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身份模糊堪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6418
颗粒名称: 教师身份模糊堪忧
分类号: G451.42
摘要: 一股教师经商的暗流正袭击着校园,导致相当部分教师身份模糊。他们脚踩两只船,重心搁在私营企业的打理上,看似合法经营,实则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是教育事业不可估量的损失。
关键词: 教师 兼职

内容

时下,一股教师经商的暗流正袭击着校园,导致相当部分教师身份模糊。说是老板,他们在学校顶了一个编制,占着一个岗位;说是教师,他们在校外又开着一爿商店,办有一爿工厂什么的。这些教师目光敏锐,行为果断,利用自己科学精密的大脑判断市场,看准机会便狠劲投入,收获也丰厚,不少人还跻身成功人士行列。
  按理说,教师的节假日相对宽裕,他们利用闲暇时间投身于市场经济大潮,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无可非议。但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事实也告诉我们,这些教师在教师岗位上的业绩不容乐观。邻乡中学有个欧阳老师,他本是学校的中坚,有着"宜春市骨干教师”称号。自自己办厂以来,他便一心扑在厂里的业务上,花大量上班时间啃相关知识不说,还一天三次往五公里外的工厂跑。他虽然保证了每天正常上、下班,可教学业绩评估却处于全年级倒数一二名,他也由原教毕业班,一降再降到现在教最低年级。这不能不令我们感到忧虑。
  教师是传递文明、传授知识、塑造下一代的精神使者,神圣的职责要求每个成员都必须全身心投入,在不辱使命的同时,时时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知识结构飞速更新换代的时代要求,避免误人子弟。
  综观现实,兼有第二种职业的教师不是个别,他们的情况大都与上述类似。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他们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耐不住教师的清贫,坚守不住教书育人这一神圣岗位,纷纷投入滚滚商海中,经商、办厂、操方向盘等。与上世纪教师跳槽下海南下北上不同,他们脚踩两只船,重心搁在私营企业的打理上,看似合法经营,实则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是教育资源的浪费,是教育事业不可估量的损失。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永远的至理名言,遏制这股暗流的蔓延,除教师须加强自律外,还须决策部门高度重视,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来。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龙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