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嵩轮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唯一号: 141130020230003737
人物姓名: 冷嵩轮
文件路径: 1411/01/object/PDF/141112020220000001/20040822
起始页: 003.pdf
性别:

传略

冷嵩轮到陇西后,虽然接了官印,但因不学无术,闹出了不少笑话,而且他黑眼见白眼,只知敲诈勒索,一时声名狼藉。当地一官员暗中将他在陇西的劣迹向朝廷奏了一本,乾隆大怒,传下圣旨,将他削职为民, 听候处理。 朱轼见母舅闯下了大祸,忙出面周旋,一面在乾隆面前说情,谎称冷嵩轮用征银为家乡修路筑陂、办学堂,是自己赞成的;一面又投书母舅:归家后,火速赶造工程,等候皇上巡视。 冷嵩轮做了8年知县,鬼主意学会了不少。他回到上高后,立即把当地尊长邀到家中,说自己要修桥筑陂办书院,希望大家支持,由此而赢得了“解甲归田,为民造福”的美名。 冷嵩轮在家乡漳河上修造了一座拦水坝,备灌溉之用,取名百丈陂,意思是陂长百丈。又在去官桥街的漳河支流上建造了一座石桥,取名万墩桥,意思是桥有万墩,同时又在岭上村建造了一幢学堂,取名为义学书院。工程完工后,冷嵩轮把工程项目一一呈报朝廷,谎称耗资巨大,请求朝廷拨款支援。 乾隆得知后,决定派大臣巡视。冷嵩轮便在义学书院摆设宴席,为大臣接风。待大臣酒醉饭饱后,冷嵩轮用八人大轿把他抬到百丈陂。这个大臣本来就被酒灌得糊里糊涂,昏昏欲睡,加上轿子一摇晃,不到一刻,便在轿内打起呼噜来。到了百丈陂,冷嵩轮连喊带拖,把大臣请下轿来观看。大臣打着哈欠,醉眼朦胧,伸伸懒腰,摇摇晃晃地在陂上走了一圈,连说了几声不错就钻进轿里去了,继续打他的呼噜。接,着,冷嵩轮又请大臣去巡视万墩桥,大臣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义学院富丽堂皇,百丈陂百丈有余,万墩桥自然有万墩无疑了。从此,百丈陂与万墩桥便流传至今,成了嘲弄封建皇帝昏庸、讽刺官场腐败的见证。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