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的萌芽——“驴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236
颗粒名称: 吕剧的萌芽——“驴戏”
分类号: J821
页数: 4
页码: 147-15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吕剧起源于山东省广饶县谭家村。由于“琴书”的演唱形式已经初步具备了戏曲艺术的特点,加上受到其他戏曲的影响,约在一九一五年左右,山东省广饶县谭家村的“琴书”艺人时殿元、崔兴化等,在农村欢度春节时,演唱“琴书”节目《王小赶脚》。这种富有强烈生活气息的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并很快传了出去。于是,附近村子争相邀请他们去表演,其他艺人也跟着模仿,如法炮制。有了《王小赶脚》这一创举,艺人们受到极大鼓舞,便根据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试探着逐步将“琴书”中一些短小精悍的节目化装演唱。大约四、五年后,便正式上装演出了。艺人们很反感,便自起剧名叫“上装扬琴”或“琴剧”。艺人受欺凌,剧场营业不振。
关键词: 吕剧 萌芽 “驴戏”

内容

吕剧起源于山东省广饶县谭家村(也有的说起源于博兴县)。由于“琴书”的演唱形式已经初步具备了戏曲艺术的特点,加上受到其他戏曲的影响,约在一九一五年左右,山东省广饶县谭家村的“琴书”艺人时殿元(约一八六三——一九四八年)、崔兴化等,在农村欢度春节时,演唱“琴书”节目《王小赶脚》(时殿元扮演剧中赶驴的脚夫王小;崔兴化扮演剧中骑驴的旅客二姑娘)。他们仿照流行当地的京剧、山东梆子、东路周姑子(即五音戏)等戏曲的化装和表演方法,运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知识,用竹子扎成驴头、驴尾的形状,糊上纸,系在“二姑娘”腰间做道具,在广场上边跑边唱,颇为活跃和新鲜。这种富有强烈生活气息的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并很快传了出去。于是,附近村子争相邀请他们去表演,其他艺人也跟着模仿,如法炮制。
  有了《王小赶脚》这一创举,艺人们受到极大鼓舞,便根据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试探着逐步将“琴书”中一些短小精悍的节目化装演唱。然后,在故事结构和唱词上加以修改,使之更加戏曲化。大约四、五年后,便正式上装演出了。由于这种化了装的演出形式,是由《王小赶脚》表演跑驴兴起的,所以,当地老百姓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驴戏”。称演这类戏的演员,叫“跑驴的”。这种叫法,委实不雅。艺人们很反感,便自起剧名叫“上装扬琴”或“琴剧”。这期间,节目有《王小赶脚》、《李二拆车子》、《大闺女要女婿》、《王三公子《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梁山泊下山》等。
  “上装扬琴”虽然受到群众的欢迎,但在当时,它仍是农民艺人们在春节或农闲欢庆丰收时的自由结合。充其量,演出范围由本村扩大到邻村或邻县,以演出换取一点粮食。所以说它只是个业余性质的自由组织。后来,随着“上装扬琴”的影响逐渐扩大,群众的热爱与日俱增,有些原来业余性的团体,便组织成职业班子,开始以演戏谋求生路。
  大约一九一九年左右,农民艺人时殿元、谭明伦等人,分别组织了两个职业戏班。一个叫“同乐班”,一个叫“清河班”。清河班由时殿元领导,里面多是老一辈的艺人,艺术水平较高。他们除演唱上装扬琴以外,兼演皮黄(即京剧)。为了收入多点,选择了经济与文化较发达的胶东作为演出地区。他们由广饶出发,沿着铁路线向东到达寿光、昌邑、平度、掖县、黄县、招远、莱阳、即墨、青岛等地。
  由谭明伦领导的同乐班,大多是比较晚一辈的年轻艺人(时殿元的侄子时克远即在此班内)。便由广饶向北,到达利津、垦利、滨县、沾化、惠民一带;以后到过益都、临淄、张店、淄川、博山、周村、章丘等地,另一部分人由时克远领导,到了济南。
  由于艺人们的演出性质由业余转入专业,在质量方面便不得不作进一步的提高。这一阶段的上装扬琴,无论演唱内容,还是表演形式,都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在剧目方面,他们除根据琴书的故事改编、整理外,并吸收山东梆子、五音戏、京剧的一些剧目,如《后娘打孩子》、《小姑贤》、《王定保借当》、《龙凤配》、《御碑亭》等,进行移植演出。当这些剧目供不应求时,他们便采取一种简而易行的办法,来弥补剧目的不足。即根据章回小说或长篇鼓词,如《白蛇传》等,临时编凑成戏,登台表演。具体办法是:上演前先把故事念一念,使演员记得一个梗概,然后分好角色,上台演出。艺人们称这为“串戏”或“说戏”。这种戏主要是叙述故事,一本戏往往要唱十天半月之久。与京剧界俗称的“连台本戏”差不多。
  在表演形式上,上装扬琴以它土生土长的旺盛生命力,不断向京剧、梆子、五音戏等兄弟剧种吸取营养,丰富自己。除去引用它们的剧本外,在音乐、表演、化装、唱念诸方面都采取了兼收并蓄、汇集众长的办法,学习其他剧种。尤为明显的是,上装扬琴的音乐伴奏,原无武场(即打击乐),后来也采用了京剧的锣鼓点子进行伴奏,用以增加演出效果,渲染舞台气氛,从而使这一新生幼苗,不断茁壮成长。
  尽管上装扬琴发展很快,但在黑暗的旧社会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摧残,它的成长道路却是极为迂回曲折,甚至中途停顿,几乎失传。大约在一九二七年左右,艺人刘理贤、张金胜等来到济南,组织了一个“共和班”,在南岗子演唱上装扬琴。两三年后,同乐班的时克远等也来到济南,便一起参加共和班,改在新市场演唱,以后又分成两个班,由刘理贤、叶余根分别带领。但是,由于演出剧目少,内容陈旧,不能满足观众要求;加上艺人们为生活所迫,没有进修和提高业务的机会,无法保证演出质量。所以,不久两个班便相继垮掉。艺人们有的返回家乡,重新务农;有的流浪街头巷尾,打扬琴卖唱;还有的白天做小贩或拉洋车,晚上则唱琴书。这样又过了两三年的时间,一部分人与邓洪山(艺名“鲜樱桃”)领导的五音戏剧团联合一起,两种戏同台演唱。没能维持几年,大约于一九四三年左右,上装扬琴在济南又一度中断了。
  为什么上装扬琴在农村受到那样热烈的欢迎,进城市后反走了下坡路,几度垮台呢?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的却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上装扬琴来自农村,原有节目和演唱风格,多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城市市民不太熟悉或不合口味。虽然后来也演一些历史戏,但终因各方面条件都差、底子薄,无法和京剧等其他历史久一些的剧种媲美。
  二、演员生活太苦,多是白天做小生意,晚上去唱戏,没有钻研业务的条件和时间,加上缺乏编剧人材,无法排演新戏来满足观众要求。演出节目换来换去老是那几个,不得已时采取“串戏”的办法,演出水平不能提高。
  三、在日伪及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特务、兵痞、恶霸、流氓等社会渣子,经常“看白戏”,有时还故意滋事寻衅,破坏捣乱。艺人受欺凌,剧场营业不振。戏班只好散伙,艺人各奔前程。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情况,包括回忆周恩来、陈毅同志在济南军调小组、军事调处在山东、山东省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纪要、回忆我在红军时期的战斗生活、济南东元盛印染厂历史概述、私营济宁玉堂酱园、济南宏济堂药店简史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矫元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