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教师节我都会去看郑老师。今年我已是担任高中课程的教师了,我仍然去看望了他老人家。
郑老师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班主任,现在退休了。从小学到大学,记不清受到过多少位老师的教诲,有讲师,有教授,也有作家,但感觉最亲近的还是郑老师。
小学一年级时,我的学习成绩非常槽糕。我生就胆小,上课时怕老师,特别是怕老师提问,怕在黑板上做题。越是怕,老师却越是提问,越是让到黑板上做题,本来心里明白的题,到那时就糊涂了,十有八九答不上来或答错。自从郑老师教我以后,不知咋回事儿,我突然聪明了起来,老师提问百答百对,在黑黑上做题也不怕了,考试次次百分,在一次全县比赛中还拿了个第一名。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为学习犯过愁,害过怕了。
郑老师今年显老了,头发也白了许多,但精神仍然很好。他对当年的学生记得非常清楚,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也能讲出个来龙去脉来。
我对郑老师说,现在学生可不如原先了,真难教。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学习好的没几个。在他们眼里,教室像监狱,上课就如受刑,觉得老师比杀人的刽子手还恐怖。他们看着我害怕,我看着他们发愁。
郑老师笑了笑说,老师不能单纯灌输书本知识,还要让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有信心,对老师敢接近,肯交流。这样,学生才会学好你所教课程。
我心里暗想,您当时教的学生都是几岁的孩子,怎么说怎么是,而我现在教的学生都是十五六岁的精灵鬼,你说一句他们有三句等着,可不是那么好哄的。但郑老师是我最尊敬的老师,当着他的面我只能恭维说,等我有时间,一定向您好好请教。
“我有什么好请教的,再说,一个孩子一个样,怎么个教法都是临时琢磨出来的,成不了经验。哦,我还有点教你们那时的资料,你可以看看,是否对你有用。”说着他就去开箱子,好大一会儿才找出两本用质量很次的白纸订成的册子,颜色有些泛黄了。
我心想,郑老师真是有点老了,拿着教小学的资料,让我教高中作参考,能用得上吗?!但出于尊重,我还是赶紧接了过来,只见册子封面上一行端端正正的钢笔字写着: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算术教案。翻开一看,里面没多少书本上的内容,都是一些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注意事项,如:楞子有点儿骄傲,提问他最难的题;小娟认真仔细,让她到黑板上示范做加减混合算术;张维新胆小,让他做一个简单的题,要循序渐进,增强他的信心……啊!还有针对我的!我马上来了兴趣。往后翻,还有好多有关我的内容:张维新胆大一些了,这堂课提问他两次;张维新有进步,让他做中等难度的题;张维新进步很快,让他多做难度再大一些的题……原来我那时的进步,是郑老师这样一点一点培育的结果。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教书育人,而郑老师的那两本教案就是教书育人的真经。
我还像当年的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对郑老师说,老师,让我用用这两本教案好吗?如果有用就拿去吧!郑老师郑重地跟我握了握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