博兴“八·四”暴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暴动期间与上级党失去了联系。当时县委曾派王苇塘(群众)到济南送报告给省委,并请指示。省委看过报告后,除密写指示外,并令王苇塘口头传达。指示大体内容是:注意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打下有力的群众基础,坚持游击战,避免打硬仗,部分同志隐藏起来,保存实力,坚持地下斗争。最后再三嘱咐要有固定交通与省委联系。由于王苇塘没有把省委指示传达给县委,致使暴动后,县委不知所措,没有坚持游击战术,硬打硬拚,消耗了自己的力量。此外,县委领导人意见不一致,对暴动部队的行动有分歧意见。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博兴“八·四” 暴动失败

内容

博兴“八·四”暴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暴动期间与上级党失去了联系。当时县委曾派王苇塘(群众)到济南送报告给省委,并请指示。省委看过报告后,除密写指示外,并令王苇塘口头传达。指示大体内容是:注意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打下有力的群众基础,坚持游击战,避免打硬仗,部分同志隐藏起来,保存实力,坚持地下斗争。最后再三嘱咐要有固定交通与省委联系。由于王苇塘没有把省委指示传达给县委,致使暴动后,县委不知所措,没有坚持游击战术,硬打硬拚,消耗了自己的力量。
  此外,县委领导人意见不一致,对暴动部队的行动有分歧意见。有的主张把部队拉到铁道南山区开展游击战,继续发展根据地;有的主张挥军北去。而总领导人张鸿礼党性不纯,没有为党牺牲的决心,敌人逼近时,不但不想方设法保存实力,反而企图抛弃群众,私行逃跑。再是对敌人估计不足,我们也缺乏游击战经验。当时,队伍庞大,所到之处目标明显,转移隐蔽都不方便。
  由于上述原因,轰动一时的博兴暴动只坚持了三十二天就失败了。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人民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用血的事实向劳苦大众表明: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革命武装必须有党的正确的统一领导,不容有任何分裂现象;不掌握可靠的武装力量,要开展长期艰苦的游击战争是不可能的。通过这次暴动也锻炼了群众,参加暴动的农民和青年学生有不少成为革命队伍的骨干。同时,这次暴动也狠狠打击了当地国民党政府和军阀的反动统治,为以后革命斗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收入:忆刘少奇同志对山东地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次指示、护送少奇同志去山东等约19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马千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