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爱书写青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6659
颗粒名称: 用热爱书写青春
分类号: K828
摘要: 1991年9月,19岁的邹华从高安师范毕业,满怀豪情来到丰城市的边陲学校一袁渡中学,担任英语教师。从教十几年来凭着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她执著追求,任劳任怨,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奉献者之歌。
关键词: 社会人物 邹华

内容

1991年9月,19岁的邹华从高安师范毕业,满怀豪情来到丰城市的边陲学校一袁渡中学,担任英语教师。从教十几年来凭着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她执著追求,任劳任怨,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奉献者之歌。
  唐朝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邹华深谙为师者的职责,不仅好学上进,而且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她虚心向老教师求教,坚持边教学.边听课,并大胆地进行英语教学改革,率先提出了"英语情境教学法",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完整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把听她的课当作一种艺术享受。一名初二学生兴奋地说:一上邹老师的课,若是想开小差.她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就会盯住你,抓住你的思想,提起你的精神。"还有一名学生深情地说:"邹老师的课太精彩了,以至于45分钟悄然而过,总觉得时间太短太短了。" 当教师是清贫的,但邹华从没有为此而抱怨过什么。她还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甚至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却从来没有向学生索取过一分钱的报酬,2003年,邹华班上的王雪梅同学因患肾炎病,在医院治疗近三个月。出院后,王雪梅为落下了很多功课而焦急,邹华一边安慰她,一边当起了她的"家庭教师"。
  邹华不但教学效果好,班主任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做班级工作,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归纳起来就是“三勤":口勤、脚勤、手勤。她总是和学生们促膝淡心,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班上有个学生叫袁小虎,人称"猴精",在初一时,很多老师对他感到头痛。进入初二后,邹华把他作为自己的一个工作重点,经常与他课后谈心,谈理想,谈道德。袁小虎从中感觉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关怀不仅很快摒弃了陋习,而且勤奋读书,英语成绩由原来初一时的40分提高到80分。
  做班级工作,邹华还注意突出一个“爱”字。她在日记中写道.对待学生应有春天般的温暖.我应视学生如子女、似朋友,做到以情动人。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次上课,98届毕业生袁凌燕突然晕倒在地,邹华二话没说便把她背往医院,并用自己的钱为她挂号、取药。家住袁坊村的99届毕业生徐丽,因家境贫困,时时都有辍学的可能是邹华年年资助她学费,使她圆满完成了江西省卫生学校的学业。翻阅徐丽给邹老师的来信,每封都倾诉着对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没有你无私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以后,我要像您一样去关心周围的人。"由于班级工作做得有声有色.邹华多次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优秀班主任,去年又被评为丰城市"十佳师德标兵。”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袁经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