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项创建”为契机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30000337
颗粒名称: 以"三项创建”为契机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分类号: F127.56
摘要: 开展"三项创建"(即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十面红旗”,创建"抓好'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县(市)领导班子,创建乡镇"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活动,是当前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步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举措。要以此为契机,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地方经济

内容

开展"三项创建"(即创建基层党建工作“十面红旗”,创建"抓好'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先进县(市)领导班子,创建乡镇"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活动,是当前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步骤,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举措。要以此为契机,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以创建促转变,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把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县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全面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属于企业、市场的权力还给企业、市场。大力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建好政务信息网联网工程。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着力打造信用政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过错追究制,不断提高政府的威信和凝聚力。
  ——以创建聚合力,紧抓"第一要务"。在创健中不断增强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以超常规的思维、超常规的措施、超常规的速度加快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一是扶优扶强,培植工业支柱产业。充分发挥宜丰资源富集优势、产业比较优势,依托园区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壮大木竹建材、食品饮料、陶瓷制造、医药化工四大产业。二是加大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培植好猕猴桃、优质米、蛋鸭、蚕桑、毛竹五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做大做强猕猴桃酒业公司、秀竹米业、石市锦盛皮蛋厂等龙头企业。三是依托市场主导,围绕县城建设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外力实现自我扩张、自我发展。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出让制度,确保宜丰县城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全部进入土地有形市场,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
  ——以创建强宗旨,情系群众利益。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目标。一要关注弱势困难群体。继续在宜丰全县开展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带一批贫困户或下岗职工困难户活动,完善"321”扶贫帮困制度,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成果,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逐步建立就业困难对象、就业托底网络和运行机制,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专项用于安置“4050"人员及夫妻双下岗人员等困难群体。二要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加速农产品品种的升级换代,提高农民收益。抓好农村税费配套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扶持壮大农产品流通中介服务组织,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务工岗位。三要提高市民素质。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规范市民行为,促进家风、民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在农村全面推行道德公评公议及创评"文明信用户"活动,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为创建"诚信宜丰”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赖国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