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用人机制盘活人才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8663
颗粒名称: 创新用人机制盘活人才资源
分类号: C961
摘要: 在选拔干部中,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在选人用人时,十分看重考察对象的第一学历。同时,还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吸引外地人才到宜春创业,引进外地人才到宜春谋事。只要能推进宜春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不拘一格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对于在一个部门、一方土地上做出突出实绩的领导干部,要尽可能及时提拔重用。三是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对群众公认的德才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要大胆启用。二是在市直机关进行横向交流。三是在党校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词: 人才资源 干部 工作

内容

市委书记谢亦森指出:“人才是宜春发展最可贵的财富,人才资源是富民兴市的根本性资源。没有人才就没有希望,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没有人才就没有一切”。这段话的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人才的珍爱之情,也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之心。这就是说,人才是发展的最强优势,人才是发展的最大动力。只有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盘活人才资源,才能实现人才强市的最佳效能。一、打破“三个框框”,更新用人观念。第一,要打破“事资历,轻能力”的框框。长期以来,在选拔干部中,存在着论资排辈的现象。在这种思维定势的作用下,一有选人用人的机会,领导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排在前面的人水到渠成,本人更是心安理得地认为众望所归,全然不考虑排后者的能力、水平和优势。这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思想和做法,严重助长了机关干部“媳妇熬成婆”的懒汉思想,阻碍了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损失了不可估量、无以计数的人才资源,要下大决心坚决予以摒弃。第二,要打破“重学历、轻实力”的框框。一般情况下,在选人用人时,十分看重考察对象的第一学历。对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成人高校、党校毕业的干部往往“高看一眼”;而对自学考试、电大毕业生、技校毕业生以及学历偏低的干部则“另眼相待”。因此,在干部选拔任用时,要勇于打破“重学历,轻实力”的框框,树立“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用干部”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一切人力资源的能量竞相迸发。第三,要打破“重本地、轻外地”的框框。在人才的选拔使用上,要敢于打破地域、行业界限,把视野从本地扩展到省域和县市,从机关扩展到农村和学校,面向社会全方位、多角度地把那些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影响好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同时,还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吸引外地人才到宜春创业,引进外地人才到宜春谋事。有的可通过优待调入、高薪聘用为我所用;有的可采取借用、兼职等形式为我所用。只要能推进宜春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要不拘一格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二、坚持“四项原则”,把好用人关口。一是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使用干部既要重才,更要重德,坚决防止“重才轻德”或“重德轻才”的倾向。真正选拔那些把当官看作是“无私奉献”,而不是“安逸享乐”的“公仆”型人才。二是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对于在一个部门、一方土地上做出突出实绩的领导干部,要尽可能及时提拔重用。对事业心不强、工作无起色、打不开局面的领导干部要毫不留情予以调整替换。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善干事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三是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在考察干部时,要多方面、多层次听取群众意见。对群众公认的德才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要大胆启用。群众不赞成的,不论什么关系,不论什么背景,要坚决打入另册。四是坚持“才适其位”的原则。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充分考虑干部的优点和特长,把其放在最适合工作和发展的岗位上,尽量杜绝发生“外行与内行错位”、“专业与专长荒废”的现象。通过扬优避劣,取长补短,才能充分盘活人才资源,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位。三、开辟三条途径,搭建用人平台。一是在市与县(市、区)之间进行纵向交流。把在机关工作的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放到基层艰苦的岗位上去磨炼意志、体验生活,有利于克服官气和傲气,了解民情和民意,加深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在基层工作的有实践工作经验的有实绩的年轻干部调到机关工作,有利于经受全面锻炼,熟悉多面工作,掌握综合知识,提高总揽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在市直机关进行横向交流。可实行锻炼式交流,把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放到多个岗位锻炼;也可实行调整性交流,把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多年的干部放到另一个岗位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多岗任职,可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好扎实的基础。三是在党校建立长效机制。干部教育培训是推动干部学习的重要平台,又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需要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培训班首先要注重思想理论培训。重点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理论知识。其次要注重执政能力培训。重点学习公共管理学、领导科学和社会学等知识。再次要注重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现代管理、市场经济知识以及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各种新知识。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