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红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7032
颗粒名称: 夏日红莲
分类号: Q949.746.5
摘要: 夏日的江南,天气渐渐地热起来了。一个人在外面独自走着,突然想起曾经去过的那片红莲池,在这金色的阳光里,该是花红叶沿翠,风光旖旎吧。
关键词: 红莲 莲花

内容

夏日的江南,天气渐渐地热起来了。一个人在外面独自走着,突然想起曾经去过的那片红莲池,在这金色的阳光里,该是花红叶沿翠,风光旖旎吧。
  沿着莲池,四周长着各种野草和一些高高低低的树,以杨柳为多。草和树将莲池密密地围住,只在入水口旁留着一些空隙,像是为采莲人留下的。背对着阳光的树枝在池里洒下斑驳的光点,明暗相间,若动若静,而弯弯的杨柳的倩影,落在红莲上,景色就更见秀美了。阳光照在莲池里,弥望的是田田叶子,叶子挺立于水面,像玉树临风的少女,水般澄澈,山般葱茏。间或风从中来,水波颤动,叶子似一把把飘飞的小绿伞,枭袅婷婷,婆娑多姿。层层的叶子中间,点缀着朵朵的花儿,有深红如高粱美酒的,有粉红若三月桃花的,还有白底红边像姑娘白裙子上打着红红褶儿的。这样子,恰似酒意才消尚带微红的美人的脸,风姿绰约,绚丽多彩,煞是好看。从莲池里吹过来的幽远清香,连着一丝滋润的水气,让人备感清凉,忘了夏日江南的炎热。徜徉于红莲中,其秀美风景尽情展露在你的眼前,让你与之同在一片蓝天下奔涌,同在一片阳光里喧哗,同在一个脉搏中跳动。
  传说红莲是王母娘娘的侍女玉姬的化身。玉姬在天宫里看到人间美景,十分羡慕,动了凡心。她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尽情地嬉戏,舍不得离开。日暮而归时,和书生李公子巧遇相识,成为恩爱夫妻。二人编蓬为门,结山间草堂为家,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玉姬再不愿返回天庭。王母娘娘知道后很不高兴,用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使她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红莲花。
  从此夫妻咫尺天涯,永难相见,凭湖而望,水自空流,哭干的泪水便化作晶莹的水珠,滴于西湖的红莲中。由此,今日碧叶莲花,无论天晴还是下雨,上面总是滚动着一颗颗水珠,晶莹透亮,而其深情凝望互诉衷肠、相依相偎不忍分离之状,也似依依执手、盈盈伫立、千娇美面无言而泪流的世间恋人,十分动人。我深信,这个美丽的传说虽不像西湖断桥托起的那段千古爱情一样广为人知,但它对爱的深情呼唤和相守万年的期盼也一定会让人为之而动容。
  红莲扎根于淤泥浊水中,露出水面的碧叶莲花,却一如淡妆素雅的少女,纯洁秀丽,清新怡人;从淤泥中取出的根茎鲜嫩白净,中空有节,折断后丝丝相连。故古人谓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其虽地处偏僻,历尽阴晴朝暮而少有人知,却依旧独自静静地开,静静地落。待到秋风乍起,花瓣凋落,颗颗莲蓬中便藏满无数饱满的莲子,笑迎采莲人的到来。面对这清纯秀美、孤高有节的红莲,或许心意也闲的你,由此而乐于乘一叶小舟,摘一朵插于发梢,增一丝幽香,添一分秀丽,让你因了花更美丽,花因了你而更娇羞,似《采莲曲》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人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情景,荷叶与罗裙一色,荷花与人面唯分。
  踩着江边水畔湿漉漉的水草尽兴而归,心里却总还是想着那片美丽的红莲,那些因了莲花的滋润而显得格外俊秀的碧叶,那些因了碧叶的守护而显得分外妩媚的莲花。古圣先贤屈子行吟泽畔,魏武碣石观海,陶令桃源问津,太白轻舟出峡,东坡赤壁作赋……临水之际总是兴会淋漓。水畔江边的我,感受不了古星先贤们凭流之时的意气风发,仅仅觉得红莲的美,该是美在其盈盈伫立、无言而泪流的深情相依,美在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净本色,美在其不流于世俗、随人俯仰的孤高品格。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永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