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灾区最需的地方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9784
颗粒名称: 到灾区最需的地方去
分类号: D632.5
摘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震惊世人,灾情严急待各方援救各媒体对区报显示,四川救灾形势异常严峻,医务人员极度紧缺!
关键词: 抗震救灾 志愿者

内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震惊世人灾情严急待各方援救各媒体对区报显:四川救灾形势异常严峻医务人员极度紧缺赶赴灾区接受任务5月14日下午在没有动员、没有任务、没有命令情况下,宜春业技术学院院党委同意急建了学院附属医院院长罗歆带队的志愿医小分。成员有属医副院长丁波主任医师、江成主任医师、施学峰主治医师、司机吴文海、宜春日报社记者黄永东。次日上午医小分带着药品、医疗装备和干出发了。他们乘坐一辆金杯小客出江、湖南、湖北、过重庆于16日傍晩抵达设在成都的四川省红十字会。当天晚上小分成了临时党支由罗歆任支书江成、永东任支委员。17日上午小分队驱车前往温家宝总曾探访过的重灾区川县木鱼镇。俗话说“蜀道难于上天。”地之后的盘山公更是万分峻,员们一路走走停停,接近重灾区路越难走。沿余不断、塌方不断,路面的裂缝能容下一只滚落的石块把好几汽车砸烂了。与死的考验也在然之间降临到他们头上。在距青川县城大20公里的一处危险路段蜿蜒的车队把他们的车拥堵在一块巨下抬头一望住巨仅仅是山上松土一旦发余 , 后果不堪想。经过8个多小时的长途颠簸小分到了川县木鱼镇。木鱼镇在地中惨遭重创多房屋夷为平地数以千人遇难。看见眼前满目疮痍到刺鼻的腐臭异味员们心在抖。当地在废墟中搜寻幸存者的工作已接尾声,伤员大分已被运往外地,而轻伤员人数多,急得到医救治,小分来得正是时候。辗转一线送医送药一到达目的地小分队队员们不上一天的饥饿与劳强忍悲伤即展开救助工作。罗队长把员分成两个小沿山深入一顶顶帐 ; 伤员清洗伤口、消毒、换药、包扎。一小分众因水问题出现腹泻症状引了他们的高度警觉他们一救治人大家详细讲解如何卫生饮水、防疾病一边逐顶帐发放品组织受灾众对帐内外进行.卫消毒有效免了情发。夜深了员们回到上刚吃完干粮,来不及休息就得到急通知:木当晚将下大可发强烈余引发泥流和堰塞湖溃坝。为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小分决定撤地势对较高、地面相对平坦的青川县城。次日一点多小分刚撤到川县城,6.1级的余就发了。尽管都有充分思想准备但强烈的震动仍人感到惊恐他们不得不在地上待余消失。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