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的人品和诗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6918
颗粒名称: 宝钗的人品和诗品
分类号: I207.411
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曹雪芹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而且都具有独特个性。作品的情节结构和语言艺术在古典小说中是非常典型的,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红楼梦 薛宝钗

内容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曹雪芹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而且都具有独特个性。作品的情节结构和语言艺术在古典小说中是非常典型的,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作者的叙述语言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能力。作品中的诗词歌赋不仅能与叙事融为一体,也能为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服务,做到“诗如其人”。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衡芜讽和螃蟹咏”中薛宝钗的一首《忆菊》诗为一一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这首诗写出了薛宝钗坦率的胸襟和开朗豁达的性格。“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说明宝钗对生活充满自信和企盼,她坚信幸福一定会如期而至。
  曹雪芹在作品中对宝钗这种敦厚的人品作了精心刻画,小说开篇当薛宝钗刚一露面,作家给她勾画的肖像即是:“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而她的人品以及为人处世均博得府中老幼的好评:“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赏,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人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第五回)。
  假若说这段文字描写了薛宝钗的人品才貌以及为人处事的随和,那么到第八回更把她的性格特征点缀得十分明晰了:“宝玉掀帘一迈进去,先就看见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簪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好一个“人谓藏愚”和“自云守拙”,薛宝钗真的是“愚”和“拙”吗?非也。她是一位善能审时度势的少女,随同母亲来到荣国府总是“罕言寡语”。虽然她与黛玉同属于“寄人篱下”,但黛玉有“老祖宗”贾母宠着,又有荣国府的骄子贾宝玉捧场,自然就把身价抬高了。薛宝钗内涵深邃,不管在哪种场合均不愿过高地显露自己的灼见,所谓“守拙”之说更是作家开掘人物灵感的精辟之处。至于后来贾母与王熙凤精心策划了那一场阴谋诡计,将薛宝钗以黛玉的名义与宝玉完婚,对她的形象无疑有所伤害,薛宝钗也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受害者,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罗妹
责任者
曹雪芹
相关人物
薛宝钗
相关人物
王熙凤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