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中国空军参加台儿庄大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0026
颗粒名称: 忆中国空军参加台儿庄大战
分类号: K265.210.6
页数: 6
页码: 69-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山东忆中国空军参加台儿庄大战,并且乃选定归德机场为前进基地、先派必要的机械人员前往当地场站做好准备工作等。
关键词: 山东 空军 大战

内容

一九三八年三月上旬,敌军占据南京后,从南北两路出击,企图打通津浦线。北线战场尤为吃紧。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为了鼓舞我军士气,要求空军派飞机到前线转几圈,对敌阵投几颗炸弹,使我军官兵亲眼看看我方空军对前线的支援。
  我空军第七、八中队都是驱逐机中队,从未携带过炸弹,要携带炸弹执行轰炸任务,必须另想办法。经过机械员们精心设计,在机翼下面另行安装一套炸弹架,左右两边一共可挂小型炸弹八个,每个八公斤。
  当时第七中队驻湖北孝感机场,第八中队驻河南信阳机场,由于飞机油量有限,从孝感、信阳起飞不能往返徐州前线,需要临时转场飞行,乃选定归德机场为前进基地,马店机场为中间站,先派必要的机械人员前往当地场站做好准备工作。
  一切准备完毕,三月某日(日期记不清了),七、八两中队各出动飞机九架,先在马店机场会合。为了出敌不意,黄昏时候才悄悄飞到归德机场着陆,准备次日一早,飞往徐州前线。
  趁飞行员吃饭休息时间,大队长吴汝鎏与徐州通了电话,向第五战区长官部请示。长官部告知了前线最新情况,特别是敌我两军的实际位置。因为当时没有大比例尺军用地图,只有航行用的小比例尺地图,敌我位置无法在地图上具体认定,乃约定由长官部将我机到达时间和飞机架数通知前线各守军,并要求守军于我机到达时,在显眼地点铺设长条白布一块,表示我方阵地所在,以资识别。
  接着大队长召集全体飞行人员下达出击计划。为了确保安全,飞行员都挤在机场内一个临时搭起的仓库里睡觉。机场为了我们的安全,还在仓库周围三十米以外设岗放哨。
  第二天早晨,天还不亮,机械员已经开动发动机,细心进行试车。隆隆机声把飞行员叫醒,因为要出发打仗,个个精神抖擞,立即起床准备出发。场站送来了厨师精心准备的早餐,因为时间太早,大家都吃不下饭,但不干不稀的绿豆汤,却正合大家的胃口。天刚放亮,碧空无云,天地线看得清清楚楚。大队长吴汝鎏一声令下,飞行员纷纷爬进座舱,各自开动飞机准备起飞。不多时,所有的飞机都发动起来了,唯独第八中队飞行员陈业干(容县人,空军中尉,广东航校六期毕业)的飞机发动不起来。机场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这架飞机上,焦急的等待他的螺旋桨快快转动。陈业干的心情更加焦急,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发动不起来。虽然三月清晨北方天气还很冷,陈业干此时却满头大汗。时间已经耽搁了将近二十分种,不能再等了。大队长吴汝用手一挥,领着第七中队为一梯队起飞。接着中队长陆光球领着第八中队为第二梯队起飞。正当两个梯队一面上升,一面进入航线的时候,陈业干终于把飞机开动了,加大速度从后面赶上来。当他加入编队的时候,两眼一直凝视着长机,表示前来报到,并表示一定和大家战斗在一起,为国家、为民族争一口气。长机点头表示欢迎,其他各机也都点头表示致意。第八中队又恢复正规队形“三三制”了。(三机为一分队,三分队为一中队,故称三三制)。
  航行高度第一梯队为四千米,第二梯队为四千五百米,这是我机最优性能的高度。大约四十分钟到达津浦北段,兖州、邹县、滕县上空,另一面进行空中警戒,一面根据长官部指示的敌我概略位置进行盘旋侦察,寻找敌我实际位置。不一会,有两处地方铺出讯号,一处是在一个大院落里,放一条长条白布,旁边似乎有人走动,另一处是在一间土房的屋顶上,是一块近乎方状的白布,像是一块白被单的样子,这处没有看见人。
  其实无需地面指示,从空中看地面,敌我位置分得清清楚楚。一边是浓烟弥漫,很多民房正在起火焚烧,守军都在掩体里坚持抵抗日军的侵略,所以很少看见有人走动,这正是铺设讯号的我方。另一边没有什么烟火,大路小路都有人,马在走动,有些村庄停有车辆,有的地方正在凭借重武器向我方进犯,显然这是敌人一方。
  情况判明以后,第八中队继续担任空中警戒,由第七中队首先对敌攻击,第七中队迅速降低高度,降到离地面一千米时,解散队形,采取单机分散行动,尽量扩大活动范围,由各机自行选择目标,自行俯冲投弹。于是各机有的向敌人炮位俯冲,有的向敌人车辆投弹,每架飞机八颗炸弹一次投下。敌人阵地顿时全面开花,浓烟滚滚,虽然看不清敌人被炸的尸体,但是未丧命的敌人从一团团浓烟中向外拚命奔跑逃命的狼狈相却看得一清二楚。
  原先,当我机在高空飞行时,敌人误认是日本飞机,所以一切照常活动,不理不睬,若无其事。及至发现我机攻击,才张惶失措起来。有的从路上向两旁飞奔,有的从马背上跳下来乱逃,有的从屋里往外奔跑,有的从外面向屋里奔跑,整个敌人阵地乱作一团。
  投完了炸弹,各机相继低飞通过我军阵地上空,向坚守阵地的我军致敬。当我军缓缓摆动机翼,使地面官兵看清是我国飞机的时候,官兵们纷纷跳出战壕,举枪欢呼,脱帽致敬,士气一时大振。我七中队机群旋即一面上升,一面恢复队形,接替第八中队担任空中警戒,第八中队随即降低高度,用同样的办法对敌人进行第二次攻击。敌人惊魂未定,又遭第二次打击,更是人仰马翻,心惊胆丧,狼狈之相自不待言,投弹完毕,同样低飞通过我军阵地上空,再次向守军致敬。之后一面上升,一面进入航线返航。
  两次攻击,前后需时不到二十分钟。但这二十分钟对我军将士来说,真正是一次大鼓舞、大动员,坚守阵地的信心更足了。相反,对于侵华日军来说,正是预告侵略者的下场绝不会是美妙的。
  当第八中队正在对敌进行轰炸的时候,从徐州方向飞来两架日军轰炸机,由南向北编队飞行,第七中队分队长欧阳森(云南人,空军中尉,广西航校一期毕业生)发现后,立即领一个分队三架飞机向该敌机进攻。只一次双方对射,时间不过十秒钟,敌机一架当场起火,一架坠落敌阵。在战斗中欧阳森左手被敌射伤,为抗击日军流了血。
  在返航的路上,第八中队改为第一梯队,第七中队改为第二梯队,仍在归德机场着陆。趁飞机加油时间,大队长吴汝鎏与徐州通话,报告战斗情况,司令长官李宗仁亲自接电话,对七、八中队飞行员大加表扬。当谈到打下两架敌机时,李宗仁连连说:“好得很!好得很!”并说:“就是这两架敌机,天天按时来徐州轰炸,每天早、午、晚三趟,太可恶了!”打完电话,吴汝鎏笑眯眯地向大家走来,转达李宗仁的赞许,大家听后,实在高兴。加油完毕,再飞驻马店,当日各回原防。
  一九三八年三月底四月初,台儿庄方面战况激烈,第五战区长官部要求七、八中队再次协同出击。第八中队因归德空战中队长受伤,副队长阵亡,无人领队,遂由分队长曾达池(容县人,空军中尉,广西航校一期毕业,曾留学日本明野陆军飞行学校)替补副队长缺。大队长吴汝鎏在归德空战中负伤,派林佐(广东人,空军少校,广东航校三期毕业)为副大队长率七八两个中队,九架战斗机,担任空中掩护。七八中队飞行员与日本侵略军不共戴天,只要是和日本侵略军战斗,剩下一个人也要拚到底。轰炸机两个中队分成两个梯队,从河南周家口机场起飞,经归德上空与由林佐率领的战斗机汇合,飞往徐州以北,峄城枣庄一带,轰炸敌军后续部队。
  轰炸机投弹完毕,正准备返航时,第七中队队长吕天龙发现敌军阵地上空有敌机一架,是双座侦察机,正在执行炮兵观测任务。吕当即俯冲攻击,敌机驾驶员一面作急转弯,一面降低高度,以躲避我机的射击。吕几次俯冲都因速度过大,射击时间太短,无法瞄准,没有击中要害。等敌机降到不能再降,吕机潜入敌机后方进行尾随攻击。敌机被我机追逐在敌阵地上空掠地而过,震撼了整个敌军阵地,扫尽日本侵略军的威风,敌机时而向左急转弯,时而向右急转弯,极力想摆脱我机的射击。吕天龙岂肯罢休,咬住不放,非捕捉到良好的射击机会不轻易开枪。在追逐过程中,吕发现敌后座机枪已无人操纵,判定敌机后座机枪手已被击毙。乃更逼近敌机尾部,进入敌机后方视线死角,敌机驾驶员刹时间看不见我机,慌了手脚,操纵过猛,飞机“失速”,轰隆一声倒栽在敌军阵地上,自取灭亡。
  吕天龙露出轻松的笑容。突然座机发生一阵抖动,随即一颗子弹从下方射穿右手掌,血流如注,疼痛异常。顿时右手无力,无法继续操纵驾驶杆。当时飞机离地很低,随时有撞地的可能,情况十分危急,吕天龙想到:这是敌人从地面射来的炮火,必须迅速脱离敌阵上空。说时迟那时快,吕用左手一把抓住驾驶杆,加大速度冲出敌阵上空。
  吕在返航的路上,鲜血不断从手心涌出,疼痛难以忍受,两眼直冒火星,几次由于疼痛而濒临休克,危险万分。但是“壮志未酬”的念头始终支撑着吕天龙和他那可爱的“伊——15”式战斗机,忽高忽低,忽左忽右,歪歪斜斜,弯弯曲曲地飞回自己的基地归德机场。
  飞机着陆,吕全身气力已用尽,无力走下飞机,在昏迷之中被抬进了医院。机械员马上检查飞机,发现机身机翼弹痕累累,战友们都为吕的平安归来握手称庆。
  当吕天龙正在追逐敌机的时候,我轰炸机群、战斗机群已陆续返航。轰炸机仍回周家口,战斗机飞回归德,当我机回航到归德附近油量将尽的时候,发现占高度优势的敌机拦截我战斗机。这就是第二次归德大空战。这次激战双方都有相当大的伤亡。我副大队长林佐及第七中队飞行员梁志航(宾阳县人,空军少尉,广西航校二期毕业)阵亡,第七中队飞行员韦鼎峙(融县人,空军少尉,广西航校三期毕业)受伤,大家都很悲痛。

知识出处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山东文史资料选辑》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山东文史资料选辑并写了《忆董琰同志》、《歼灭日伪守军收复郯城》、《莫正民率部起义八路军解放莒县》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陆光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