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6305
颗粒名称: 群众利益无小事
其他题名: 靖安县人大常委会信访督办工作二三事
分类号: D632.8
摘要: 几年来,靖安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践行"三个代表”,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通过强化信访督办工作,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靖安县 信访工作

内容

几年来,靖安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践行"三个代表”,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通过强化信访督办工作,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天变蓝了2003年上半年,不少群众来县人大反映: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原本烧煤的改为烧成本较低、烟尘污染大的谷壳。县城的西北角一度被滚滚浓烟笼罩,严重污染了空气和周围的环境,群众反映强烈。县人大常委会了解到,有的企业治理工作时断时续,有的企业污染甚至死灰复燃。为加大治理力度,今年4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议》,要求环保部门尽快采取措施,坚决杜绝污染,不久又下发实施了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关于开展,2004年环保潦河行,活动的实施方案"。上述企业通过整改,添置了除尘和净水设备,完成了废气的无害化处理。现在的靖安,天变蓝了,群众脸上绽井了笑容。
  水又清了2001年上半年,双溪镇北罗村一带群众到县人大反映,抽取的地下水浑浊、有异味,难以饮甩。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经有关部门化验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该村附近有的工厂对废渣、废河的治理重视不够,违规排放,渗入到地下水层,引起地下水有害物质严重超标,水质受到污染所致。环保部门责成有关企业立即进行治理,规定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不能开工生产。考虑到虽然地表污染源正在治理,地下水质短期内变清、达到饮用标准有个过程,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会议,决定由造成污染的企业出资3000元、县自来水公司无偿捐助5000元,用于铺设总水管道,到户的分水管自筹。不久,51户村民又喝上了清澈的自来水。
  老人申冤了2003年9月27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来到县人大常委会政法办公室,大声喊冤,并称如案子不搞清,就要上吊自尽。接待人员温和地接待了他,老人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在村里做了十几年的支部书记,做人一贯正直,因年事已高,现已退休闲居在家,其弟却不务正业,在外欠了别人不少钱。2002年1月的一天,其弟邀其合伙做生意,开始他怎么也不愿参与,最后被其弟死缠烂打,又考虑到自己也没本钱,就和弟弟一道到邻村贩牛卖。谁知,当牛买到后,没走出村,就被弟弟的债主牵住牛不放走。双方相持不下,从中午一直僵持到晚上10点多钟,又累又饿,对方扬言不写欠条不放牛。开始欠条署名为其弟的名字(因债务是他的)。但对方不肯,因其弟暂无偿还能力。最后老人只好违背心愿写下了一张2100元的欠条。不久债主方以此欠条起诉老人。老人败诉,面临执行,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最后,有关部门在县人大常委会政法办的督促下,查明了该案的真相,还了老人一个清白。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舒敏平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
双溪镇北罗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