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支队十团为什么能在临淄建立起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144
颗粒名称: 三、三支队十团为什么能在临淄建立起来
分类号: E297.31
页数: 2
页码: 78-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原清河地区我党建立了两支队伍的事迹及条件。
关键词: 八路军 山东 党的建设

内容

“七七”事变以后,原清河地区我党建立了两支队伍:三支队和八支队。三支队的第十团(前身即三大队),首先在临淄建立起来。一九三八年七月六日正式编为八路军。当时在一个县里能够建立我们党领导的拥有一千多条枪的革命武装,而且能够发展壮大,成为三支队的主力团,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党的领导。这是决定的因素。十团前身三大队有不利和有利两个方面:临淄地方党的力量很弱,比寿光、广饶、博兴、益都都差,这是不利方面;但李希晨及时来到,给以正确的指导。部队成立后,及时取得鲁东工委的领导,又有广饶、益都、寿光、博兴几个县委的大力支持,因而党对部队的领导是坚强的,这样就转化到了有利方面。
  二是有几个素日向往共产党而又与青年学生有广泛联系的革命知识分子,作为建立革命武装的带头人,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李人凤、崔栋生和我,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李人凤与青年学生的联系,比我和崔栋生都广、都深。因此,在联系青年中他起了主要作用。
  第三个条件,是要有人能指挥打仗。较大的部队都是由党中央派来老红军作指挥的。十团前身三大队,没有老红军来。李人凤在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搞武装,如果没有人能指挥打仗,不但打不了敌人,还会受顽固派欺负。特别是内部,战士参军是要抗日的,如果没有人能指挥打仗,就很难团结内部,形成核心,使部队的发展遇到困难。在这方面,我们四个人中,只有李人凤能担当此任。矮槐树战斗,就是证明。在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的时候,应当恰如其分地肯定个人的作用,因为这是历史事实。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山东省民国时期文史资料汇编,包括回忆在国民会议运动期间的王尽美同志、、罗荣桓同志在鲁南二三事、怀念洪涛司令员、深切怀念王麓水同志、记高唐谷官屯暴动的领导人金谷兰、山东八路军三支队第十团的历史概述、对李人凤同志遗作的补充、周年祭忆范明枢参议长、冯玉祥两次隐居泰山见闻片段、张自忠将军殉国纪实、张宗昌在军阀混战中所扮演的角色、韩复榘入鲁前的略历、刘珍年的起家与失败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梅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