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财产不是潘多拉的盒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9415
颗粒名称: 官员财产不是潘多拉的盒子
分类号: D913.2
摘要: 据5月1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公众最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是什么?调查中,77.5%的人选择了 "官员财产情况”,71.3%的人选择 "政府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关键词: 财产 官员财产

内容

据5月1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公众最希望政府公开的信息是什么?调查中,77.5%的人选择了 "官员财产情况”,71.3%的人选择 "政府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顾名思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针对的信息公开主体是政府。由此看来,公众希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官员财产能够公开,是表错了情、会错了意。既如此,我们就要追问,公众何以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寄予如此厚望?公开官员财产为何让公众念念不忘?可以说,最近几年,无论是坊间还是学界,要求公开官员财产的呼声日高。在今年“两会”期间,人民网的调查显示,对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90.1%的人认为有必要实行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官员财产公示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在许多国家不仅被证实行之有效而且已经走向成熟。比如,在韩国,官员财产必须定期公开。
  此外,《公务员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但《公务员法》并没有涉及官员财产公布制度。还有一个细节不能不提,1987年11月17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的王汉斌,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指出:"应当说明,一些国家规定公务员应当申报财产收入,我国对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建立申报财产制度问题,需在其他有关法律中研究解决。”一晃20多年过去了,公众年年盼望,但愿望还没有实现,心结始终没有解开,于是有些群众也就“病急乱投医”,把希望单纯地寄托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上。
  一言以蔽之,近八成人最希望政府公开官员财产情况,这既表达了公众强烈的民意指向,也具有微妙的隐《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并未涉及官员财产公开的遗珠之憾,更有追问意味:官员财产难道是潘多拉的盒子?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汉斌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