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市,樟树社会稳定之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2063
颗粒名称: 依法治市,樟树社会稳定之基
分类号: D926
摘要: 法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代表着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方式上的进步,体现着人们构建制度文明的创造精神。
关键词: 樟树市 社会建设

内容

法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文明成果,代表着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方式上的进步,体现着人们构建制度文明的创造精神。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素有"药都、酒乡、商埠、盐化城"之称的樟树市,在实施依法治市的过程中,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城市的要求,坚持普治并举的方针,以提高全体公民法制观念为基础,以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核心,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为保障,扎实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全市各项事业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为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如今,樟树市改革逐步深入,开放进一步扩大,经济加速发展,各类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呈现出社会政治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该市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及宜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称号。
  法制观念入人心
  在深化普法、推进依法治市过程中,樟树市坚持因人施教与因事施教、集中性教育与经常性教育、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原则,从增强全民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入手,针对不同对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市民牢固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是法制教育的重点。该市坚持以党委中心学习组、市委党校、法律培训中心等为阵地,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各级领导干部采取多种灵活、实用的学习形式,学习法律知识。同时,不断加强政法干警、执法队伍学法经常化与制度化建设,使领导干部、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普法率达到100%。近几年来,各行政执法单位共举办各类轮训、培训班300多期,培训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
  农民和下岗职工、城市流动人员是该市普法的三大难点。为此,该市创新普法形式和方法,采取会议、广播、散发法制宣传资料、展出法制宣传图片、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城区各社区则每年都集中开展一次"法律教育宣传月”活动,及时在居民中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审判模拟法庭和评选"学法好市民”、"守法好家庭"等创先争优活动,激励居民"比学赶帮”。为吸引市民参与普法教育,市司法局与市剧团合作,以个案为素材,创作出《冤家路宽》、《村长劝赌》等一批寓教于乐的普法剧目在农村、社区巡回演出,使群众在看戏的同时接受法制教育。
  依法行政促发展
  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行政执法部门和执法人员更是始终坚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争做全社会知法守法的表率。樟树市委书记刘义硚多次强调,要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依法行使职能和相互配合、支持的关系;依法打击和服务群众的关系;依法查处和维护公民、投资者权益的关系。
  在依法治市过程中,樟树市紧紧抓住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这个核心,制定下发了《樟树市"十五”期间依法治市规划》,还在全市23个行政执法部门和19个乡(镇、街道)普遍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了执法的依据、职责、权限和范围,有效地防止了多头、重复、交叉执法和执法中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使依法治市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各行政执法部门相继完善了内部监督和对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普遍推行了执法责任制和公示制。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各部门自觉把严格执法和热情服务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扬。
  依法行政,还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为此,该市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职业道德建设、行风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坚持从严治吏.有计划地组织执法人员学习有关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广大执法人员端正了执法思想,明确了为谁执法、为谁服务和怎样执法、怎样服务的问题。同时,公安、检察、审判机关以建立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现代司法运行机制为目标,按照依法治市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樟树市公安局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先进政法单位";樟树市人民检察院荣获"全省检察机关星级创优先进单位"称号;樟树市人民法院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五星政法单位"。
  打击犯罪保稳定
  2002年,樟树市新中药材城正式落成。为使药商们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该市及时在中药材城内设立了社区警务室,使药商安全感明显增强,投资创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药商们都说:"社区警务室的设立,既让我们感到安全,又能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警务室真是我们药商的保护神!"现在,药材城内的药商由原来的182户发展到302户,日交易额也由原来的104万元增加到219万元。这是该市通过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典型例证。
  为了保护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该市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强化全社会信用观念,严厉打击偷税骗税、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诈骗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重点查办金融、财税、商贸、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严重经济犯罪;同时,认真贯彻"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交通干线的巡逻防控,实行多警种24小时联动巡防,有效地减少了交通干线治安问题的发生。据了解,2003年,该市共捣毁各类犯罪团伙18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26人,追捕网上逃犯88人。重大刑事案件、抢劫与抢夺案件与上年同比分别下降48%、28.4%,交通事故发案数与上年同比下降15.5%,全市呈现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编后:《透视樟树》系列报道已于今日全部刊发完毕。该系列报道一经推出,立即在社会上和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透视樟树》系列报道抓住樟树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深入报道了该市通过"工业富市、农业稳市、农运兴市、生态美市、诚信立市、依法治市"等一系列实举,着力打造城市"名片",进一步解放思想谋发展的真招和发展思路,相信能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永康
责任者
郑亮
责任者
里兵
责任者
李云
责任者
妍华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樟树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