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竹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5586
颗粒名称: 家乡的竹林
分类号: I251
摘要: 我从小长在大山里,老家的房子建在山腰上,从山顶往下俯视,可以看到一大片茂密的竹林。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们兄弟姐妹读书的学费就靠这片竹林。
关键词: 回忆录 家乡的竹林

内容

我从小长在大山里,老家的房子建在山腰上,从山顶往下俯视,可以看到一大片茂密的竹林。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们兄弟姐妹读书的学费就靠这片竹林。
  记得我中考那年,我考上了“师范幼师班”。这在我们那个穷山沟可是件大喜事,几代人都未走出过大山,几代人都过着曰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母亲高兴地落泪了,一个劲地扯着那已经掉色的衣衫擦拭着。父亲蹲在门坎边抽着旱烟,双眼望着那慢慢升起的烟圈陷入了沉思。
  我深知父亲是在为我的学费发愁。去年,哥哥考上县中,却因家里穷而放弃了上学的机会。我不忍看见父亲愁眉紧锁,就对父亲说:“爸,书我不念了。”父亲看了我一眼,泪从他那干瘦的脸上无声地滑落。那是男人泪呀,我看了心好痛好痛。_次父亲的手臂摔得脱臼都未掉过一滴眼泪,而今为了我的学费,他却落泪了。这时,父亲摸着我的头说:“不许有不念书的想法,总会有办法的。”父亲走出门,抬眼望见自留山上那一片竹林,突然眼前一亮说:“不用愁,明天我就去砍竹。”那是生长四年期的竹。竹的生长期一般五年最佳,价位更高,甚至是三年期竹的两倍。
  几天过后,那一车车毛竹运出门,我的学费总算有着落了,可我的心却高兴不起来。眼见那竹还长一年就是个好收成了,可全家人为了我的学费不得不忍痛把它砍下,廉价卖出。
  开学时,我捧着父亲用竹子为我换来的学费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扑在父亲的怀里大哭起来…… 我永远忘不了家乡的那一大片竹林。没有它,我就交不起学费,就读不起书,就不会有一份这么好的工作,就不可能在城里立足。
  我与家乡的竹林有着深厚的情感,年年清明我都要回趟老家,除了祭祀,更多的是去看看家乡的竹林。
  山里的老家没有自来水,自小我就喝着那用竹子从高山上引进家的“自来水” 。
  那是父亲把竹子一劈两半,削平竹内的节,一根一根接在一起,竹山上那清澈的泉水就顺着"竹卷”流进了我家的水缸。那从竹山上流下来的水,喝着别有_番清凉和甜美的感觉。
  每次望着山上那一片翠绿的色彩,触摸那一根根竹子,我从内心感到:家乡的竹林好美,家乡的水好甜。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余朦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