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体大悲、普施仁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10140
颗粒名称: 同体大悲、普施仁爱
分类号: D64
摘要: 过去的两个月,中国人的心灵被一场空前的灾难所震撼、荡涤和唤醒。强大、透明而及时的传媒力量让我们真切地见证了灾难面前的顽强自救和合力抢救;善良和悲悯、支持和援助,平等地、无分别地给予了灾难中的生命。
关键词: 同体大悲 普施仁爱

内容

过去的两个月,中国人的心灵被一场空前的灾难所震撼、荡涤和唤醒。强大、透明而及时的传媒力量让我们真切地见证了灾难面前的顽强自救和合力抢救;善良和悲悯、支持和援助,平等地、无分别地给予了灾难中的生命。灾难使我们深感哀痛,然而这种被灾难激发的人类悲悯情怀和博爱之心,则让我们感到欣慰。
  感同身受,同体大悲,并且平等地、无分别地对所有的生命施予博爱,是人类社会普世价值的体现。惟如此,人们在灾难中展现出的那种悲壮真情才更加撼人心魄,让天下父母为遇难幼儿的悲惨痛楚落泪,让四海儿女为孤独老人的背影触景伤情;惟如此,全国乃至全球华人才会倾心相恤,倾情相助,倾力相救。因此,巨大的灾难之后没有瘟疫,少有治安事件,也鲜有对领导阶层的"恶讥”,从而凸现出了政府的“良治”形象。我们由此而深深感悟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才是一个国家、政党、民族的最高人权主张和人文精神。
  让我们重温恩格斯的名言: "没有哪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汶川地震之后的优良表现,再一次证明了这位先哲的英明论断。
  抚平这场灾难带来的创伤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灾难带给我们的巨大而深远的补偿却已经并将继续显现。人们终于意识到,在灾难中,物质的财富不仅会化为乌有,而且会成为生命的负累,一个人拥有什么变得一点也不重要,只有天赐机缘给生命留出的那一点空间,再加上顽强的坚持,才是获救和重生的希望;在灾难中,诅咒和怨恨无法减轻痛苦,恐惧和无望只能加重创伤,只有大度宽容,勇敢面对,自助助人,才是化解灾难的唯一路径。生命本义的体现莫此为大。
  如果能将此次地震中所彰显出的人性、人道、仁治的普世价值和人文精神延伸到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够使政治和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和每一个事件,都得到如此次抗震救灾一样透明、客观而及时的报道,那么,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信任和互助必将大为加强,无量的福祉将同样无分别地降临到那些弱势的、无辜的人们身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必将获得最大限度的化解。
  让我们对所有的生命充满敬意,为所有生命获得善待和尊重充满期待;为所有经受痛苦、折磨和死难的生命开启我们的悲悯、痛惜之心。
  愿慈悲、智慧的光芒安抚苦难;愿慈悲、智慧的光芒照亮未来。生而为人,何等不易;灾难无常,难以预测;让我们以慈悲的情怀去深切感受生命的脆弱、生命的顽强、生命的美丽和生命的可敬!让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超越种族和时空的界限;让慈悲和智慧的甘露普降于二十一世纪人类和平、文明的家园。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雷菊芳
责任者
恩格斯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