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林农“信用共同体”贷出绿色财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1983
颗粒名称: 上高林农“信用共同体”贷出绿色财富
分类号: F316.23
摘要: 以前单打独斗信誉低,贷不到多少款造林。加入林业经济合作社后就不一样了,今年1月我已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了240万元。”8月20日,在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办事的该县翰堂镇造林大户吴爱平对记者发出了这番感慨。吴爱平是上高推行“林业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的受益林农之一。
关键词: 林业建设 林业发展 贷款

内容

本报讯袁立然晓鸣记者彭晓英报道:“以前单打独斗信誉低,贷不到多少款造林。加入林业经济合作社后就不一样了,今年1月我已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了240万元。”8月20日,在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办事的该县翰堂镇造林大户吴爱平对记者发出了这番感慨。吴爱平是上高推行“林业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的受益林农之一。
  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的造林积极性大大握高。但是,由于产权分到户造林护林变成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经营单位变小了,出现资金投入不足、造林护林难、防病虫防火难等问题。如何处理好分散经营与规模发展的矛盾,帮助林农把资源变成资产,打开“绿色银行”之门?一些有.识之士想到了走联合发展之路。去年5月‘25日,在县委、县政府,县林业局、县人民银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的协调指导下,经芦洲乡造林大户李书友等人发起和筹划,由168名社员自愿参与的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成立。为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与上高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联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林业经济合作社为基础,推出了以林权抵押、林农联保为保障的“林业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该模式具体内容为:合作社社员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联保小组,需要贷款的社员首先向合作社申请,经联保小组和合作社初审同意后,由合作社向信用合作联社申请贷款,贷款由联保小组担保;信用合作联社对林农确定授信额度,明确贷款专款专用,期限最长为5年;贷款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转存到林业经济合作社在信用合作联社开立的专户中,由信用合作联社与林业经济合作社实行双重监督;当“林业信用共同体”不良贷款率超过10%时,信用合作联社暂停贷款,直至不良贷款率下降到合理水平。
  这种贷款模式,一方面解决了林农发展林业缺乏资金的问题,推动了林业集约化经营和健康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提高了其支农服务水平。目前,上高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向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2772万元,“林业信用共同体”的贷款收息率达到了100%。近两年来,该县每年造林都在3.5万亩以上,造林面积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且林木长势普遍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 90年代的29.6%上升到现在的47%。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彭晓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