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草莓红艳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7303
颗粒名称: 正是草莓红艳时
分类号: S668.4
摘要: 2月22日上午,春光明媚,记者来到袁州区下浦街道徐田村清萍公路旁钟有根的草莓塑料大棚时,只见钟有根与其他5名青年正忙着采摘草莓,一打听,原来那5名青年是来买草莓的。当钟有根得知记者的来意时,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关键词: 草莓种植 钟有根

内容

2月22日上午,春光明媚,记者来到袁州区下浦街道徐田村清萍(樟树一萍乡)公路旁钟有根的草莓塑料大棚时,只见钟有根与其他5名青年正忙着采摘草莓,一打听,原来那5名青年是来买草莓的。当钟有根得知记者的来意时,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随后,他领着记者走进大棚旁边一个大约8平方米的小塑料棚里,这里便是他和妻子胡小红的居所,一个蜂窝煤炉子,一张由沙发拼凑起来的床,一个木柜和几个塑料凳子。钟有根和妻子就在这简陋的塑料棚里度过了8个春秋。
  在釆访中,今年44岁的钟有根告诉我们,他不是下浦人,老家在彬江镇船坊村。2001年秋天的一天,嫁在徐田村的妹妹钟桂芳回娘家对钟有根说:“哥哥,到下浦去种草莓吧,那里靠清萍公路,卖草莓方便。一个浙江人在我们那里种草莓,一年收入好几万元。”一石激起千层浪,钟有根被妹妹的一席话说动了心。于是,他和妻子胡小红在清萍公路旁租了3.5亩田,开始种起了草莓。
  创业艰难。钟有根夫妻俩多年辛勤劳动,除供女儿和儿子读书外,家里所有积蓄也不过几千元。种3.5亩草莓需要两万多元的资金投入,对钟有根来说的确不是个小数目。他想方设法从亲朋好友那里借到1万多元钱。一天上午,钟有根的父亲钟斗瑞来到下浦,从衣袋里掏出1000元交给钟有根,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1000元你拿去做本钱吧。万事开头难,只要勤快,总能找到一条致富的路……”钟有根接过父亲手中的钱,心里酸酸的,他暗暗发誓:我一定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要好好地干出一番事业来。
  不久,在下浦徐田村清萍公路旁边的田里,5个白色塑料大棚盖起来了。钟有根从书店里买来种草莓的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并从其他种草莓的人那里学习实践经验。在钟有根和胡小红夫妻俩的辛勤耕作下,大棚里的草莓长势很好。2002年春节前,他们种植的优良品种“甜宝”和“丰香”草莓进入收获季节。望着大棚里红艳艳的草莓,钟有根充满了喜悦。这一年,除去成本,钟有根种草莓净赚5万多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4年冬天的一个晚上,钟有根正在睡梦中,一场特大暴风雪突然铺天盖地落下来,把他的5个大棚全部压塌了,所有的草莓被埋在雪地里。面对残酷的现实,钟有根欲哭无泪。这将意味着前两年的心血白费了,钱也白赚了。
  2005年是钟有根一家最艰难的一年。这年秋天,父亲突然患脑血栓住院,钟有根咬紧牙关,每天在田里忙完后,又急匆匆地赶往医院照顾父亲,尽了做儿子的一片孝心。不久,父亲去世了,钟有根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把全部精力放在种草莓上。他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期望。
  几年来,钟有根和妻子靠种草莓赚了15万余元。去年冬天,他终于在老家船坊村盖起了一栋漂亮的三层小楼房,圆了他的住房梦。离开钟有根和妻子长年居住的塑料棚时,记者看到钟有根的脸上依然露着憨厚的笑容,我们知道,那是勤劳致富后的农民自豪欣慰的笑容。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夏侯建
责任者
夏侯婷
责任者
钟有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袁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