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架起世界光谱望远镜之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21539
颗粒名称: 中国架起世界光谱望远镜之王
分类号: TH743
摘要: LAMOST项目200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0月建成,国家投资2.35亿元。“LAMOST将使人类观测天体光谱的数目提高一个数量级,达到千万量级,使我国在大视场多目标光纤光谱观测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对宇宙起源、星系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结构、恒星形成与演化等诸多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据介绍,LAMOST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望远镜类型,其视场为5度,口径大于6米。
关键词: 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

内容

新华社河北兴隆6月4日电(记者吴晶晶)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国家重大科学工一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项目4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LAMOST项目200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0月建成,国家投资2.35亿元。它突破了国际上半个世纪以来天文望远镜大口径和大视场难以兼备的瓶颈,是一架我国自主创新设计、在技术上极具挑战性的大视场兼备大口径光学天文望远镜,也是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
  “LAMOST将使人类观测天体光谱的数目提高一个数量级,达到千万量级,使我国在大视场多目标光纤光谱观测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对宇宙起源、星系形成与演化、银河系结构、恒星形成与演化等诸多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LAMOST项目总工程师崔向群说。
  据介绍,LAMOST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望远镜类型,其视场为5度(相近口径的常规天文望远镜视场小于1度),口径大于6米。光学系统由反射改正镜、球面镜和焦面三个部分构成,单次观测最多可同时获得4000个天体光谱。
  我国科学家在LAMOST建设过程中攻克了大量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包括首次在一块大镜面上同时应用薄变形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控制镜面面形精度达头发丝的数千分之一;首次在世界上实现六角形的主动可变形镜;首次在世界上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面;首次在世界上应用4000根光纤的定位技术(目前同类设备仅640根光纤)等。
  “LAMOST把我国望远镜研制推进到国际前沿水平,使我国在未来30米级大望远镜的研制上,与西方国家几乎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它将为我国在宇宙大尺度结构、银河系结构、星系物理等重要领域的研究提供世界一流的观测设备,必将会取得一批新的对人类探索宇宙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科学成果。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说。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吴晶晶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