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公更多的是人为的不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2686
颗粒名称: 教育不公更多的是人为的不公
分类号: C40
摘要: 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芳指出:教育不公产生的一个原因是目前对教育投入太低。没有教育投入的保障,实现教育公平就很难落到实处。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全社会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中,占总人口 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这对教育公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笔者认为,教育不公中最大的不公还是城乡差异。由于本着让城镇学校先“富”起来的办学思路,不少地方政府几乎将教育经费都投入到了城镇的学校,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师资分配不公。
关键词: 教育 教育投资 教育不公

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芳指出:教育不公产生的一个原因是目前对教育投入太低。没有教育投入的保障,实现教育公平就很难落到实处。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全社会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中,占总人口 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这对教育公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李宝芳委员看到了教育不公,也看到了由于教育投入不足而造成的教育不公。笔者认为,教育不公中最大的不公还是城乡差异。同一地区,农村学校根本没法同城镇学校相比,当城镇学校不断得到政府支持,不断上等级的时候,农村学校只能望“钱”兴叹,最后落得找政府不如找老板的尴尬地步。由于政府投入少,农村学校能够保证没有危房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哪里谈得上网络等现代教育资源!
  本来,同一地区,政府应该尽量保证教育城乡均衡同步发展,甚至更应该先扶持农村学校。可是,近年来,地方政府总喜欢把县城的学校装点得漂漂亮亮,搞一些示范学校,不论中学小学,都得有一两所拿得出手的学校,否则当地的教育就显得落后了,教育成绩也不显著了,向上级领导也不好交代。因为每年总有上级领导来检查教育工作,领导来了,总不能带领导去见教育的真面目吧,这时,花掉了教育投入大头的示范学校就派上用场了,领导看得欢心,当地领导也介绍得舒心!如今,每一个县都建有示范性高中,一所示范性高中,不知花掉多少原本属于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当颇具规模的示范性高中拔地而起时,农村学校只能眼巴巴地哭泣。
  同时,示范性高中还肩负着另一重任,那就是高考。每年咼考过后,高考成绩就成了衡量一个地方政府教育成绩好坏的标志,一个地方高考考得好与不好,全看示范性高中考得好与不好。因此,示范性高中能够争取到一个地方最好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政绩不无关系。
  由此看来,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困窘,并非都是由于政府投入少,而是由于政府教育投入分配的不公,造成了城乡学校办学规模的天壤之别,人为地制造了城乡教育的不公。
  由于本着让城镇学校先“富”起来的办学思路,不少地方政府几乎将教育经费都投入到了城镇的学校,这样一来势必造成师资分配不公。农村环境艰苦,办学条件差,有多少毕业生分配愿到农村教学?一方面,新毕业的老师不去农村;另一方面,一部分县城学校每年都从农村学校招收教师。这些,都人为地造成了城乡教育的巨大不公! 关注教育不公,除了关注到“特别是对农村地区,全社会5800多亿元教育投资中,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夕卜,还应该关注到同一地区的城乡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明显地看到教育不公的真面目!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生
责任者
李宝芳
相关人物