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岗上竞风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0379
颗粒名称: 科技岗上竞风流
其他题名: ——记高安市筠阳街道上岗党员胡光连
分类号: D263
摘要: 胡光连想出了订合同的办法,一份合同是与周边村庄打工青年订的,其内容是低价租种打工青年的责任田;另一份合同是与周边村庄致富无门的群众订的,其内容是皮西人给技术、包收割,对方帮着种雪里蕻。两份合同,既为30多户打工户解除了责任田无人种的后顾之忧,又带动了6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关键词: 胡光连 党员

内容

前些年,从地里收割一担雪里蕻上市,一两毛钱一斤零售都还有"回头菜";如今,七八毛钱一斤批发,都要预先付订金。造成价格悬殊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科技含量的不同。对于这一点,高安市筠阳街道办事处南门村皮西自然村的菜农感触很深。
  如今,全村72户菜农,雪里蕻的复种面积已达1200余亩,仅此一项,户平增收8000元以上,俏销的雪里蕻变成了皮西人的"摇钱树"。
  问及"雪里蕻"变"摇钱树”的由来,菜农由衷地侃起了本村科技示范岗女党员胡光连的"变术"——
  花钱"买"技术贴钱"卖"技术
  说起"买"技术,胡光连着实费了不少的财力和精力。1995年春节刚过,她抛下女儿和支气管炎复发的丈夫,只身带着2000元钱,来到杭州一家蔬菜加工厂学技术,一学便是3个月。
  花钱"买"技术致富后,胡光连又做起了贴钱“卖"技术的亏本事。2002年群众把她推上科技示范岗以后,她为"卖"技术就足足"亏"了2500多元。一年间,她出钱办了两期雪里蕻加工技术培训班,翻印、赠送有关资料300多份(册),走访传授加工技术46人次。
  白天跑东走西晚上还写"日记" 胡光连自家一年加工生产的上10吨雪里蕻,被高安城区和邻近乡镇的大小20多家餐馆点名"包销”。本该坐收赢利的她,却把主要精力放在爱岗敬业上,这不,她白天跑东走西,晚上还写"工作日记"。
  村民皮细吀一个电话打到她家,说是雪里蕻还等着她去帮着脱水;皮良才的妻子上门请她去帮着配用盐量……为了不让找她的人落空,胡光莲写起了 "工作日记”,内容尽是技术指导安排。现在,三言两语的"备忘日记"已记了140多篇,为村民解决技术难题80多个,避免经济损失2.4万元。
  两份口头合同释解百家忧愁
  2003年3月,胡光连花了1.7万多元在村里带头垒起了第一个加工、贮存、保鲜的地窖。此后,村里人就争相请她帮着垒了10多个地窖。胡光连发愁了:哪有那么多的新鲜雪里蕻进地窖?
  胡光连想出了订合同的办法,一份合同是与周边村庄打工青年订的,其内容是低价租种打工青年的责任田;另一份合同是与周边村庄致富无门的群众订的,其内容是皮西人给技术、包收割,对方帮着种雪里蕻。两份合同,既为30多户打工户解除了责任田无人种的后顾之忧,又带动了6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宣
责任者
胡光连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门村
相关地名
皮西自然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